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代表作,发表于1831年。小说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并透过这种描写深刻地剖析了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表达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除了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生动的故事情节之外,这部小说还以宏大的气势与大量篇幅描述了巴黎圣母院的历史与建筑特色,并从侧面反映了15世纪法兰西波旁王朝内部的倾轧和腐败。限于篇幅和考虑到青少年读者的接受心理,本书改写时略去了这部分内容。

内容推荐

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其代表作中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如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歌善舞的爱斯梅拉达,外貌奇丑无比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的卡西莫多,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弗罗洛等等,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剧命运扣人心弦。

除此之外,小说还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并透过这种描写深刻地剖析了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表达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目录

第一卷

一 圣迹剧

二 红衣主教

三 雅克·科珀诺尔

四 卡西莫多

五 爱斯梅拉达

第二卷

一 广场上的狂欢

二 夜劫

三 死里逃生

四 新婚之夜

第三卷

一 弃婴

二 克洛德·弗罗洛

三 钟楼怪人

四 狗与主人

五 沦落的教士

第四卷

一 荒唐的判决

二 老鼠洞

三 帕盖特的故事

四 一滴水、一滴泪

第五卷

一 少女的心事

二 邪念初露

三 大钟

四 命运

五 两个黑衣人

六 臭味相投

七 野僧

八 午夜凶案

第六卷

一 金币变枯叶

二 金币变枯叶(续)

三 金币变枯叶(续完)

四 进此处者,抛弃一切希望

五 母亲

六 各怀心事

第七卷

一 热狂

二 驼背、独眼、跛脚

三 耳聋

四 陶土和水晶

五 红门的钥匙

六 红门的钥匙(续)

第八卷

一 诗人的妙计

二 您当流浪汉去吧

三 欢乐万岁

四 一个帮倒忙的朋友

五 流浪汉的口令

六 援救来了

第九卷

一 逃亡

二 小鞋

三 美丽的白衣少女

四 殉葬的爱情

试读章节

第一卷

一 圣迹剧

1482年1月6日清早,巴黎城里钟声震天,把全市居民都吵醒了。这一天正巧是两个重要的节日——主显节和狂人节,按照习俗人们要在河滩放焰火,在布拉克小教堂种植五月树,在司法宫演出圣迹剧。

成群的市民从四面八方拥向指定的三个地点,有的去观看焰火,有的去观看种植五月树,有的去观看圣迹剧。不过,因为市民们知道,前天为给玛格丽特公主议婚而抵达巴黎的弗朗德勒使臣们要来观看圣迹剧的演出,也将观看在同一个大厅里举行的狂人教皇的选举,所以人群主要拥向司法宫。司法宫广场犹如汹涌的大海,人群拥来撞去,挤进司法宫宽阔无比的大厅。

这是一座光彩照人、哥特式风格的大厅,尖形双拱屋顶上装饰着金色百合花图案;脚下是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地面。大厅纵深竖着七根大柱,四周摆着一长列法兰西历代君王的塑像。大厅的一端摆着一张无比宽大厚重的大理石桌子,另一端是小教堂,建筑雅致,雕刻奇妙,门楣上那镂空的玫瑰花瓣小圆窗,纤秀而优雅,好像一颗用花边做成的星星。大厅正中,有一座铺着金色锦缎的看台,这看台是专为弗朗德勒使臣们和其他大人物应邀来观看圣迹剧而搭设的。按照惯例,圣迹剧应当在那边大理石桌面上表演。那厚实的桌面上,现在已搭起一个相当高的木架笼子,到时候就作为舞台。笼子四周围着帷幕,里面就作为演员的更衣室。

为了照顾使臣们的时间,演出要等到司法宫大钟敲响正午12点才开始。可是许许多多观众从一大早就在等着,不少人天刚亮就在司法宫的大台阶前等候,冻得直打哆嗦;甚至有几人说他们为了一开门能抢先进去,已在大门口熬了一夜。人群每时每刻都在增多,长久的等待令人疲乏不堪,更何况这里人挤人,人压人,连气都透不过来,只听见一片埋怨声和咒骂声。散布在人群中的一群学生和仆役,还在心怀不满的人群中捣乱,挑逗讽刺,简直是火上浇油,更加激起普遍的恶劣情绪。

“是你呀,约翰·弗罗洛-德·莫朗迪诺!”其中有一个嚷道,“你叫磨坊约翰,真是名副其实,瞧瞧你那两只胳膊,再看看你那两条腿,活像四只迎风旋转的风翼——你来多久了?”那个被称作磨坊约翰的是个金黄色头发的小鬼头,漂亮的脸蛋,淘气的神态,攀在一个柱头的叶板上坐着。

“可怜见的,已经四个多钟头了!”约翰·弗罗洛答道,“但愿将来下了地狱,这四个钟头能计算在我进炼狱的净罪时间里。”

好不容易,正午12点的钟声敲响了。

“哈!……”整个人群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随后一阵激烈的骚动,一阵乱哄哄的挪动脚步和晃动脑袋声,一阵爆炸似的咳嗽和擤鼻涕声,接着一片寂静,人人伸长脖子,张开嘴巴,所有的目光都射向大理石台子。台子上依然空空荡荡。-大家的视线遂转向留给弗朗德勒使臣的看台。看台的那道门还紧闭着,台上空无一人。

这可真叫人受不了。

5分钟、一刻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动静。看台上依旧没有一个人影,戏台上仍然鸦雀无声。“圣迹剧!圣迹剧!”大家低沉地嘀咕着,脑子渐渐发热起来,一场风暴即将爆发。

“圣迹剧!弗朗德勒人见鬼去吧!”磨坊约翰使出浑身劲儿,大声吼叫,同时像条蛇似的绕着柱头扭动着身子。

观众一齐鼓掌,也跟着吼叫:“圣迹剧!叫弗朗德勒人见他妈的鬼去!”

就在这当儿,那间更衣室的帷幔掀开了,有个人走了出来,他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毕恭毕敬地往前走,越往前走越卑躬屈膝,就这样走到了大理石台子的边沿。

“市民先生们,”那个人说,“市民太太们,我们将不胜荣幸地在红衣主教大人阁下面前,朗诵和献演一出极其精彩的寓意剧,名为《圣母玛丽亚的公正判决》。在下扮演朱庇特。大人阁下此刻正陪伴奥地利大公派来的尊贵的使团,使团现在正在博代门听大学学董先生的演讲,等显贵的红衣主教大人一驾临,我们就开演。”

“马上开演圣迹剧!马上开演圣迹剧!”民众吼叫着。在这吼叫声中,磨坊约翰的嗓音盖过一切,他尖声叫嚷:“马上开演!”

“打倒朱庇特!打倒波旁红衣主教!”高坐在窗台上的其他学生也在大喊大叫。

“马上开演圣迹剧!”群众连连喊着,“立刻!马上!吊死演员!吊死红衣主教!”

可怜的朱庇特惊慌失措,魂不附体,涂满脂粉的红脸蛋变得煞白,拿下头盔,频频鞠躬,战战兢兢,口里呐呐道:“红衣主教大人……御使们……弗朗德勒的玛格丽特公主……”语无伦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

幸亏有个人来替他解围。此人一直站在栏杆里边、大理石桌子周围的空档里,谁都没有瞅见他,因为他又长又瘦的身子靠在圆柱上,柱子的直径完全挡住所有人的视线。此人高挑个儿,消瘦干瘪,脸色苍白,头发金黄,额头和腮帮上都有了皱纹,却还很年轻,目光炯炯,满脸笑容,身上穿的黑哔叽衣服旧得都磨破了,磨光了。此刻,他走近大理石桌子跟前,向台上那可怜虫招招手,那可怜虫吓晕了,并没有发现。这个新出现的人再向前迈了一步,叫道:“朱庇特!亲爱的朱庇特!”

朱庇特一点也没听见。

末了,这位金发瘦高个不耐烦了,凑近他的脸大喊一声:“米歇尔·吉博纳!”

“谁在喊我?”朱庇特如惊醒过来,问道。

“是我!”黑衣人应道。

“啊!”朱庇特叫了一声。

“马上开始吧。”那一位说,“快满足群众的要求。我负责去恳求典吏息怒,典吏再去请红衣主教大人息怒。”

朱庇特松了一口气。

群众还在嘘他,他使出浑身劲儿嚷道:“市民先生们,我们马上就要开演了。”

“欢呼您,朱庇特!鼓掌吧,公民们!”学生们喊道。

掌声震耳欲聋,’朱庇特早已退回帷幕后面,欢呼声仍在大厅里震荡。

这时,那位化风暴为平静的无名氏,也谦逊地退回到柱子的阴影里去了。假如不是前排观众中有两位姑娘注意到他刚才同朱庇特对话,硬把他从沉默中拉出来,兴许他还像原先那样无人看得见,一动也不动,无声无息。

“先生!”其中一个姑娘叫了一声。

无名氏走近栅栏,殷勤地问道:“小姐,您们叫我有何贵干?”

“今天的圣迹剧好看吗,您说?”那姑娘问。

“没问题。”他答道,接着用某种夸张的口气又添了一句,“小姐,本人就是剧作者。”

“真的?”两位姑娘齐声说了一声,惊讶得目瞪口呆。

“不错!”诗人有点洋洋得意地应道,“本人叫彼埃尔·格郎古沃。”

在他们说话这工夫,从戏台里面传出高低音乐器的乐声;帷幕升起,走出四个人来,穿着五颜六色的戏装,脸上涂脂抹粉,爬上戏台的陡峭梯子,一到了平台,便在观众面前站成一排,向群众深深鞠了一躬。于是,交响曲戛然停止,圣迹剧开演了。

P1-5

序言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代表作,发表于1831年。小说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并透过这种描写深刻地剖析了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表达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在小说中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剧命运扣人心弦。

首先一组对比鲜明、令人触目惊心的人物形象是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和敲钟人卡西莫多。16岁的爱斯梅拉达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歌善舞,她和她那只聪明绝顶的小山羊是整部小说中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浪漫亮点,是美丽和自由的化身,但在禁欲主义盛行的年代,这样一朵鲜花般的生命却在中世纪极端保守腐朽的教会势力的摧残下令人惋惜地陨灭了。20岁的卡西莫多外貌奇丑无比,严重的残疾使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遭到无情的遗弃——先是亲人的遗弃,继而是整个社会的遗弃,然而外貌丑陋的卡西莫多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他以纯真得不掺一丝杂质的爱情如同守护珍宝一样守护着爱斯梅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但在强大的社会偏见和邪恶势力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强悍如卡西莫多,也只有选择殉情这一悲剧结局。这两个主人公有着纠结在一起的不幸身世,外貌上的巨大反差无法掩盖他们共有的纯真善良的天性,在他们这种至善至美的天性的照耀下,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皆露出了卑劣的本质。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甚至比敲钟人卡西莫多更早地爱上了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但是他们的爱却有着天壤之别,弗罗洛披着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道貌岸然,内心却深深陷入灵与肉的冲突无法自拔。长期陷于这种内心冲突的结果是,他的灵魂被可怕地扭曲、充满了自私的占有欲和邪恶的毁灭欲,更可怕的是这种自私和邪恶与至高无上的权力结合在一起时,其破坏力是巨大的,最终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美丽的爱斯梅拉达。雨果以悲天悯人的姿态深刻地剖析了这个人物阴暗扭曲的灵魂,从人道主义立场揭露了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反人道本质。小说中另外两个人物也很有特色,一个是徒有华丽外表、内心却如一包烂瓤的夏托佩尔队长,是一个粗野、浅薄的花花公子,他以极其恶劣的手段玩弄了天真幼稚、一片痴情的爱斯梅拉达;另一个人物是落魄诗人格郎古沃,是一个在夹缝中苟且偷生的家伙,为了生存可以抛弃爱情、抛弃尊严、抛弃责任,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同样充满了鄙夷和嘲讽。

除了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生动的故事情节之外,这部小说还以宏大的气势与大量篇幅描述了巴黎圣母院的历史与建筑特色,并从侧面反映了15世纪法兰西波旁王朝内部的倾轧和腐败。限于篇幅和考虑到青少年读者的接受心理,本书改写时略去了这部分内容。

编者

2005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雨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22718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2
版次 4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5
出版地 上海
209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