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茅盾卷/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后现代派的作品与评论,并没有把现代派的一切都扫荡干净呀!现代派对写实派也不像人们想的是扫地出门。我们今天读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结构的同时,会觉得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泼泼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形,而不会彻底消失。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内容推荐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 “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

本书是《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之分册。该书由知名学者作家评点,北大教授权威推荐。

目录

第一章 茅盾小传

幼年

青少年时代

传统的婚姻

改革《小说月报》

在革命的急风暴雨中

《蚀》三部曲的问世

去日本休养

《子夜》的诞生

创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

和鲁迅同行

勉励扶植新秀

从《救亡日报》到《文艺阵地》

曙光在前

新中国的第一任文化部长

在“文革”浩劫中

最后的日子

第二章 选文与赏析

一 总论

二 散文选文与鉴赏

风景谈

白杨礼赞

香市

雷雨前

“暴风雨”

二 短篇小说选文与鉴赏

春蚕

林家铺子

三 长篇小说选文与鉴赏

子夜(节选)

霜叶红似二月花(节选)

腐蚀(节选)

第三章 方家评说

第四章 作品年表

试读章节

茅盾从日本回国不久,眼疾、胃病、神经衰弱并作,医生嘱咐他要少用眼,多休息。闲来无事,他就经常到表叔卢鉴泉的公馆去。卢鉴泉是南京中国银行监察、交通银行董事长、浙江实业银行常务理事。在他家里,茅盾结识了不少银行家、公务员、商人和在交易所搞投机的人。从他们那里,茅盾听到了很多他过去没有听到过的事情。在同他们的交谈中,茅盾经常陷入思考,他感到自己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他了解到当时上海经济不振,市场萧条,工厂倒闭,工人罢工,中国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的压迫和农村动乱、经济萧条的影响下,正面临绝境,为了转嫁危机,资本家加紧了对工人的剥削,工人的斗争方兴未艾。他感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代,前途非常暗淡,中国正在走向半殖民地化。所以看到外面的欺骗宣传后,他十分气愤:“我应该用了解到的材料写一个小说,作为参加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形象化论文。”他产生了写小说的欲望,回国后接触的一些人,听到的一些事,在脑海中翻腾开了。他开始构思小说。在1930年间,他就接连写了《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等三篇以传说和历史为题材的小说。1931年2月,完成了中篇《路》。同年11月,又写成中篇《三人行》,但这部作品写得不成功。

为了写好小说,除了走亲访友,到工厂体验生活外,茅盾还设法到交易所去观察体验。交易所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出的。茅盾就托人带他进去。前后有半个月的时间他每天都出现在交易所里,他仔细地观察骚动的人群,旁听他们疯狂的叫嚷,一直到交易所收盘,他才离去。有时,他活跃得像个商人,挤在买卖人丛中去打听行情,显得又认真又老练。

他准备写一个精明能干、事业心强、色厉内荏的民族资本家。这个人物,以表叔卢鉴泉部分特征为原型,又综合、概括了他所接触的其他资本家的特征。一切准备就绪,他开始动笔了。不久,瞿秋白为了避难,暂住茅盾家。他们天天一起研究小说的构思、人物、情节和如何深化主题的问题。1932年12月5日,又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茅盾的这部长篇小说终于脱稿,但是小说的题目还没有最后确定。沉思良久,他终于决定用“子夜”两个字,原来,这部小说刚写好前面一部分的时候,《小说月报》打算从1932年起,在杂志上连载。不料“一·二八”战争爆发,商务印书馆毁坏于侵略者的炮火。《小说月报》停刊。《子夜》正式出版于1933年1月,最初的版本,封面的“子夜”两个字是叶圣陶篆书的。但在开明书店正式出版前,它便在刊物上陆续和读者见面了。《子夜》是“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也是茅盾创作进入成熟阶段的代表作品。

P30-3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茅盾卷/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583475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6
出版时间 2004-02-01
首版时间 2004-02-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