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丛刊》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编辑的人文研究刊物。它还是展示中文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的“舞台”。
《人文丛刊》也有志成为国内人文研究的重要“阵地”。《人文丛刊》现有栏目包括“语言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在这一辑中,书中特别发表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乐黛云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李鸿宾教授的论文。
图书 | 人文丛刊(第3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人文丛刊》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编辑的人文研究刊物。它还是展示中文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的“舞台”。 《人文丛刊》也有志成为国内人文研究的重要“阵地”。《人文丛刊》现有栏目包括“语言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在这一辑中,书中特别发表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乐黛云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李鸿宾教授的论文。 目录 代序 语言研究 甲骨文字考释四则 “万一”“一旦”的多角度分析 浅议关于属性词的几个问题 汉语偏正短语中的方位隐喻研究 方位名词用法的认知解释 北京话儿化词情况调查分析 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用法调查 论“我说” 言后行为再理解:以《天文学家之妻》为例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关于韩国本科留学生对课堂活动有效性评价的分析——对外汉语课堂活动系列调查之二 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的语言实践任务整体设计 日本留学生“被动句用法”偏误分析 在分析几种汉字教材特点的基础上谈汉语配套汉字教材的编写——兼论汉字独立设置课程的优势 商务汉语词汇的特点及教学 非学历留学生教学管理模式新探——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教育为例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拼音标注问题研究 汉、日语量词语法特点的比较及量词教学 法语未完成过去时与汉语不用“了”过去时的对应关系 “场依存一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 日编北京口语教材《官话指南》的语言特点分析 文学研究 跨文化文学研究的问题和前景 试论苑猎京都大赋的写作方式 公案戏探源 《醒世姻缘传》的幽默艺术 《红楼梦》经典化过程中的名人效应 译与介:文本内部的译者引导——以曾朴的翻译实践为例 鲁迅对翻译材料的选择 四十年代的新文学史叙述——以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几个关键词为中心 日本汉文小说《啜茗谈柄》研究 《水浒传》与江户日本 “美国猴王”:互文迷宫中的杂交形象 现代性进程中的康德美学 文化研究 3-6世纪中国与大秦、拜占廷的互相认识 唐朝后期地方、民族势力的结合与区域政权的出现 来华传教士马若瑟对中国文学的翻译与创作 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使团的由来 论民国时期德国汉学界与中国学术界互动之理论基础 简论20世纪初期至今的英国汉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文丛刊(第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魏崇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308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0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9 |
宽 | 16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