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断事官(蒙古帝国Ⅴ)
内容
编辑推荐

成吉思汗的36代长孙女包丽英历经20年创作的小说《蒙古帝国》获得了我国长篇历史小说最高奖——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这也是我区作家在长篇历史小说领域获得的最高荣誉。这部小说包括《成吉思汗》、《拔都》、《忽必烈》、《真金太子》、《大段事官》五部曲。从成吉思汗18岁娶亲开始写起,至忽必烈73岁征伐乃延叛乱截止,跨越蒙元王朝最为辉煌的百年历史。通过对古代蒙古政权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及其经历的事件的刻画,展现当年蒙古帝国的辉煌。

本书为其中的第五部。

内容推荐

他是成吉思汗的义弟,年仅15岁就成为蒙古帝国的第一任大断事官,掌管新兴帝国的刑狱诸事。

他肩负历任大汗的重托,坐镇中都,执法如山,铁面无私,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爱戴,人称中都“胡丞相”。

他是大元初年的狄仁杰、黑包公,一为诙谐幽默的智者,贪吃不好色,爱钱不受贿,嬉笑怒骂之间屡断奇案。

他不是丞相,胜似丞相;他无所畏,无所惧,无忧无虑,演绎出一段无不为的蒙古传奇。

他编撰了12卷本《蒙古秘史》。这部成书于13世纪的巨著,被誉为世界奇书之一。

他是谁?请看本书。

目录

披肝沥胆铁面无私/代序

第一卷 连环案·蛇涎

第二卷 案中案·雪荷凝露

第三卷 奇情案·顾倾城

试读章节

“陛下,您想起了什么?”

“朕正在琢磨,这‘蛇涎’到底是种什么东西?”

“义王爷派快骑送来的信函上不是说,这是一种来自苗疆的罕见毒药,服之必死无疑。”

“是啊,这正是朕最感纳闷的地方。沈墨是金朝前翰林,他的身上怎么会有来自苗疆的毒药?而且不在别的时候,恰恰在新婚大喜之夜服下‘蛇涎’自尽?”

“似乎……”

“什么?”

“义王爷也不能断定沈翰林一定是死于自杀。”

“朕知道。但朕有点想不明白,如果不是自杀,那么又是谁,是为了什么要将一个已致仕的前朝官员置于死地?还偏要选在沈翰林的新婚之夜动手?……朕是越想越头痛,也真替义叔头痛。

“你也知道,金中都陷落于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此后便处于战后动荡失控状态,民心不稳,治安状况尤其令人堪忧。朕自即位以来,加强了对中都的建设和管理,但朕觉得仅此不够。朕决定往中原十路派一名大断事官坐镇,以中都城为枢纽,着力协调中原地区的军政事务,确保与金作战的前方军队的供给,同时最大限度恢复中都城昔日的繁荣和安定。

“父汗成吉思汗在世时,义叔就是我蒙古国的大断事官,深得父汗宠信。先汗西征前,义叔也曾以大断事官的身份坐镇中原地区新附城市,惩治了一批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蒙古贵族及其子弟,受到中原百姓的拥戴,百姓皆呼之为‘胡丞相’。义叔此人廉洁奉公,执法如山,这点,是朕对他最放心的地方。可是此番沈翰林命案着实扑朔迷离,看似头绪多多,其实摸不到一点头绪。朕担心他若不能勘破此案,或断案有误,会直接影响他在中都百姓心目中的威信。你看他刚刚呈送的信函,语焉不详,可见他对这个案子也是心里没底。”

“陛下放心,臣对义王爷有信心。”

“也罢,既然楚材你对他这么有信心,朕也愿意相信他。如今朕全力攻打河中府,大那颜已肃清四川北部宋军,正沿汉江而下,进逼均州。诸路并进,你代朕前往慰问后方将士,正可安定人心。蒙金战争已到关键阶段,绝不可出现任何变生肘腋、祸起萧墙之事。义叔确有管理才能,而且极其聪明,但他行事为人一向放任不羁,需你勤加约束,以使他及时戒免、警醒。而今,父汗已不在世,除了朕,能管柬得住他的,也只有丞相你了。”

“臣明白。”

“楚材啊……”

“臣在。请问陛下有何吩咐?”

“义叔往中都上任时,是你亲自将他送去的。朕隐隐记得你跟朕提过,这个沈翰林还是你介绍给义叔认识的?”

“正是。”

“也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为什么……”

“陛下莫心急,臣相信,义王爷很快还会有信来。”

“好吧,朕权且拭目以待,看义叔如何断案。”

“就在这里。”

一顶单人小轿落靠在沈府门前的铁狮子下。随着话音,从轿中走下一位美髯飘胸、风姿儒雅的中年人。他抖了抖长袍的下衣摆,目不斜视,表情严正,对正紧随其轿侧、骑在马上的另一个人说道:“到了。”

骑在马上的人如同刚睡醒般“嗯”了一声。他的年龄与跟他说话的人相仿,四十岁左右,长得方面大耳,鼻直口阔,冷不丁一看倒还有点富贵相。可惜配上了一双十足的惺忪睡眼和一副慵懒的神态,立刻将他给人的些许好印象都破坏掉了。他穿着一件灰蓝色的半新蒙古袍,前衣襟上不知吃哪顿饭时溅了两个油点,圆滚滚的、油乎乎的,像个招牌似的让人看了生厌。他居然还不为意,来参加沈府的宴会连件像样儿的衣服都不肯换。

对于这两个人,无论是沈府的家人、受邀的宾客,还是在府门前络绎来往的当地人都很陌生。其实,乘轿的那一个是蒙古丞相耶律楚材,骑马的正是成吉思汗的义弟、当今窝阔台大汗的义叔喜吉忽。

喜吉忽跳下马来:“咦,这沈府气派得快赶上宫殿了。”

耶律楚材一笑,脚步稍停:“是吗?你可能不知道,这沈府原来可是金朝兵部尚书、皇帝宗亲完颜笃的府第。完颜笃生命中的最后岁月,一直都是沈墨在照顾他,因此,完颜笃逝世前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这座府第留给沈墨。”

“沈墨与完颜笃是什么关系?”

“沈墨是完颜笃的侄女婿。完颜笃兄弟多,子侄无数,却只有一个宝贝侄女,素常极其疼爱,看得跟自己亲女儿似的。”

“我知道,这叫物以稀为贵。”

“你在中原没白待,两年的时间俗话可学了不少。”

“没办法,我聪明嘛。”

耶律楚材哭笑不得,举步又要走。

“丞相……唉,不对,耶律丞相……也不对,楚材,你别急着进去,你至少也得告诉我,我们干吗要来给这个沈墨祝寿?我又不认识他。”

“待会儿进了府,我会把你介绍给沈墨。他是金国有名的才子,章宗朝的最后一位状元。当年。章宗欣赏他的文笔才华,殿试结束后直接将他擢为正七品秘书郎,掌管宫廷中文书。两年后,继章宗而立的金主允济又将他擢为忻州刺史。对沈墨而言,诚可谓升迁迅速了。”

“被擢为忻州刺史就算升迁迅速了?”

“忻州刺史乃正五品官员。仅两年时间,便从正七品升至正五品,一跃四个品阶,还不算升迁迅速吗?”

“噢。然后呢?”

“又过两年,升任济南府同知。”

“几品?”

“正四品。这一年,允济被权贵毒害,宣宗继立,蒙古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几陷黄河以北大部分州郡。次年,蒙古大军围攻中都城,中都城破,完颜笃兵败投降,被成吉思汗封为福国公,仍赐还昔日王府居住。完颜笃写信劝沈墨降蒙,沈墨不肯,取道返回金新都汴京,被宣宗擢为正三品翰林学士。但宣宗并不真的信任沈墨,沈墨屡受猜疑,一度入狱,还差点性命不保。甚至在他辞官之后,境况仍没有丝毫好转。万不得已,沈墨只好携妻子投奔了叔父完颜笃,此后便在中都长期定居。在金国诸多的汉族文人当中,沈墨不以诗词歌赋取胜,却以策论见长。他的策论笔锋犀利、切中时弊、字字珠玑,但有流于朝廷之外者,必为世人争相传抄,作范本留存。对此,他本人倒是看得很淡,不屑炫耀。说真的,我对沈墨的为人一向倾慕,这也是我看重他、我们能够成为朋友的一个原因。”

喜吉忽还想再问点什么,肩膀蓦然被人重重撞了一下。他疼得往旁边一闪身,撞他的人反而瞪了他一眼,护着主人昂首阔步地进了沈宅。

“嘿!”喜吉忽向前追了一步,耶律楚材拉住他,摇摇头。喜吉忽气愤地一指撞他的人,“他嫌我挡道!”

“你刚才确实挡了他们的路。”

喜吉忽回头看看自己所站的位置,颇不服气:“他们不能绕开走吗?”

耶律楚材微笑道:“我们也进去吧。沈宅大得很,到正厅要走一会儿呢。你有要问的,我边走边告诉你。”

“好。”

……

P1-4

序言

披肝沥胆 铁面无私

包丽英

尸体。焦土。苍鹰。

这是公元1195年的秋天。一场大战刚刚在一马平川的答阑捏草原结束,失败的一方是蒙古部世仇塔塔尔部。当年,成吉思汗的父亲被塔塔尔人毒死,为报父仇,成吉思汗在兵力强盛后首先想到向塔塔尔部复仇。

此刻,偌大的塔塔尔营地,塔塔尔将士及百姓或沦为战俘,或四散逃离,只有一个穿着貂皮肚兜、脚蹬鹿皮靴子的小男孩茫然地站在一座空帐前,四下张望着。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一觉醒来就再也见不到一个家人,恰在这时,他看到了正带领众将巡视营地的成吉思汗,小男孩的年龄大约只有三、四岁,还不懂得恐惧,他上前抱住了成吉思汗的腿。

“我要额吉(蒙古语:母亲之意)。”这是小男孩对成吉思汗说的第一句话。

成吉思汗俯身抱起了他,“好吧,我带你去找额吉。”

成吉思汗说完,真的将这个战争弃儿带回了家,交给了母亲月伦夫人。此后,月伦夫人成了小男孩的额吉。善良的月伦夫人格外喜爱小男孩,视若己出,她为小男孩起名喜吉忽,让这个孩子与篾尔乞部的曲出、泰亦赤惕部的阔阔出、主尔勤部的孛罗忽一道,成为自己的四个养子。

11年后,成吉思汗君临全蒙古,成为漠北草原唯一的、真正的主人,他于即位大典上分封功臣,年仅15岁的义弟喜吉忽被任命为蒙古第一任大断事官。掌管新兴的蒙古帝国刑狱诸事,不断充实、完善蒙古第一部成文法“大札萨”。

大断事官的职位,为年轻的喜吉忽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干的舞台。

很快,喜吉忽因为执法严明、廉洁自守而在蒙古宫廷树立起自己崇高的威信。1215年,蒙古大军攻克金中都城(今北京),成吉思汗派出喜吉忽和其他两位功臣前往中都接收皇家金库,一位刚刚归降蒙古的金军将领奉命守护金库,他试图贿赂三位蒙古要员,其余两位功臣欣然接受了他的馈赠,喜吉忽却不为所动,他斥责隆将:皇家金库昔为金帝所有,现为成吉思汗所有,你没有权力动用金库的任何物品。降将汗颜,成吉思汗闻信,对喜吉忽更加赞赏。

喜吉忽暂且留在中都,着手恢复城中被战争破坏殆尽的秩序,时隔不久,他奉召回到蒙古,为即将到来的西征紧张地忙碌。此后的事实证明,这位优秀的行政管理者远不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八鲁湾战役中,喜吉忽率领的3万人不敌花剌子模国王札兰丁率领的8万人,全军覆没,仅以身免,打了蒙古军在西征中惟一的一场败仗。

成吉思汗没有为此过分责怪喜吉忽,也许他意识到,把喜吉忽放在将领的位置让他独当一面,是他本人做错了。

成吉思汗在西夏战场收住了战马,将陪伴他征战一生的战刀插回刀鞘,在六盘山走完了辉煌一生。他生前指定的汗位继承人窝阔台则在耶律楚材、喜吉忽等人的拥戴下登上汗位,新的大汗将治理中原的重任交给了喜吉忽。

喜吉忽坐镇中都,一方面负责协调中原十路的军国庶务,另一方面全权负责中都的复建和刑狱之事,在这期间,他严惩了一批违法乱纪的蒙古贵族子弟,稳定中都一度混乱的秩序。他的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为他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中都百姓亲切地将他呼之为“胡丞相”,甚至徐霆在《黑鞑事略》也曾给予他高度评价:教学行中要纳银,生徒寥落太清贫,将相共告胡丞相,免了之时捺杀因。但是由于战争频仍的缘故,他做不到从根本上减轻百姓们的负担。

喜吉忽在金国灭亡后回到蒙古本土,此后,他在蒙古本土终老,享年70岁。对于他不再出仕的原因,一种说法是他受疾病困扰,宁愿优游草原,无意缠身政事,另一种说法说,他在回到蒙古本土后,即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12卷本《蒙古秘史》的编撰中,《蒙古秘史》从蒙古族的缘起及成吉思汗的22世祖写起,至窝阔台汗的部分事迹止,凡500余年的历史。书中紧紧围绕成吉思汗这个中心人物,以史诗的语言刻画了如成吉思汗的十世祖孛端察尔、五世祖合不勒汗、父亲也速该巴特尔以及博尔术、木华黎、速不台、哲别等蒙古民族的英雄群像,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至今,这部成书于十三世纪初中叶的伟大著作,已被誉为世界奇书之一。

这是历史上的喜吉忽。

而在流传于民间的蒙古语说书中,喜吉忽则变成了一位唐朝狄公式或者北宋包公式的人物和春秋时晏子式诙谐幽默的智者。他贪吃不好色,爱钱不受贿,于嬉笑怒骂之间屡断奇案,他的足迹遍布中原及现在的内蒙古和东北三省,每到一处,他都与当地百姓水乳交融,为他们作主,为他们排忧解难,他特殊的身分使他无所不能,因此,这一切都使他一身兼有蒙古历史上公正的大断事官和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形象。

也因此,在本书中,这个人物将历史与民间传说合二为一。

《大断事官》是《蒙古帝国》五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之所以选择这部书作为《蒙古帝国》的结节,是想在金戈铁马之外,为读者奉献一些除了战争之外的更富有人情味的东西,事实上,从5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各民族携手一道,就不会有后来横跨欧亚的大元帝国。

在此,感谢所有为这五部曲的成书、出版给予鼓励、支持并付出诸多心血的各位老师、编辑和人们,感谢对我的作品予以认可或者提出批评的读者,感谢上海英特颂图书公司和安徽文艺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作为一名作者,我在你们扶助下走出的每一步,都将深深铭记在我的心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断事官(蒙古帝国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包丽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240123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