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菲特教你学投资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巴菲特最为震撼人心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经典!不要让财富再一次从你眼皮底下溜走!改变你一生的投资理念,让你的财富积累像滚雪球一样……

下一个牛市即将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内容推荐

决不能因为一只股票涨了就买入它,或者是看到它跌了就卖出。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一只好股票持续下跌时买进,而在它持续上涨时卖出……作为我来说,我会在人们都逃出股市的时候进入,而在人们都涌进股市时退出。

股票的实质是它这个企业,要使投资获得成功,将自己提升为企业家是十分必要的,要将每一笔投资都看作是把整个的公司买下来,需要你付出心血。

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非同—般的好公司,要远远胜过用非同一般的好价格买下一家一般的公司。

投资者应该将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去看好它。

目录

前言:迎接新一轮牛市

第一章 巴菲特的投资生涯

第一节 两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的较量/1

巴菲特取代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2

“假如你给巴菲特1万元,42年后就会变成3600多万元”/4

第二节 “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7

生于股市崩溃期/7

“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14

11岁跃身股海,购买平生第一张股票/17

“巴菲特不善于拧螺丝帽,却擅长心算”/20

第三节 “股神”是这样炼成的/23

100美元起家的公司/23

拜师于著名投资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25

偷偷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30

巴菲特捡起1分钱——下一个10亿美元的开始/33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41

如果你不打算持股10年,那么10分钟也不该拥有/44

第二章 巴菲特的投资经验

第一节 巴菲特成功投资策略/47

“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47

“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50

“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52

“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55

“买股票时,应假设明天股市要休市3~5年”/57

“如果无事可做,那就什么也不做”/59

“购买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企业,并‘永远’拥有它们”/61

第二节 巴菲特选择完美公司股票的8个依据/63

行业——容易了解的消费垄断行业/64

产品——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65

管理——由既诚实又有能力的人来管理/65

前景——具有长期令人满意的发展潜力/66

财务——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66

价格——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68

历史——过去的经营状态一直比较稳定/69

商誉——企业美誉度比有形资产更“值钱”/69

第三节 巴菲特教你如何挑选10倍股/70

选择熟悉企业——只做自己擅长的领域/70

选择权威企业——最优秀的名牌公司/72

选择高成长股——最有潜力的公司股票/73

最好的投资时机——优秀企业出现危机时/75

第三章 巴菲特的投资精髓

第一节 长期持有:购买优秀公司的股票/77

“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77

“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却是平庸企业的敌人”/79

“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80

第二节 集中投资:一鸟在手胜过十鸟在林/82

“集中投资原则类似于一夫一妻制”/82

“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83

“当投机看起来轻易可得时,它是最危险的”/86

“如果你有40个妻子,你不会对任何一个有清楚的了解”/89

第三节 安全边际:投资永不亏损的秘诀/91

巴菲特神奇的“15%法则”/91

“第一条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条永远记住第一条”/92

“不管你有多少钱,少花点钱”/95

“每次交易都要把风险降到最低:明确安全边际”/96

第四节 巴菲特成功投资三“不要”/98

“不要迷信华尔街和听信谣言”/99

“不要担心经济形势和股票涨跌”/101

“血泪换得的教训——不要投机、切忌冲动”/102

第五节 巴菲特成功投资必备心态/104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要有足够的耐心/104

投资不应该受感情、希望和恐惧以及时尚的摆布/108

投资必须理性——保持清醒的头脑/109

像乌龟一样投资,如兔子那般获利/111

第四章 巴菲特的投资忠告

第一节 认识自身/113

认清自己——做适合自己的股票/113

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114

巴菲特25年投资生涯中所犯的错误/117

重要的不是知道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123

第二节 别指望预测股市/124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124

“股市预测的唯一价值,就是让风水师从中获利”/126

“数据不会揭示你破产的风险”/127

“技术分析有多么流行,就有多么错误”/128

第三节 个人投资者必备信条/129

把自己当做企业分析家/129

抓住投资时机,等于成功了一半/131

巴菲特为何不买微软股票——慎重对待高科技企业/131

手中的股票如果不再符合投资标准就把它卖掉/132

第四节 六种致命的投资信念/133

致命投资信念1:迷信“权威”/133

致命投资信念2:迷信“工具”/135

致命投资信念3:迷信“内部消息”/136

致命投资信念4:迷信“冒险”/136

致命投资信念5:迷信“分散化投资”/137

致命投资信念6:迷信市场的“必然性”/137

第五章 巴菲特投资法的中国式应用

第一节 2007巴菲特中国之行/139

巴菲特与中国股民的对话/141

“如果中石油股价大幅回落,我会再买”/148

“我通常是在人们对股市失去信心时购买”/151

巴菲特的中国式智慧/153

巴菲特与索罗斯——我们更需要巴菲特/159

我们离巴菲特还有多远/162

第二节 应对股市暴跌,巴菲特教你几招/167

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167

股市中究竟要注意哪些风险/169

巴菲特教你如何规避股市风险/172

股价下跌正是投资的好机会/173

第六章 巴菲特的演讲与经典案例

第一节 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175

做个成功者:100%拥有你自己/176

对日本股市的看法:不要做低回报率的生意/178

“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179

“从事热爱的工作,每天你会蹦着起床”/183

“我只喜欢我看得懂的生意”/185

如何决定一个合适的价格来购买企业/188

对可口可乐的看法:我喜欢他们的诚实/191

“我的失误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193

“我们不读那些预估利率、企业利润的文章 ”/195

“去一间没有任何人的屋子考虑投资”/196

第二节 巴菲特投资的成功案例/198

持有可口可乐19年,赚了7倍以上,赢利88亿美元/198

美国运通公司:投资14.7亿美元,赢利70.76亿美元/199

富国银行:投资4.6亿美元,赢利30亿美元/200

吉列公司:投资6亿美元,赢利37亿美元/201

GEICO:增值50倍,赢利23亿美元/201

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投资3.45亿美元,赢利21亿美元/203

持有《华盛顿邮报》33年,赚了128倍,赢利16.87亿美元/203

中石油:投资4.88亿美元,4年赢利35.5亿美元/204

附录:巴菲特赠你66条黄金法则

试读章节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说:“投资的秘诀在于,看到别人贪心时感到害怕,看到别人害怕时要感到贪心。”他告诫大家,在投资中要战胜人性贪婪和恐惧的弱点,敢于“人弃时我取,人取时我弃”,这种逆势而为的投资策略能够保证自己长期站到冷静理性的极少数的那一阵营中。

1968年,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选择是退出股市。尽管当时美国股市的气氛近乎疯狂,日均交易量高达1300万股,比1967年的最高纪录还要高出30%,但是巴菲特却敏感地意识到了潜伏的危机,这种丧失理智的股价攀爬绝不可能持久,一定会重重地摔落下去。最后他拿定了主意,解散他的合伙人公司,以便规避风险,避免所得的赢利付诸东流。在牛市的高潮中,他发布了退出宣言:“我无法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同时我也不希望试图去参加一种我不理解的游戏,而使自己像样的业绩遭到损害。”事实证明他是对的,1970年,股市大跌,人们纷纷逃散,闻“股”色变,但这时,巴菲特却又进场了,因为他看到了可以让他接受的价格,看到了那些暂受伤害的优秀股票。现在中国股市大跌,人们又像患了恐惧症一样四散而逃,作为中国的理性投资者,此时你们怎么选择呢?是跟着一起恐惧丧失机会,还是像巴菲特一样,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抓住天赐良机?

到了1972年,巴菲特碰到的第二次大牛市,他作出的决定是卖出大部分股票。他“见好就收”,抢在价格波动之前,保住已得利益,能够如此果断,又一次证明了他所讲的投资秘诀是百试不爽。当时,所有的投资基金都集中到一群市值规模大和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像宝丽来、柯达和雅芳等,它们的平均市盈率上涨到了惊人的80倍。巴菲特的苦恼在于股价太高,他难以买到价格合理的股票。故而,他大量抛售,只保留了16%的资金投放在股票市场,其余的84%都去投资债券。他的判断如此精确,1973年,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不断回落,整个市场都摇摇欲坠。在别人贪心时,巴菲特再一次用自己的“恐惧”战胜了市场。

随后的1974年是罕见的股市低迷期,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跌到了500多点,几乎每一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人们都在纷纷抛售,想尽一切办法逃离,没有人愿意继续持有股票。在市场的悲观声中,人们听到的却是巴菲特的高声欢呼,他再次进场,当别人“恐惧”时,他用他的“贪心”表达了对股票上扬趋势的信任。他对《福布斯》的记者说:“我感觉我就像一个好色的小伙子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机会来了!”这是理性的欢呼!

他不仅坚持这种“热则退市,冷则进市”的逆向投资原则,而且在对待高科技股票的态度,也体现出了自己高人一等的判断和近乎神奇的固执。从1995年到1999年的几年间,美国股市上涨了近150%,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这其中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于网络和高科技股票的迅猛上涨。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涌向了这一类股票,巴菲特却拒绝投资,他坚决地继续去持有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和吉列等传统行业公司的股票,并不因为别人的贪心而贪心,相反,他对高科技行业产生并表达了看不懂的“恐惧”。1999年,巴菲特败给了市场,亏损20%,是他在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业绩最差的一年。面对股东的指责,巴菲特不为所动,他作出了后来被奉为经典的分析:“尽管这一年的经营业绩十分令人失望,我们仍然相信这些公司拥有十分出众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能够长期持续保持,而这种特质,是取得长期良好投资业绩的保证。……尽管我们也同意高科技公司提供的产品与股票将会改变整个社会的这种普遍观点,但在投资中我们根本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出,在高科技行业中,到底哪些公司拥有真正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早在1986年,巴菲特就已经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大牛市的看法,其中包括他上述对高科技股的这一论述观点:“没什么比参加一场牛市更令人振奋,在牛市中公司股东得到的回报变得与公司本身缓慢增长的业绩完全脱节,看上去那是暴利。然而不幸的是,股票价格绝对不可能无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价值。实际上由于股票持有者频繁地买进卖出以及他们承担的投资管理成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总体的投资回报必定低于他们所拥有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美国公司总体上实现约12%的年净资产收益,那么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数学定律暗淡无光,但却不能废除它们。”

这正是他拒绝在牛市陷得太深的原因,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跌到谷点的熊市往往令他兴奋。时间到了2000年,事实再次证明巴菲特是正确的,他的原则不容置疑。美国股市从2000年到20Q3年连续三年大跌,累计跌幅超过了一半,同期的巴菲特公司的业绩却上涨了30%以上。1999年他暂时败给了市场,但四年后的结果表明,他还是长期战胜了市场。

P42-44

序言

巴菲特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我想,对于目前的中国股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前股市,我们很多人只研究所谓的“技术分析”,不研究自己。只看“投资专家”有什么妙招,不看自己脚下的这盘棋是什么情况。有多少股民是涨则兴冲冲人市、跌则哀戚戚逃跑呢?这个数量占整个股民人群的比例有多大,这本书的分量就有多重!

《易经》里讲,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福祸相依,生生不息,宇宙万物的运行有着它内定的规律性。这个规律就是循环生息论,人有生有死。天有阴有晴。盛到了极点是衰的开始,衰到了极点又意味着盛的开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股市亦是如此,它也逃离不了这个归纳了世间万象的变化规律。牛市到了顶点,就是熊市的开始。看那些世界著名的股灾,哪一次不是在人们陶醉于大盘再创新高的美梦中爆发的?你向天空扔一块小石头,初速最快,继而缓慢,到了最高点,乃至瞬间的停滞,然后就是一落到底的下跌。同理,熊市到了最低点,便是新一轮牛市的开始。收回来的拳头才能打人,熊市就是优质股票蓄势的开始。价格没有回落,就不会上涨。所以,大凡聪明的投资者,都会选择在这时人市,寻找那些被市场低估了的优秀股票,以最低的价格吸纳建仓。如此,它的安全空间才大,风险才低,将来的回报才会尽可能地丰厚。

事实上,大部分的股民并没有这样做。而且很多人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研究政策面、消息面、基础面、宏观面、微观面这些股市信息的技术层面上,甚至迷信股市分析软件,迷信高科技,以至于到最后,他们发现自己投资的不是股票,也不是企业,而是像电脑游戏一样的股市分析工具。笔者想说,忽视了对股市规律的重视,不去研究股市的运行趋势,不去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则任何机构和个体投资者都不会有任何的回报。

股市低迷了,投资者就开始骂娘,怨声载道,似乎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联合起来骗他。难道他自己没有一丁点责任吗?为什么对股市下跌没有足够的心理预期,缺乏危机意识?我看就是“羊群心态”在作怪,盲从、跟风,潜意识里总盼着自己的那只股票会永久地涨下去,一相情愿地以为会永远地牛市下去。还有一些投资者是在大盘涨到了很高的区域,已经进了高风险区,才抱着分一杯羹的投机心态跑进来炒股的。可是你们读了这么多炒股的书,有没有想过巴菲特的那句提醒:“当新闻报刊的头条全是股市消息时,投资者就应该冷静了。”这将是股市大跌的前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用在中国股市,真是一针见血。理性的投资者,只要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股票即是企业的本质,顺势而为,逆势而上,牛市观望或卖出,熊市人市扫荡,寻找好股票,那么无论他是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还是更多的篮子,风险都是接近于零。

本书讲巴菲特,不是讲他百战百胜的投资神话,而是拔开云雾见青天,去看看他在美国那个股市环境中,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他坚持了哪些原则,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要盲目地学他的操作技巧,事实上,巴菲特也没什么具体的技巧,他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寻找好企业。但是单这一件事,我们多少人连想都没有想过?

在长期的低迷之后,新一轮牛市即将到来。中国的投资者,你准备好了吗?

书评(媒体评论)

2008年3月6日:“股神”巴菲特以6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取代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成为新的全球首富。延续了13年的盖茨首富时代也就此宣告结束。

——《福布斯》

一枚1美分的硬币静静躺在电梯的地板上。同梯其他乘客也许没看到,也许看到了却没啥反映。而巴菲特弯下了腰。捡起了这枚硬币。拿着这枚硬币,他说了一句:“下一个10亿美元的开端。”

——《证券时报》

当人们在谈论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时,常常津津乐道于他独特的眼光,独到的价值理念和不败的投资经历。而他5岁就摆摊卖口香糖,11岁就购买了平生第一只股票,这些从小就表现出来的对数字和投资的敏感。也成为他日后成功的有力例证。

——《英才》

每一次冷静和思考,每一次学习和体会,其实都让我们向大师走近了一步。聚沙成塔,积少成多,若干年之后,再回过头看看过去,相信每个人都将成为自己的“巴菲特”。

——《上海证券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菲特教你学投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45674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7.124.8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