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误读与背离的往事(陈桥花蕊夫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陈桥》和《花蕊夫人》两个小说构成,是一部具有明显荒诞风格的作品。

本书的两个故事分别依托于发生在北宋初年的“陈桥兵变”和后蜀国主宠妃花蕊夫人的真实历史事件。故事的发展脉络与史实基本相符,但作者通过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现实肆意调侃的生活态度,在故事的细节上展开了大胆惊人的构想,使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历史事件”完全变了味道。故而本书取名为《误读与背离的往事》——误读了历史,也背离了往事。本书的叙事风格酷似王小波。

文字看起来荒诞不羁,作者似乎在用恣意汪洋的文字和自己对话,进而描述了一个臆想出来的故事和世界。只有慢慢看完才会发现内藏了很多深意,似乎荒谬故事中各个荒谬的人物,我们好像都很熟悉,是现实生活中自己的一面,又好像是身边很多人的另一面。那些荒谬的人做的荒谬的事好像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可是似乎又不能找到具体的原型。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影子,又似乎每个都不曾见过。

内容推荐

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发现,本书的叙事风格深受王小波的影响。因此,就像王小波认为他的《红拂夜奔》是历史小说一样,我也认为我写的是历史,而且我还承认我写的历史确实有点怪诞。

虽然本人和我的文字通常被定义为没心没肺,但我确信本书的故事真的发生过。当然如果你去遍查正史野史,然后再告诉我这些故事纯属子虚乌有的话,我一点也不会在意的。因为它们即使没有发生在北宋初年,也一定会发生在其他朝代;即使没有发生在中国,也一定发生在其他国家。除非你真有学贯古今中外的本事,我才能无话可说。

我相信本书的故事真的发生过,最主要的原因是写它的时候我贯注了极大的真诚,而真诚对我而言绝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而如果你还在怀疑,那我只能说你做人不够厚道了。当然我还是不会在意,因为我的脸皮足够厚。

目录

陈桥

花蕊夫人

试读章节

我血液里流淌着强烈的叛逆。这就是说你对我越好,我对你就越厉害;你对我越厉害,我对就你越好。她明确地告诉我:“你就是个贱货!”猛地一听,心里还真不大接受这种评价,但想想,不是贱货又是什么呢?

我每天都在忙叨,忙叨什么又说不清。她说:“最喜欢看你忙忙叨叨的样子,特男人。”这么说的时候,我正埋头于一沓文件中。

我的办公桌被纸和书、水杯和可乐瓶子、电脑和计算器、烟灰和烟缸等等无序层叠了一片,以致很难分辨出它本身的颜色。身旁的墙被书柜挤得严严实实,书柜里横七竖八码满了各类书籍。这些书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经济政治到历史哲学、乃至神话武侠无所不包。整间办公室弥漫着檀香和香烟混合的味道。檀香是她买来的,每次到我这里都会点上一根。香烟我一直在抽,现在手里还点着一支。这两种味道混合在一起我并不讨厌。依照她的意思还应该放点背景音乐,比如节奏布鲁斯、阿拉伯民谣或波萨诺瓦,但被我断然拒绝了,毕竟我还不想把办公室变成苏西黄酒吧。透过门,我看到员工们也在忙叨着。虽然他们大多做着与工作无关的事,但忙叨本身是件好事,我应该为此高兴。这时她坐在我对面的沙发里,色迷迷看着我。

她天生了一张笑脸。即使在哭的时候,表情也像在微笑。泪水先慢慢充盈了她弯弯的眼睑,积蓄到不能容纳的时候就从眼角涌出来,像小溪一样快速淌过脸颊,到下颚处做短暂停留,凝成一颗大大的泪滴,再像流星一样坠落。每次眼泪溢出前,我都要猜它会从靠近鼻子的眼角流出来,还是从靠近耳朵的眼角流出来。这样做纯粹是出于好意,猜对了的话我就可以最快速帮她擦掉,以免泪水破坏她化的妆。而在她眼里,我是在无比关注和痴迷的望着她的眼睛,这样她心里应该会好受些,应该可以少哭一会儿了。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张笑脸如果出现在了做爱的时候,我准会怀疑她是不是在笑话我。那我就要停下来问她:“你瞧不起谁呢?”

凛冽的北风掠过陈桥驿的行营,大纛在它的摧残下发出咕咕的呻吟声,数不清的营帐因它的经过而颤抖。赵匡胤在行营的帅帐里睡着了。

最近几天来赵匡胤一直睡不着,各种念头一个接一个的在他脑袋里飞快地闪过,像调皮的精灵一样没法捕捉,只留下淡淡的影子证明它们曾经存在过。赵匡胤被折腾得筋疲力尽,实在盼望能睡个好觉。他知道今夜将因等待变得漫长,如果等待的时间可以在睡眠中度过,无疑是件幸福的事。不过,睡觉这种事就像女人,谁也猜不出她们什么时候桀骜不驯,什么时候温柔顺从。有一次在她絮叨的时候我睡着了,后果现在想起来还直打冷战。

我在小时候经常犯一些错误,比如打碎了杯子,这时我就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然后真诚地祈祷,希望当把手拿开眼睛的时候一切都恢复原状。长大了一些之后,每天晚上睡觉前就会躲在被窝里祈祷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好,比如老师会突然让我当班干部或者欺负我的大同学死翘翘了等等。每次结果都让我失望,当所有我知道宗教的神祇都尝试过之后,我就变成了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为了能好好睡上一觉,赵匡胤打算在晚宴的时候把自己灌醉。在他看来喝醉酒可以有助于睡眠。依照惯例,行军第一天晚上,军营的最高统帅都会召集一场晚宴,所有高级将领都要参加。这种晚宴赵匡胤曾经召集了好多次。

在很多人眼中,赵匡胤是个不折不扣的废话篓子,在一切场合都要喋喋不休。无论是私人会面还是军政会议,即使没有安排发言,他也会寻找一切机会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补充,根本不管人家需不需要。据他的亲兵透露,就算是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他也会喋喋不休自言自语。在以往的晚宴上,他通常会在餐前讲上至少一个时辰的开场白,从大周朝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朝代到厕所手纸用得太快什么都说,而且在所有废话讲完之前,厨子是不会上菜的,所以也不用担心饭菜会凉了。

将领们走进帅帐的时候,就发现今天的晚宴很不一样,因为热菜已经摆上了。赵匡胤坐在主位上,脸上写满了疲惫,眼睛里也没有了平日的光彩,对走进来的将领们不理不睬的。等到大家入座后,赵匡胤缓缓举起面前的酒杯,有气无力说了句:“吃好喝好啊。”然后就开始了机械的自斟自饮,并且始终都没有扫一眼饭菜。没有人敢动筷子,将领们还在等着赵匡胤冗长的发言,谁也不信一个话痨会突然之间变得深沉了。过了好一会儿,赵匡胤还是没说话,只不停喝酒,将领们终于确信他没有话讲了,谁说话也不会间隔这么长时间,不过还是没有人动筷子,因为将领们又被赵匡胤喝酒的举动搞糊涂了。在平时饭局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人,一落座就指天发誓自己不会喝酒,在整个饭局中也确实滴酒不沾。但无耻的是自己不喝也就罢了,还拿着杯橙汁可乐白开水四处敬酒。你不喝他就说你瞧不起人。赵匡胤就属于这种人,他更讨厌的地方是敬酒的时候也废话连篇,直到被敬酒的人端着酒杯的胳膊酸得发麻。

在短暂的集体犯糊涂之后,将领们很快形成了默契,觉得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都发自内心的认为应该帮赵匡胤一把。没人逼他,这可是他自己找死。没过多久,赵匡胤就在大家的帮助下迷糊了。

首先迷糊的是视觉,赵匡胤看到了许多人影在眼前走马灯似的晃来晃去,这么多人影一起晃更加重了赵匡胤的迷糊。他特别想数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在晃悠,但马上发现这项工作的难度实在太大了,因为他没法区分出哪些是人,哪些是重影,哪些是重影的重影。他还觉得这些晃悠的人影看他的眼神都是色迷迷的,有的人甚至向他挤眉弄眼。赵匡胤非常讨厌这些眼神,这很正常,没有男人喜欢被男人色迷迷盯着看,除非是Gay。赵匡胤不是Gay,所以他特别想对那些色迷迷的眼神说:“咱们能放尊重点吗?”

然后是听觉,他发现了一个违背常理的现象,声音离他越远听得越清楚,越近听得越模糊。如果是面对面说话,他甚至听不出人家在说什么。这样一来赵匡胤又不好意思让人家放尊重点了。因为你不能光从表情和眼神去判定是不是不尊重,而且没听见人家说什么,本身就是不尊重。不过这也不是赵匡胤的责任,他已经很认真听了,好几次暗自紧握拳头对自己说:“你能行的,你是最棒的!”但仍然无济于事,赵匡胤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接着赵匡胤开始怀疑了:

我醉了吗?

人影和声音都证明我醉了,但是都说认为自己醉的人其实没醉。

这就说明我没醉,那么我就应该继续喝,直到我认为没醉为止。

我没醉。

可这些重影和声音又怎么解释呢?

如果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为了证明我醉了,那还是说明我没醉。

既然没醉,就还要继续喝。

反正是要继续喝,那我为什么要怀疑是不是醉了呢?看来我真的醉了。

在鸡生蛋蛋孵鸡的推理中,赵匡胤终于吐了,其实我觉得说是喷了更准确些。喷得很有技术含量,自己身上一点没有,但那些向他挤眉弄眼的人满头满脸都是。喷射呈伞状,在他面前180°以内的人无一幸免。这个角度说明在喷的时候,他还摇头晃脑来着。从这点可以看出,赵匡胤并不是从来滴酒不沾,而且他一定经常练习,否则不可能喷得这么有创意和破坏性,要么他就是个天才了。P5-10

序言

就像作者不会在乎有多少人能真正去读《误读与背离的往事》一样,我也不会在乎有多少人能真正来读这篇序。因此不必有不负责任的溢美之词,也不必有理性的评判;因为以我的影响力(假设我有影响力)溢美之词并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而我的理性的评判(假设我能理性地进行评判)也更是对读者的判断的影响微不足道的。

就像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样——无所谓发人深省也谈不上娱乐大众,只是用恣意汪洋的文字去和自己对话,去描述一个臆想出来的故事和世界;我也只是用一种平淡简单的心态借助序言道出自己的感受。

现实的尘世生活已是纷乱熙攘,令人疲惫无助却又不得不屡屡重整旗鼓,那么能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诉诸于笔墨确也不失为一种发泄和调节的方式。并非身为职业写手或者作家,无从谈及商业目的或者文学造诣,纯粹从一个最自然的角度去讲故事,去记录流淌在脑海中的一个又一个想法,不羁也好荒诞也罢,毕竟是遵从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理想与现实的背离每每困惑着我们,其实当你抓住心中纯粹的念头,纯粹地去做,不管最后理想的实现与否你都曾经走在寻找理想的路上。

《误读与背离的往事》首先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至于故事看过之后能看明白些什么其实真的不大重要,起码我们还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一段历史;起码我们还看到了一些人性的写照。看一个讲得还算有趣的故事,了解一段历史,发现存在于你我身上的小特性,除此之外如果您还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恭喜您,和作者是摔琴的知音了;没看出来,那真就是作者的过错,连个话都说不明白,咱也就别和他一般见识了。您瞧瞧,里外里咱都占理了,还有什么可顾虑的?无论是看个热闹或者说是看出个道理来,那都是您自己的选择,而且还怎么选都对。许作者不靠谱地写,还不许咱不靠谱地看吗?与其用天马行空来形容《误读与背离的往事》的文风,我更愿意用不靠谱来形容。不过能用这么不靠谱的方式把一个这么不靠谱的故事讲得有意思,也确实需要作者这样一位不靠谱的人。写序的时候承诺作者不赞美不贬低,不赞美我绝对是有把握做到了,可是如果再写下去,不贬低的承诺估计是遵守不了了。所以,就此打住,一个不靠谱的故事必然要配上一篇不靠谱的序,希望我做到了如此的交相辉映。

白 莉

2007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误读与背离的往事(陈桥花蕊夫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世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37922
开本 32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3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