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原来如此(1840-1949中国底本插图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通过历史事件片断和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话,来折射一段历史或一个人物,本书以短语的形式集韵味思想于一体,并配有180多幅图片,这些图片与图书内容联系紧密,配置精心,且有许多为初次公布的珍贵图片。

内容推荐

对于1840-1949这段历史,确实无法叫中国人避而不谈,但如何谈论这段历史,确实已经有太多宏大叙事了。于是《原来如此》就是从细节入手,专门看历史的边角料,有点历史八卦的意思,不过此八卦非彼八卦,不过是在那些被低调处理得历史背后,看清真相而已。本书挑选的就是一些历史人物的“边角料”,说是“边角料”,自然是相对于一般的历史资料而言的,都是些无足挂齿而又生鲜灵活的闲言杂事。虽然,读这些“边角料”对于百年前那段完整的历史而言,差不多是盲人摸象了,今天摸摸张三的胳膊,明天摸摸李四的腿,但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这些有血有肉的胳膊、腿拼凑起来的。反正历史的细节,是尽量摆在这里了,看官自便。

目录

里外折腾

打打杀杀

恻然

憾事

疙瘩及其他

花边

鸡毛蒜皮

说学逗唱

天作孽·自作孽

无答之问

见地

台上·台下

坦荡荡

兄·弟

天下皆蠢

总带三分天意

受不了·受不起

死·活

如此栽培

性情乎

心底·色相

“识相”

八卦·掌故

“自知之明”

试读章节

清朝征剿太平天国时,开始参用西法训练士兵,并聘用了戈登、华尔、买忒勒等洋将。戈登的洋枪队对太平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战事既了,他又远赴埃及投机,结果被苏丹民族军队击毙。华尔在中国阵亡时,遗命穿清朝官服入殓。买忒勒则颇知中国古书,曾有某清朝官员冒着大雪前来拜访他,他一面用西方礼节与来客握手,一面吟诵《诗经》的句子:“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后来他在攻打绍兴时阵亡。

魏源早就指出:“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而中国迄今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20多年后,迫于当时形势,清廷才设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外文学校——同文馆。然而在日本,魏源的《海国图志》早就成为知识界人手一册的经典。

康有为赴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途经香港、上海、天津等地,游历租界,见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威严,乃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于是大购汉译西学之书,潜心攻读。

伊藤博文从英国留学归来,大倡优化种族之论,认为黄种人荏弱不堪,不及白种人远甚。他当政后,即实施“谋种”政策,凡欧美白人入其境内,辄鼓励日本女子与其野合,以改良种族。谭嗣同对此十分羡慕,然亦知此法断难行于中国,于是喟然作诗曰:“娟娟香影梦灵修,此亦胜兵敌忾俦。蓦地思量十年事,何曾谋种到欧洲?”

戊戌变法期间,陈鼎的改革建议较之谭嗣同等更为激进。他认为赶超英美,有四个当务之急:一是变服装,即穿西服,如此一来就不会再把奇装异服的西方人当成“鬼”了,有利于学习西方;二是合宗教,即合并基督教和孔教,彼此都要顶礼膜拜;三是通语言,要求士人尽学西语;四是通婚姻,鼓励中国人与西方人通婚,如此才可更广泛地认知西方。陈的建议引起了光绪的兴趣,曾令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认真阅读。

李鸿章访问美国,有记者问他是否可以将美国的报纸介绍到中国,他答道:“我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我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敢讲真话,只讲真话。我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章太炎曾撰文痛贬西方人所用之铅笔、钢笔,并考证出中国古代已知使用铅笔,只是后来才衍化为毛笔。他说:“展转蜕变,毫之制造愈良而铅铁遂废不用,欧洲则讫今未改,以笔言之,亦见汉土所用为已进化,而欧洲所用为未进化者也。”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袁克定说:“中国的东邻日本,奉天皇为神权;西面的英、俄,也以帝国为根本制度。中国地广人众,位于日、英、俄之间,离合众共和的美国则很远。美国人断然不能远渡重洋,来作中国的强援。如今中国的共和制度刚刚建立,执政者多为帝国旧臣,而革命分子势力脆弱。以袁大总统的威望,一变民国为帝国,变总统为皇帝,这正是英、日、俄各国的愿望。德国誓以全力襄助此事 !”袁克定大喜过望,回国后即转述与袁世凯,极力怂恿称帝之事。

P2-3

序言

  1840—1949,这一百年对于中国,实在是不平常的一段时间。一百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于文明的流变来说,这一百年不过就是一瞬;可对于我们自身生命来说,一百年足称长寿。囿于我们自身的限制,总是习惯匆匆地给历史盖棺定论,自然,很多历史细节也就来不及细看了,或者是被有意无意地低调处理了。

历史若不细看,就看不清全貌。看不清全貌,凭着一张名片几块胎记,又怎能认得历史?一遍遍重复那些自我合法化的逻辑和虚假呆板的人物,叫自己有意无意地相信那些以为应该相信的东西,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读史的愚顽。历史原本就不是娃娃看戏,人物一出来就问是忠臣呀,还是奸贼呀?舞台上勾个脸谱就忠奸立判了,无奈历史从来就不是这般简单。比如诸多情境无意识地预定了一些人的命运;而另一些人又如何阴魂不散地抓住这难以抹去的历史的一个衣角,表演不止。我们也只有把所有的人物、事件还原到复杂的历史境况中去看,才能看出可触可感的血肉肌理。

乐于观看历史的细节要仗着那么点怀疑精神,因为当很多历史人物、事件已经被我们误认为一种常识的时候,再去挑战常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冒进的事儿。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梳理出那么一点坦然的心态。因为在我们阅读那些旧年人物的“边角料”的时候,很可能有些东西是叫人不快的,虽然这种不快可能恰好是因为我们搔到了历史的私处,赤诚相见了,自然让习惯于在历史面前正襟危坐的我们稍感不快。

本书挑选的就是一些历史人物的“边角料”,说是“边角料”,自然是相对于一般的历史资料而言的,都是些无足挂齿而又生鲜灵活的闲言杂事。虽然,读这些“边角料”对于百年前那段完整的历史而言,差不多是盲人摸象了,今天摸摸张三的胳膊,明天摸摸李四的腿,但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这些有血有肉的胳膊、腿拼凑起来的。反正历史的细节,是尽量摆在这里了,看官自便。毕竟,我们对于任何历史的评判都无法拥有绝对的把握,很多事情,早一百年前去做,谁也看不太清,难免付出更大的代价,而这也只能算是历史的逻辑了。我们已经习惯一边冠冕堂皇地读着历史,一边抓抓前人的小尾巴,这本身多少带着一点怯懦者的清醒,而这一点清醒却足以成为我们理解历史,理解历史人物,理解一百年前的时时事事的动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原来如此(1840-1949中国底本插图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波//夏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4940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4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