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石羊里的西夏
内容
编辑推荐

党项人原本和羌族同宗,唐代以前一直居住在四川汶川、茂县一带。其后的两宋时期,迁出故地的党项人励精图治,建立起雄踞西北的西夏王朝(1038~1227),先后与两宋、辽、金等政权鼎足而立。1227年,西夏王朝在蒙古铁骑的践踏之下土崩瓦解,人民被屠杀,大量有关资料、文物不知所终。近八百年来,由于史料阙如,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一直在历史的风烟中若隐若现,没有人能够窥见其庐山真面目。

内容推荐

作者深入羌族聚居区多年,进行文化研究,沉寂多年的西北文坛异军突起,多位名家联袂推荐。作者本人为羌族后裔,所以这部小说是当代羌人的寻根之旅。作者遭遇地震之后,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血凝结成此小说,以关注羌族文化在天灾之后的命运。曾经雄霸西北数百年的西夏王国,为何会突然消失在蒙古铁骑之下?强悍无比的党项骑手 和灭绝的西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沉痛和感慨?不妨听听一个党项后裔作家撕心裂肺的呼喊!

试读章节

买下这尊石羊时,我绝对没有想到其中会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二○○八年六月十二日早晨,元大都遗址公园跑步。这是我坚持了多年的习惯。对于一个党项后裔来说,元大都是一个让我感慨万千的地方。因为八百多年前,我们党项入的西夏王国被成吉思汗消灭了。

三天前,我才从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一线回来。那里的龙门山断裂带,是我们党项入的同宗羌族的聚集地。西夏立国前的唐代,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那里,西夏灭亡后他们又回到了故地。那里的汶川、茂县、理县、北川、丹巴的羌寨被誉为“云朵上的村落”,历经千年沧桑的碉楼被称为羌族建筑的“活化石”。然而,“5,12”大地震却改变了那里的一切,夺去了那里八万同胞的生命,萝卜寨等许多羌寨被夷为平地,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四百多件羌族文物被毁,许多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所幸的是,那里最具羌族特色的古碉楼只有三座出现裂缝、楼尖部分垮塌,其他都完好无损。我在桃坪羌寨亲眼看见,古碉楼背后著名的“鱼脊梁”没有一丝裂缝。

汶川地震过去整整一个月了,但我还没有完全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现在,我正在努力恢复以前的生活状态。

这天早上,我在元大都跑步时遇到了一个男人。那男人说,他是地铁十号线工地的民工,地铁就要通了,他要回老家收麦子了。可是奥运会马上就要开了,现在安全检查可严了,要是带着一件宝贝回家,肯定会在火车站被警察逮住,说不定还得坐牢。我听他说得玄乎,便起了戒心,怀疑他是我们常见的那种骗子。但时间尚早,我用不着急着回家,便问他什么宝贝。他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说是元朝时期的石羊,一个月前在地铁里施工时挖出来的。地铁十号线沿元大都遗址绕北三环而行,下个月就要起运通车了;地铁五号线从元大都遗址穿膛而过,早在去年十月就开通了。男人工服上印着某某集团公司,看上去憨厚老实,不像是骗子。我半信半疑,蹲下来看他手里的石羊。

石羊憨态可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我惊奇不已。再仔细一看,感觉有些似曾相识,但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尽管上面还沾有泥土,但我一眼就认出是块贺兰石。难道真是元大都地下的文物?如果真是这样,怎么会是一块贺兰石呢?难道这石羊跟遥远的西夏有什么关系?我对与西夏有关的事情一向很敏感,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用八百块钱买下了石羊。心里想,即便是个假的,摆在屋里欣赏也很不错。

我问民工:“你是什么时候从地铁里挖出来的?”

民工以为我想反悔,下意识地将钱揣进兜里:“一个月前啊,咋啦?”

“具体是哪一天?”

民工想了想说:“五月十二号,就是汶川地震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脚下晃了一下,我不知道咋回事,以为是加班施工太累了,闭上眼休息了一下。等我再睁开眼睛,就看见了这玩意儿。后来才知道四川地震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汶川那边的羌族聚集地一地震,北京这边的元大都遗址下面就发现了可能跟党项羌人有关的石羊,难道真有这么离奇的事情?

我疑疑惑惑地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把石羊仔细刷洗干净。我嗅到了一股腐朽的羊血的味道,惊奇地发现石羊的肚皮下面有一行字,竟然是西夏文。我的心一阵狂跳,急忙拿起电话打给夏教授。接电话的不是教授,而是夏雨。夏雨听出是我,说你有病呀,这么早打电话。我说我有急事,找教授。她说我爸遛弯去了。我把石羊的事对她说了,她说你下班后拿来让老爷子看看不就得了。

我一整天都处在极度兴奋之中。如果石羊真是西夏时期的物件,那它就跟我太有缘了。小时候常听老人讲,我们的祖先是党项人。十几年前,我回陕西老家翻修祖屋,在屋梁上发现了我们的《党氏族谱》,那上面清清楚楚记载着我们的祖先是在西夏灭亡后迁徙入陕的党项。祖先们为了躲避蒙古入的迫杀,隐姓埋名,不再使用党项语言,不再穿党项服饰,不再留党项发式,不敢承认自己是党项人,久而久之,党项人就这样从人间“蒸发”了。很多年后,为了让后代记住自己是党项后裔,才开始姓“党”。从此,我对党项祖先和他们建立起来的那个神秘的西夏王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西夏王国是一个以党项为主体,包括汉、吐蕃、回鹘在内的多民族地方政权。西夏立国一百九十年,帝王更替了十代,疆域广阔,包括今天的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点集不逾岁、征战不虚月”,前期与北宋、辽抗衡,仅与北宋就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同时又攻灭甘州回鹘、凉州吐蕃;后期与南宋、金成三足鼎立之势,数十年兵连不解,最后被蒙古人所灭。这么一个“以武立国”雄霸西北的军事强国,最后为何会被蒙古人消灭?而且蒙古人为何会对西夏进行惨无人道的屠城,使得党项人包括他们的历史、文字几近灭绝?当年元朝人为宋、辽、金三朝修史,为何唯独没有为西夏修史?致使我们今天翻遍了“二十四史”也寻找不到西夏史。尽管党项入的许多风俗文化在他们的后裔羌族人身上得以传承,但是作为一个独特民族,党项早已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连同他们创制的奇特文字。一个民族是否消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文字是否消亡。所以,西夏文在世界上被视为“绝学”、“魔鬼文字”。所有这一切,都给这个消失在丝绸古道上的王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P1-3

书评(媒体评论)

党项后裔作家党益民,常常陷入追怀西夏的痴想,复活党项人的秘史成为他挥乏不去的情节。作品从平易写实进入,撩开了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由一具小小的石羊的闯入,开启了“白高大夏国”的神秘历史。在作家笔下,幻与真、梦想与现实、历史的狂想与今人的思考融为一体,实现了对历史的一次成功穿越与重构。于是,遥远的西夏不再茫然与僵硬,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中的一个角色。

——著名评论家 雷达

西夏王朝覆灭八百年后,一位执著的党姓作家企图复活党项人的历史,于是就有了这部诞生于汶川大地震数月后的奇异之书。从书中我们得知,汶川、北川一带是党项羌文化仅存的一块保护地,生存在那里的羌人原是党项羌人的正宗后裔。也许党项羌人命中注定又有此劫,然而,仿佛烈火中飞出的风凰,这部奇书在余震未消中腾起,向世人披露了埋藏八百年的秘密,象征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永恒。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胡平

这是一部火夏国与党项族的传奇秘史。酷烈的战争与对抗,神秘的衰落与迁徙,凄绝的爱情与忠诚,萦纡着令人荡气回肠的诗意与激情,彰显出作者对胜与败、荣与辱的深刻思考,流荡着一种寄慨遥深的历史感喟与家园追怀。

——著名评论家 李建军

八百多年前,党项人的西夏王朝被强悍的成吉思汗消灭,一个王朝就这样一去不复返。然而,历史的记忆却没有因此消失。作为党项后裔的作家党益民,在亦真亦幻、虚实相间的生动描述中,再现了一个王朝或金戈铁马、或似水柔情的神秘历史。无论是凭吊还是缅怀,都因小说丰富的想象和神秘的异族文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著名评论家 孟繁华

西夏土朝的盛极一时与迅疾衰败,使它像划过历史长空的一颗流星。因为遗迹的泯失,史料的阙如,有关它兴废存亡的一切,郜成了一个难解的历史谜团。作者在外战与内战、兵战与心战的立体画卷之中,慨叹着一个民族的勃兴,也悲叹着一个民族的衰亡。作品在西夏秘史的出色文学演绎中,字里行间都回荡着对“和”字的深切呼唤,从而使这份西夏历史的个人想象,具有了今人的深刻反思,具有了现代的启人深意。

——著名评论家 白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石羊里的西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党益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60756
开本 16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