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踏雪寻梅/名花物语书坊
内容
编辑推荐

梅花铮铮傲骨,不畏严寒,朗朗乾坤中笑颜如火,遒劲的枝干托起一簇簇灿烂坚韧的笑容。梅花的乐观向上与坚强,激励了无数英雄才俊,豪杰壮士,梅花是所有花卉中唯一一种兼具武士之气和书卷之气的花。

梅花寄托了太多人间奋斗的情怀,当然也毫不例外的影响到作者的思想,为之挥洒文字,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本书试图通过生动的笔触将梅花无穷的魅力传达给广大读者朋友。

内容推荐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之铮铮傲骨,是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大力推崇的。它不畏严寒,朗朗乾坤中笑颜如火,遒劲的枝干托起一簇簇灿烂坚韧的笑容。梅花的乐观向上与坚强,激励了无数英雄才俊,豪杰壮士,梅花是所有花卉中唯一一种兼具武士之气和书卷之气的花。所以文人爱它,武人敬它。毛泽东有诗赞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寄托了太多人间奋斗的情怀,当然也毫不例外地影响到作者的思想,为之挥洒文字,毫不吝惜溢美之词。

目录

题记/3

 梅花史画/5

文人雅士的梅花情结/22

 诗词中的梅花/10

 文入画与梅花/32

唱到梅花字字香/51

孤意与深情/57

 聊赠一枝春/57

 梅毒鹤子/59

 梅花妆/60

 一斛珠/61

 罗浮梦/65

 红梅阁记/69

 红楼梦与梅花/70

 一生知己是梅花/75

 梅花岭记/77

梅花种植与欣赏/83

 爱梅者说/92

 赏梅胜地/97

梅花风俗篇/105

餐花饮露篇/115

后记/127

试读章节

题 记

严冬时节,寒风凛冽,白雪纷飞,天地一片萧瑟。

在这冰封雪冻,百卉凋零的季节里,却有阵阵寒香随风散发。

循香寻去,在僻静无人的墙角,一树梅花正悄然绽放。那皎洁的花蕾,仿佛东君的使者,静静地向人们宣告着:漫漫冬季即将过去,明媚的春天就要来临。

“玉骨冰肌天付与,兼付与凄凉”,梅花是美丽的,也是寂寞的。人们在习惯于食用梅子数千年之后,才开始发现梅花的美好与高洁,才学会欣赏和领略她的风姿与傲骨。

而梅花依然,不趋时,不媚俗,坚忍而执着,默默守护着心底的那一方净土,年复一年,在冷冷的寒风中,绽开一树芳华。

墙角篱下,空谷水边,一树树静静盛开的梅花,如同杜甫笔下日暮倚修竹的素心女子,非但清丽动人,更有暗香盈袖……

梅花史画

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古往今来的人们所称许赞叹,誉为百花魁首。

梅是中国的传统植物,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习惯于用梅子来做食物调味品。《书经·说命》有“若作和羹,尔唯盐梅”,那时侯大概还不会酿造食醋,所以用梅子来增加羹汤的酸味。

《诗经·国风·召南》有《探有梅》:“探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大意是“树上的梅子只剩七成了,向我求爱的士子啊,可不要错过好时节”。此诗描述少女见梅子成熟而感叹时光流逝,急求爱侣的心情,后也于是以“探梅之感”来形容女子年长未嫁而暗自感伤的心情。《诗》、《书》所言之梅,皆为梅的果实,盖当时并无观赏梅花的风气。

而在梅的故乡江南,人们早已习惯了将梅枝作为相互馈赠的礼物,用梅花来表示最真挚的祝福。春秋时,越国的使节诸发出使梁国,便手执一枝梅花作为晋见梁王的礼物,梁王左右不谙越国礼仪,以为其有轻慢之嫌,一时非议四起,好在梁王雅量,并不见怪,且欣然受之。

经过人们千百年的栽培,到西汉时,梅花的品种开始多起来,西汉刘向《说苑》记载,皇家上林苑中作为观赏花木,已经种植有朱梅、同心梅、紫花梅、胭脂梅、侯梅等。“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又:“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

这是梅花作为观赏植物比较早的记载。

两千多年前,杨雄《蜀都赋》中已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的记载,可见那时的成都地区已经将梅花作为观赏植物栽培了。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梅花的栽培已经比较普遍,开始有咏颂梅花的诗赋出现。如鲍照、吴均、陈后主、徐陵、苏子卿、江总等人,均有脍炙人口的梅花诗流传至今。有关梅花的逸事雅闻也开始流传,如陆凯折梅赠友、寿阳公主梅花妆等等,故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和梅诗序》中说梅花“于是时始以花闻天下”。

人们还将对梅花的称颂和喜爱之情谱入笛曲、琴曲之中,如汉横吹曲有《梅花落》,唐大角曲亦有《大单干》、《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著名的((梅花三弄》也产生于两晋时期,那悠扬婉转的乐曲声,直到今天依然飘荡在人们耳畔。

隋唐五代时期,梅花栽培和欣赏之风渐盛。当时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李白、韩愈、柳宗元、张九龄、李商隐、白居易等人,均以梅花为题,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唐代文人宋景25岁时赴长安应试落榜,心绪郁闷,徘徊于住所东川官舍附近时,偶见一树梅花怒放于荆棘野草丛中,被其傲然挺立的落落风姿所感动,遂作《梅花赋》赞美梅花于冰雪凛冽之际却“独步早春,自令天下”、“贵不移干本性、方可俪于君子之节”,他从梅花身上看到了一种自逆境中奋起的精神力量,并以此勉励自己。后来,宋景在唐玄宗时期任宰相一职,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

五代时期,王建据蜀称王,曾在成都辟有梅苑,后蜀别苑中也有老梅蜿蜒卧地,人称梅龙。

总的来说,唐宋之前人们大多喜欢欣赏幽兰、篱菊,对梅花并无特别爱好。唐人以丰腴为美,尤重牡丹、芍药,对梅花也并不特别看重。

到了两宋时期,梅花已经成为诗词文学的重要题材,各种诗文除了散见于各家的诗文集以外,更有人把咏梅诗选成总集,《梅苑》,《梅花鼓吹》等。另有几种《梅花百咏》则是个人咏梅诗的专集。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关于梅花的专著,如范成大《梅谱》,张铉《玉照堂梅品》,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华光《华光梅谱》等等。

随着宋代文人画的兴起,梅花开始逐渐成为文人画的一个重点表现题材,宋元时期,出现了以画梅著称于世的杨补之、王冕等大师。

明清两代,随着梅花的种植范围逐渐扩大,栽培技术也得到提高,出现了许多新的梅花品种。明清文人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咏梅画梅佳作层出不穷,在他们的推崇和影响下,对梅花的喜爱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梅花文化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自古以来,梅花都被看作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伟大精神的象征,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艰难困境中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P3-9

后记

梅花那疏影横斜的风韵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它花卉不能相比的。然而更为可贵的,还是梅花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和她那傲雪凌霜、独步早春的精神,“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人们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尊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赞赏梅花的高洁、典雅、冷峭、坚贞,视为知友、君子,梅都是当之无愧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今天,梅花已经成了代表着中华民族谦逊顽强,坚贞不屈的精神之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海内外炎黄子孙不畏艰难,奋发向上。

愿君赏花,知花,爱花,更惜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踏雪寻梅/名花物语书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颋
译者
编者
绘者 百川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360900
开本 16开
页数 1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宠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685.1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8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