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论文集”,书中具体收录了:《李林甫与盛唐诗坛》、《赋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宋辽金文学关系论》、《论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观念世界的影响》、《论清中叶学术发展的三个转向》等文章。
图书 | 九华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论文集”,书中具体收录了:《李林甫与盛唐诗坛》、《赋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宋辽金文学关系论》、《论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观念世界的影响》、《论清中叶学术发展的三个转向》等文章。 目录 关于《招魂》研究的几个问题 “巫医”非为贱业考辨——《论语》“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的文化阐释 司马迁的易学渊源及其易学思想 王肃行迹与著述考论 “常著文章自娱”——试论陶渊明“自娱”的文学思想 西域胡戎乐在北魏的传播与被接受 简析《文馆词林》的文献价值及其校勘 《文馆词林》残敕二考 唐太宗文学思想新探 唐玄宗与盛唐诗坛——以其崇尚道家与道教为中心 姚崇、宋■与盛唐诗坛 李林甫与盛唐诗坛 李白与长江 论20世纪李杜研究及其差异 试论韩愈诗中的虚词运用及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李商隐梓幕期间归京考 白描胜境话玉溪 赋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绮窗凄梦:词中之商隐——试论义山诗对梦窗词的穿透性影响 温庭筠文笺证暨庭筠晚年事迹考辨 李清照与魏晋风度 宋辽金文学关系论 论南宋使金文人的创作 完颜亮诗词命运的启示——对因人废文的典型个案的观察 《全辽金诗》琐考 论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观念世界的影响 惯例形式与古代悲剧的艺术发展 角色身份及其审美超越——关于戏曲创作中道德问题的思考 《韩擒虎话本》——明清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的先 论曹溶对朱彝尊词学创作的影响——兼论其在浙西词派中的地位 法式善《同馆赋钞》与清代翰林院律赋考试 对戴震批判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 论清中叶学术发展的三个转向 《中国宝卷总目》补遗 论姚鼐的文化理念与古文创作祈向 “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 一个世纪的观照——写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之际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九华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传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491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92 |
出版时间 | 2008-05-01 |
首版时间 | 2008-05-01 |
印刷时间 | 200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