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富兰克林自传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不仅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之一,更因其光辉的人性而名垂史册,受到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和奥格·曼狄诺的推崇,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楷模!

内容推荐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尤其可贵的是,富兰克林在20多岁的时代,就提出以十三项美德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使自己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臻于完美。这一举动改变了富兰克林的人生轨迹,使他后来成为世人仰慕的精神楷模,就连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和奥格·曼狄诺对他也推崇备至,将他列为成功人生的导师。

富兰克林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出版史上的优秀畅销书,世界各国青年深受其影响,许多人因为这本书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目录

我的人生信条

序言

致儿子的信

自传续编

致兰卡斯特、约克和坎伯兰居民书

试读章节

所以,我将和一般老人们一样回顾自己的过去,并使一切尽量生动、有趣。我这样做还为了不使听者感到厌倦,即便是那些因为尊敬老人才来听我讲话的人。当然我自己已经写了出来,看不看就是他们的事情了。并且我还得承认(即使我否认,人们也不会相信),写自传可以大大满足我的虚荣心。老实说,我时常听见或者读到人们这样说“我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话一讲,接下来便是长篇大论的自吹自擂。应该说,不论他们自己是多么自以为是,大多数人还是不欣赏别人的自我吹嘘。

但是,我对这种虚荣心总是很宽容的,无论在什么地方。这是由于我相信这种自我表现对他们和周围的人并无害处。所以,如果一个人把虚荣心当做他生活的慰藉,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足为怪,也不必贬斥。

我的一位伯父,他也同样喜欢收集家族的珍闻轶事。一次,他交给我一些关于我们祖先事情的笔记,我从此才知道,我们家族在诺桑普顿郡的爱克顿教区已经居住了300多年,在这以前居住了多久,他也不清楚了,大概是从他们采用“富兰克林”这个姓的时候开始的。因为,在那个时候英国各地人们才开始使用自己的姓氏。在此之前,“富兰克林”这个名称是指一个人民的阶层,伯父他们有30英亩的自由领地,并且以打铁为副业。我们家族一直沿袭着打铁这一门行业,一直到我这位伯父的时候为止。家里的规矩是最大的儿子都要学打铁,伯父和我的父亲也遵循了这一传统让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做铁匠。我还查阅了爱克顿教区的户口登记册,其中只记录了1555年以后出生、婚嫁和丧葬的情况,这个教区已经没有1555年以前的户籍册了。从那个户籍册里,我了解到自己原来是第五世小儿子的最小儿子。我的祖父汤姆斯原本住在爱克顿,他生于1598年,一直在那里居住到老,直到他不能从事劳动的时候才搬到他儿子约翰的家里。约翰的家在牛津郡班布雷村,他是一个印染匠,也是我父亲的师傅。我的祖父就在那里死了,并葬在那里。1758年,我们还去看了他的墓碑。他的大儿子汤姆斯住在爱克顿的老房子里,这份田产后来留给他的独养女。这个女儿的丈夫是一个威灵堡人,名叫费雪。她们后来又把这份田产卖给伊斯德先生,此人如今还是那里的庄园主。我祖父有4个儿子长大成人:汤姆斯、约翰、本杰明和约瑟。现在,我手头没有任何材料,不过我要把我还记得的都写下来。如果我搜集的材料在我离家后尚保存完好的话,你将会从中看到更详细的记录。

按照传统,长子汤姆斯跟他的父亲学习打铁,但是他生来聪颖过人,得到当地一个尊贵的绅士伯麦老爷的赏识,他鼓励他们兄弟努力求学上进。后来,他终于获得了书记官的资格,成了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并且成为当地一切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不论是他家所在的村子,还是有关诺桑普顿城镇或者他们那个州的事物。关于这一类事情我们听到了很多,当时他颇受爱克顿教区的哈利法克斯勋爵的奖励和赏识。他于1702年1月6日死去,离我的出生恰巧4年。记得当我们来到爱克顿教区,从一些老人那里听到有关他的生平事迹时感到很惊异,因为他的所做所为很像我的个性和为人。也许你会说:“要是你出生在他死的那一天,人家还真以为这是灵魂转世呢!”

祖父的次子约翰成了染匠。大概是专染羊毛织品;本杰明是在伦敦学的徒,后来也成为一名丝织品染匠。他这个人非常聪明,我对他的印象很深。因为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他渡海到波士顿来,住在我父亲那里,跟我们在同一幢房子里住了几年。他的寿龄很高,其孙塞缪尔·富兰克林如今仍住在波士顿。他死后留下了两卷四开本的诗稿,主要是一些赠给亲友的即兴之作,他也曾经送给了我一首。他还发明了一种速记法,并教会我使用。可我从没有再练习,现在几乎忘光了。我的名字就是随着这位伯伯取来的。因为他和我父亲之间有着非常亲密的兄弟友情。他还笃信宗教,只要是著名传教士的布道,他从来不曾错过,并且用速记法将其全部内容记录下来,足有数卷之多。他还具有一种政治家的热忱,可从他的身份来讲,他也许过于关心政治了。后来,我在伦敦发现了他所搜集的从1641~1717年间重要的政论手册。根据编号来看,已经缺失了许多卷,不过还保存了8卷对开本的、24卷四开本和八开本的。因为我经常去买书,我和一位旧书商结识了,他也是偶然见到这些集子的,于是就拿给我看。看样子是我伯父在去美洲的时候把它们留在了伦敦。当然。这可是50年前的事情了。他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了很多批注。

我们这个卑微的家族很早就加入了宗教改革的运动,在女王玛丽统治时期,他们一直坚持新教信仰。当时,因为他们激烈反对教皇制,时常处于受迫害的危险境地。他们珍藏了一本英文版的《圣经》,为了能够将其安全地保存,他们把《圣经》打开,用细绳绑在一个折凳面的底部。当曾祖父向家人宣读《圣经》时,他把折凳翻过来放在膝盖上,在凳子底下翻阅,他还派一个孩子在门口站着,如果看见教会法庭的官吏过来,他会马上报信,于是板凳又重新翻了过来,凳脚朝下放好,圣经就像原先一样藏在凳子下面了。这是我从本杰明伯父那儿听说的。直到查理二世的末年,我们家族还是一直信奉新教。但是那时有几位部长因为不信奉国教遭到了驱逐,他们在北安普敦郡举行集会宣布了自己的信仰。本杰明、乔赛亚追随他们,并且一生坚信不渝。而家族的其他人仍然信奉国教。

我父亲乔赛亚很早就结了婚,大约是在1682年,他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移居到了新英格兰。因为他所信仰的新教不仅被法律禁止,而且还常常受到骚扰,因此父亲的许多熟人都移居到了新大陆。他们希望在那里可以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我父亲也同意随他们前往美洲。

在那里,他的前妻又生了4个孩子,后来第二个妻子又为他生了10个。这样,我父亲一生共有17个孩子。我还记得有一次13个孩子都围在他的桌旁,这13个孩子后来都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了。P4-7

序言

  “在我身上,也许有太浓厚的美国味道了。”当富兰克林遭遇失败,准备返回宾夕法尼亚州时,曾沮丧地对一位英国朋友说。当时他离开宾州已有11年了,英国曾带给他快乐,富有、显贵在不断诱惑着他。在那里,贵族绅士许以他有利可图的官衔;聪慧美丽的淑女们倾慕他的才华;学者和科学家热烈地拥戴他。但是,身在异国的富兰克林抵制住了这些诱惑,丝毫没有削弱他对美国根深蒂固的眷恋。

“苍天古树是不能安然无恙地被移植别处的。”富兰克林的内心里,时刻思念美国的亲人,充溢着对这个亲爱的家园难以磨灭的珍爱。最终他整装出发,斗志昂扬地登上轮船返回了祖国,又一次投入到费城和那些渴望独立的殖民地的斗争之中,渴望能在自己69岁时,再次谱写政治和外交的崭新的辉煌篇章。他协助起草了《独立宣言》、《宾夕法尼亚州立宪法》、《十三州联邦宪法》,以及与法国结盟条约、英国和约及这个新生的国家的联邦宪法。这次重返美洲,使他在美国制宪元勋中获得了不可取代的地位。在那些仪态庄重、令人钦佩的开国元勋中,他是唯一不以严肃的神情注视人们的人。华盛顿、杰斐逊、两位亚当斯、潘恩、亨利、汉密尔顿、麦迪逊、梅森,他们所有的人都是以一种威严、犀利、清澈的目光俯视着我们,而只有富兰克林眼里闪烁着丝丝的温情。

美国人渴望英雄,却又对英雄满心狐疑。人们景仰华盛顿,敬佩杰斐逊,崇敬林肯,但是对于富兰克林,人们却能以本色去观察他,将他看成是自己阵营中的一员。在他面前,芸芸众生丝毫不会感到拘束。他比任何历史名人更能体现美国精神,以至于从来没有存在过富兰克林这样一个人,人们只是通过考察广大的美国人民而塑造出一个富兰克林——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他充满了不竭的动力,全心致力于自我完善和社会进步;他精明,具有亲和的态度和谈笑风生、无所不在的魅力;他甘于平凡,善于妥协和解,又能充分把握机遇。他朴实无华、愤世嫉俗、脚踏实地、讲究实际,又随机应变,关注人文因素的理性体现;既刻薄讽刺、冷面幽默,又积极热情地投身于政治工作。这一切都集中体现在富兰克林身上,充分展现出两个世纪以来美利坚民族的特性。即使在今天,如果我们将富兰克林放在美国的任何一个角落,相信他一定会植根于人民中间。

……

在《自传》中,富兰克林的文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朴实无华、简洁明了的文体,浅显清新、诙谐幽默的文风,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作为美国最幽默的作家之一,富兰克林已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公认。其幽默中虽然没有伏尔泰冷嘲热讽的机智,也没有谢里丹眼花缭乱的华丽,却带有浓郁的美国风格。除了像他一样的美国人,很难有人会数年一贯地坚持:印刷业的对手应该神话般地死去;应该向吉本提供大英帝国兴衰史的材料;撰写对肆无忌惮的普鲁士国王的敕令,要求对英国拥有管辖权;与此同时,传授一些简单浅显的格言:“婚前擦亮眼睛,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本正经地描述湖泊上游鳕鱼和鲸鱼的情景:

湖泊上游为淡水,而鳕鱼和鲸鱼则生活在海水里,毫无知识的人也许会心存异议。然而,先生们,鳕鱼和其他鱼一样,在受到敌人攻击时,会逃遁到任何安全的水域,而捕食者则会穷追不舍。在追逐的过程中,鲸鱼也会跃上尼亚加拉大瀑布。所有看过这一情景的人无不认为这是大自然界最奇妙的景观之一。

适应能力强,善于把握机会;对完善个人道德品质充满了激情:多才多艺,富有朴素的民主精神,诚实坦率且极富幽默感……这些品格都在富兰克林《自传》中那些为人所熟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诚然,这些文字仅仅记录了富兰克林传奇一生中的某些侧面,更加辉煌的篇章还留待后人抒写。然而从中我们依然能读到富兰克林鲜明的性格特征。在他的晚年,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但他却始终固守自己的本色,丝毫没有改变。如果说富兰克林一生最精彩的部分都体现在《自传》中,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是说《自传》体现了他全部做人的风范,则是恰如其分的。“如果你对富兰克林的作品不怀崇敬之情,我就剥夺你的继承权。”西德尼·史密斯对女儿如此说——同样是这个史密斯曾提出一个不朽的问题:“此书不读,还有什么美国书可读?”这些评价也许过高了,但我们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认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对《自传》所表露的敬仰之情永远不会消失,书中自然展示的美国文化特点将会保持其持续的影响力,并始终为人们所珍视。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能给生活增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对于生活中的成功因素,极少数作家能留下如此众多的深刻观察和对培育心智的最佳方珐的独到见解。

——历史学家 莱克基

我想先介绍一部18世纪写成的书。各国的文学史都很少提到自传,而在为数不多的自传中,没有一本比本杰明·福兰克林的自传更具有历史不衰的趣味性,全书文入其人,写得朴素而令人愉快。  

——作家 毛姆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第一部现代自传。

——菲利普·阿博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富兰克林自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译者 潘丽先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51367
开本 32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4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1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