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韵天成(大师的艺术课)/大师讲堂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木炭画、水彩画、油画、色粉条画、墨水笔画、水彩画材料、水彩画之临本、石膏模型为学图画者最良之范本、收藏法、教室之选定及室内之设备、图画之材料、理论、手工艺术、绘画艺术、西洋器乐种类概说、唱歌法大意、齐白石谈艺录、黄宾虹谈艺录、徐悲鸿谈艺录……本书是关于介绍“艺术大师”的专著。

内容推荐

本书是《大师讲堂丛书》系列之一的《神韵天成(大师的艺术课)》分册,内中具体收录了:木炭画、水彩画、油画、色粉条画、墨水笔画、水彩画材料、水彩画之临本、石膏模型为学图画者最良之范本、收藏法、教室之选定及室内之设备、图画之材料、理论、手工艺术、绘画艺术、西洋器乐种类概说等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中国绘画(主讲:李叔同)

 一、缘起

 二、隋唐时期

 三、宋元时期

 四、明代时期

 五、清代时期

 六、图画修得法

第二讲 中国书法(主讲:李叔同)

 一、缘起

 二、五大书体及其流派

 三、历代书法家及其作品

 四、写字的方法

第三讲 中国篆刻(主讲:李叔同)

 一、缘起

 二、明代篆刻 

 三、清代篆刻 

第四讲 西洋画法(主讲:李叔同)

 一、序言

 二、总论

 三、木炭画

 四、水彩画 

 五、油画 

 六、色粉条画

 七、墨水笔画

第五讲 水彩画法说略(主讲:李叔同)

 一、水彩画材料

 二、水彩画之临本

第六讲 石膏模型用法(主讲:李叔同)

 一、石膏模型为学图画者最良之范本 

 二、收藏法

 三、教室之选定及室内之设备

 四、图画之材料

第七讲 艺术谈(主讲:李叔同)

 一、理论

 二、手工艺术

 三、绘画艺术

第八讲 音乐谈(主讲:李叔同)

 一、西洋器乐种类概说

 二、唱歌法大意

第九讲 大师谈艺录

 一、齐白石谈艺录 

 二、黄宾虹谈艺录

 三、徐悲鸿谈艺录

附录:

 古画品录序/谢赫(南朝齐)撰

 论画六法/张彦远(唐)撰

 山水论/王维(唐)撰

 二十四画品/黄钺(清)撰

 书谱/孙过庭(唐)撰

 海岳名言/米芾(宋)撰

 画禅室随笔/董其昌(明)撰

 书概/刘熙载(清)撰

 艺舟双楫/包世臣(清)撰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清)撰

 印章要论/朱简(明)撰

 篆学指南/赵宦光(明)撰

 印章集说/甘■(明)撰

 印说/陈炼(清)撰

 敦好堂论印(节选)/吴先声(清)撰

 印学管见/冯承辉(清)撰

 篆刻十三略/袁三俊(清)撰

试读章节

展子虔,渤海(今山东阳信)人,是北周末年、隋朝初年的大画家。他曾经历北齐、北周,最后在隋朝担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

展子虔擅长画人物、山水及其他杂画,在绘画技法上几乎无所不能。其对人物的描绘相当细致,喜以色景染面部。他亦善画马,所画之马以神态逼真见长——如画立马更有足势,若画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之势,与当时的大画家董伯仁齐名;所绘山水,能就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

他曾在洛阳天女寺、云花寺、长安灵宝寺、崇圣寺等处所绘制佛教壁画,作品有隋朝官本《法华变相图》、《长安车马人物图》、《白麻纸》、《弋猎图》、《南郊图》、《王世充像》、《白描》等六卷,收录入《贞观公私画史》之中;还有《朱买臣覆水图》、《北齐后主幸晋阳图》、《维摩像》等画迹,收录入《历代名画记》中;又有《北极巡海图》、《石勒问道图》等二十余幅,收录入《宣和画谱》中。

他传世之作有《授经图》、《游春图》。据称,《游春图》乃我国现存最古之卷轴山水画。

《步辇图》所绘之景为唐太宗召见吐蕃使者。

画中,太宗威严平和,端坐于宫女所抬的步辇上;红衣虬髯者为宫中执掌礼仪之官员,其后着藏服者即为吐蕃使者。

此画的作者阎立本是唐代画家,陕西西安人氏。其父阎毗及其兄阎立德都擅长绘画及建筑。而立本则擅长绘画人物、车马和楼阁,后人有称为“丹青神化”、“冠绝古今”之誉言;其传世之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萧翼赚兰亭图》。

此画特色在于,画家将人物的仪态与身份、气质与心境刻画得至为鲜明,尤其是衣纹展现圆转、流畅至为突出,人物之五官亦勾画精细。其中,人物的发式与服饰颇具初唐时期之特点。

周防,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字景玄,又字仲朗;出身显贵家庭,先后官越州、宣州长史。

此人一生性情直爽、好学不倦,擅长仕女画。初学张萱,后取长而自创;其绘画多为贵族妇女,所画人物多优游闲佚、容貌丰满、衣褶劲简,且色彩柔和艳丽,为当时宫廷贵族、士大夫之所重。后来,唐德宗李适闻其名,诏至章明寺绘画,经月余始成,德宗推为“第一”。他所绘制的、具有华丽优美的《水月观音像》颇具特色,雕塑者多仿效之,世称“周家样”。

其传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

《簪花仕女图》以四位贵妇人为表现,分“戏犬”、“漫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而中间穿插一持扇侍女;侍女形象较小以示其身份,与贵妇人形成身份对比;其中人物发型、眉毛及体态都以丰腴肥硕为主,故能体现唐代之审美风尚;勾线流畅、笔画有力,色彩也很艳丽丰富,突显出肌肤之质感和服饰的轻薄感。

李思训,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氏,是唐朝皇亲宗室,后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封“彭国公”。

他是唐代杰出的书画家,工书法、绘画,尤擅长绘画山水树石,其笔力遒劲、格调细密,喜写“云霞缥缈”之景色,鸟兽草木皆能穷其姿态,亦爱用神仙故事点缀幽曲、寂静之岩岭。他喜以青绿为质、金泥为纹的山水画,作品多富装饰性。

他的绘法技巧源于隋代的展子虔,并继承和发展了六朝以来以“色彩为主”的表现形式,玄宗皇帝曾评其画作为“国朝山水第一,列神品”;明代大画家董其昌更推他为“北宗”山水画之祖。唐代张彦远总结说“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其子李昭道亦擅山水,人称其父子为“大、小李将军”。其传世的画作有《山居四皓图》、《江山渔乐图》、《群峰茂林图》等,收录入《宣和画谱》。

《江帆楼阁图》所绘长松秀岭,翠竹掩映,群山层叠,朱廊碧殿,江天阔渺,风帆近流;有着唐朝衣冠者四人;此画融山水树木与人物,既自然又交相辉映,一派春光景象;画中山石用墨线勾勒轮廓,后以绿色渲染,不作皴擦;所画松树以交叉取形,整体则势态葱郁;他用笔工整,山石青绿,着色艳丽,安歧评之为“傅色古艳,笔墨超轶”,表明山水画到这一时代已趋成熟。

王维,自幼聪颖,据载他九岁即能作诗写文,后成为唐开元、天宝问的著名诗人;其人书法工于草书、隶书,亦熟娴丝竹音律,擅长绘画,乃多才多艺之才子;其青年时便已名享京师,甚得皇族王公之敬重。唐人薛用弱《集异记》就有记载:“王维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

王维对于绘画的贡献有二:一是融诗情于画中,开创了绘画新篇章,延至宋代,形成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风格。二是突破“金碧山水”之局限,初步奠定我国“水墨山水画”之基础,而至元、明、清三代发展为最重要之绘画形式,故他被后人尊为“文人画南宗之祖”。

此幅《伏生授经图》卷,所绘为汉代的伏生授业的情景,亦是人物肖像画。所绘人物形象逼真、清癯苍老,所用笔法清劲有务。此画无画家之自款,但画上有南宗所题“王维写济南伏生”般字样。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而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手段以统治人心,诸多宝贵之书籍顿遭损毁。

伏生,济南人,原为秦博士。据说当时焚书时,伏生冒生命之危保存了《尚书》,汉文帝为求能治《尚书》之人而知伏生,其时年已九十余,不便行使,故汉文帝遣晁错前往受教,得文二十八篇。此画上有南宋高宗题的“王维写济南伏生”字样。

王维崇信佛教,性喜山水,其诗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所绘物景颇为传神,笔法精深入微;晚年隐居蓝田辋川,过着吟诗作画、谈禅说佛的隐逸生活。此人兼通音乐,工书法,精绘画,擅画平远之景致,喜以“破墨”手法创作理论对后世文人画影响甚大。

李昭道,甘肃天水人,字希俊,唐代著名画家。曾任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等官职,后官至太子中舍。

李昭道继承其父李思训之长,亦擅长“青绿山水”的绘画创作,世称“小李将军”。亦擅绘画鸟兽、楼台、人物,并创“海景图”。其画风巧妙精致,虽“豆人寸马”,也画得“须眉毕现”。由于画面繁复,线条纤细,论者亦有“笔力不及思训”之评。主要画作有《海岸图》、《摘瓜图》等作品收录入《宣和画谱》。

《明皇幸蜀图》描绘了“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逃往四川避难的情形。画家有意加强了春天山岭间之诗意,于层峦叠嶂描绘飘浮白云,树木亦秀丽动人。此画之妙处在于,人物虽小却分毫可辨,能使观者轻易分辨人物之身份。

我国国画之类别和技法,可分人物、山水、花鸟。其中,人物画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画科,早于山水与花鸟。大家皆知西洋画注重造型,而国画注重传神,可谓不注意精确之造型“由来已久”。我国最早创作的人物画,多重人物之刻画,力求逼真、传神,讲求气韵之灵动,形神要兼备,故古代论画著作中称其为“传神论”(顾恺之)。

而分门别类中,人物画又分为道释画(宗教画)、仕女画、肖像画、历史故事画等。历代之著名代表画家,有东晋的顾恺之;五代的顾闳中;宋代的李唐;明代的仇英、唐寅;清代的费丹旭等大师。P4-7

序言

吾所谓艺者,乃尽人力使造物无遁形;吾所谓美者,乃以最敏之感觉支配、增减、创造一自然境界,凭艺传出之。艺可不借美而立(如写风俗、写像之逼真者),美必不可离艺而存。艺仅足供人参考,而美方足令人耽玩也。今有人焉,作一美女浣纱于石畔之写生,使彼浣纱人为一贫女,则当现其数垂败之屋,处距水不远之地,滥槁断瓦委于河边,荆棘丛丛悬以槁叶,起于石隙石上,复置其所携固陋之筐。真景也,荒蔓凋零困美人于草莱,不足寄兴,不足陶情,绝对为一写真而一无画外之趣存乎?其间,索然乏味也。然艺事已毕。倘有人焉,易作是图,不增减画中人分毫之天然姿态,改其筐为幽雅之式,野花参整,间入其衣;河畔青青,出没以石,复缀苔痕。变荆榛为佳木,屈伸具势;浓荫入地,掩其强半之破墙;水影亭亭,天光上下,若是者尽荆钗裙布,而神韵悠然。人之览是图也,亦觉花齐草馥,而画中人者,造世独立矣。此尽艺而尽美者也。虽百世之下观者,尤将色然喜,不禁而神往也。若夫天寒袖薄,日暮修竹,则间文韵,虽复画声,其趣不同,不在此例。

故准是理也,则海波弥漫,问以白鸥;林木幽森,缀以黄雀;暮云苍霭,牧童挟牛羊以下来;蒹葭迷离,舟子航一苇而迳过。武人骋骏马之驰,落叶还摧以疾风;狡兔脱巨獒之嗅,行径遂投于丛莽。舟横古渡,塔没斜阳;雄狮振吼于岩壁之间,美人衣素行浓阴之下,均可猾突视觉,增加兴会,而不必实有其事也。若夫光暗之未合,形象之乖准,笔不足以资分布,色未足以致调和,则艺尚未成,奚遑论美!不足道矣。

徐悲鸿

(1918年4月19日在北大画法研究会的演讲,1918年4月23日《北京大学日刊》)

书评(媒体评论)

我国绘画技法堪称“宝”,与书法并称“双绝”。

古书云“书画同源”,而实际亦如此……自秦汉以来,不少书法名家多为书画大家,甚而融字之法入画,或融画之势入字……

——李叔同

画分三品: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春,谓之神品;运墨超纯,傅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能品……至于妙品。非画人力之所能为也,若非才识清高,挥毫白逸,纯任自然,不假形似,岂非天乎?

——黄宾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韵天成(大师的艺术课)/大师讲堂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学养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73076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30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