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马帝国衰亡史导读/社科经典轻松读
内容
试读章节

孱弱的天才少年

吉本出生于英国萨里郡的普特尼镇,为家庭长子。吉本的母亲在其出生之后又生了六个孩子,但都在孩提时期一一天折。吉本的父亲在给出生的男孩起名字的时候,一再用祖辈名字中“爱德华”这个名字,希望万一他的长子夭折之后,这个名字仍然可以在家族中传递下去。因此,吉本能够长大成人的确是这个不幸家庭的万幸。吉本十岁丧母,自幼多病,特别是痛风症和晚年的阴囊水肿症让他吃尽苦头。吉本的好友谢菲尔德勋爵曾在书信中描述了吉本疾病的可怕场景,可以想象,吉本毕生是用多么坚强的毅力克服疾病的折磨,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的。如果说天降大任于斯人,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么吉本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吉本的家庭属于英国地方贵族阶层,富足殷实,为吉本的生活和求学创造了极好的物质条件。吉本的生活道路从出生之后就被父亲确定下来,即受良好的教育,成年之后从军或从政,投身仕途。但求学伊始,吉本就被古代文学和历史所深深吸引,几近痴迷。由于家庭变故频仍和体弱多病,吉本的中学生活时常被打断,不得不在家中一边养病一边接受家教辅导。但这种自学方式反而使吉本的特长和爱好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他刻苦用功,博览群书,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入学之前,吉本已经通晓古典拉丁语和希腊语,对古代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了如指掌。这个天才少年不到15岁时就被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录取。

从牛津大学辍学的“叛逆”

在人的一生中,青年时代既是求学的黄金时代,也是性格塑造与反叛的时代。吉本对于大学学习生活本来充满渴望,但牛津大学沉闷的学术空气、呆板的学位制度以及名不副实的“导师制”使吉本大失所望,他的期望一一落空,他认为在这里自己的学术水平不可能得到提高。自负与失落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加之父亲的控制逐渐松懈,吉本便受到学生中不良风气的影响,饮酒作乐、放浪形骸,14个月之后,吉本在父亲的劝告下最终决定从牛津辍学。此外,导致吉本结束大学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大胆决定放弃对英国国教的信仰,改信罗马天主教。在此我们不能不提及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英国都铎王朝国王亨利八世为加强王权,以罗马教皇不准其与王后西班牙公主喀德琳离婚为借口,于1543年迫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进行宗教改革并确立英国国教同教皇对抗,此后英国在宗教信仰上尊崇英国国教,敌视罗马天主教。吉本家族属于英国国会中的托利党,政治态度代表英国国教高级教士的利益,吉本对英国国教的背离,在吉本的父亲看来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当然对吉本的仕途也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在父亲的干预下,吉本最终离开牛津大学,远走瑞士洛桑,开始了后半生的独立研究之路。要说吉本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学者,其实并不为过。

一部不朽著作的诞生

从1753年至1758年吉本在洛桑度过了5年美好时光。他在家教的指导下广泛涉猎古典名著,在哲学观念上接受了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并能够将这种思想自觉地运用于研究之中,同时也成为法国文化的倡导者和宣传者。在经过痛苦的自我反思之后,吉本重新皈依英国国教,完成了宗教信仰的第二次转变。吉本回到英国之后大力宣传法国启蒙文化,并进入英国政坛,但吉本在政治方面缺乏热情。从1763年之后,吉本开始了他在欧洲的学术游历,在法国拜会著名学者,在意大利参观名胜古迹,增长见识。直到1770年,吉本决定开始相关的研究和写作,这便是《罗马帝国衰亡史》(以下简称《衰亡史》)。

吉本在写作《衰亡史》中花费了巨大的心血。1776年《衰亡史》第一卷一经出版即获得极大成功,连印三次均告售罄,阅读《衰亡史》竟成为当时英国社会的一种时髦风尚。吉本的好友、著名学者大卫?休谟也发来贺信表示赞赏。第二、三卷随即于1781年出版,而最后三卷也于1788年刊印。该著作探讨了罗马帝国从公元180年至1453年的衰落历史,以东罗马帝国灭亡作为罗马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全书卷帙浩繁,题材庞杂,语言典雅,见解独特深刻,是研究晚期罗马帝国的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时代史学成就的最重要的标志,同时也是一部不朽的英语文学作品。

同其事业成就相比,吉本在个人生活方面颇为失意。由于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身材短小,头颅硕大,加之难以启齿的疾病困扰,吉本有意远离英国上层的社交圈:加之专心治学,喜好宁静生活,吉本更难得女士青睐,他年轻时代唯一的一次恋爱因为父亲的干涉而遭失败。此后再没有婚娶。与伦敦繁华的社会生活相比,吉本更喜欢洛桑宁静质朴的生活氛围,那里是他做学问的天堂。1783年吉本第三次移居洛桑之后,在此定居,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1794年在痼疾的折磨之下,吉本离开人世。在逝世之前,他留下了没有完成的《吉本自传》初稿,经后人整理出版。《吉本自传》成为研究吉本个人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重要材料。P2-6

目录

一、作者简介

 孱弱的天才少年

 从牛津大学辍学的“叛逆”

 一部不朽著作的诞生

二、《罗马帝国衰亡史》的故事

 穿越时空——回到吉本的年代

 不得不读的理由

三、精彩导读

 阅读提示——静下心来读吉本

 帝国的黄金时代

 帝国的扩张与疆域

 帝国繁荣的原因

 君主政治

 君主的蛮族化

 四帝共治

 基督教的成长与发展

 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态度

 君士坦丁皇帝宗教改革之谜

 “背教者”尤利安

 帝国分裂

 阿拉里克攻陷罗马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东罗马帝国的复兴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四、大家跟帖

五、拓展阅读

 西庇阿的眼泪

 以理和尼布甲尼撒之梦

序言

让经典成为通识

周国平

我一向认为,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导读系列图书,帮助各界人士尤其青年人走近社科经典,其用心正合我的想法,我欣然为之作序。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前进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显示了改革的艰难。分析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经济转型绝不可能孤立地成功。然而,要真正解决信仰和法治的问题,实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必须由精神素质优良的个体组成。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必须由具备公民觉悟的成员建立和维护。因此,归根到底,中国的前途将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这就是“素质”的含义——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人是凭借精神属性成其为人的。按照通常的划分,精神属性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亦即理性思维、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种精神能力。人类的这些精神能力在极其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而后在相当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的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然而,它们尚处于种子的状态,唯有在人类文化的环境中,种子才会发芽,潜在的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的能力。

文化环境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环境,对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当下的一时一地。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包容了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对于人类每一个有心提高自己精神素质的成员来说,它都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个传统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把人们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大家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有效的国民素质教育的途径了。

具体地说,与精神属性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国民素质教育也可分为智育、美育、德育三个方面,而在这三个方面,经典著作都是极好的教材。

智育的目标是培育自由、独立的头脑。在这方面,经典作家是最好的榜样。他们首先是伟大的自由思想者,不受成见束缚,勇于开拓前人未至的新领域,敢于挑战众人皆信的旧学说。尤其在社科领域,权力、利益、习俗、舆论往往据有巨大的势力,阻挠着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而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坚定地听从理性的指引。从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一些社科知识,更是追求真理的勇气、智性生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育的目标是培育美丽、丰富的心灵。在这方面,文学艺术作品诚然是基本的教育资源,但人文和社科经典著作也能给我们以美好的熏陶。我们会发现,凡大思想家决不是单面人和书呆子,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性格各异,但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人类情感每每有或博大精深或微妙细致的体验。这一点也体现在文风上,许多经典作家是表达的大师,读他们的作品,只要真正读进去了,你绝不会觉得枯燥,只会感到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在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良多启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在这个领域中,起支配作用的不只是理性思考和实证观察,更是价值定向和理想愿景。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最基本的价值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人有责。精神财富的享用,人人有份。可是,即使用严格的标准挑选,社科经典的绝对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叫一个普通读者如何下手?怎样才能把经典中的理念变成社会多数成员的通识和基本教养?我认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本系列图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是一项真正造福国人的事业。该丛书将选收古今中外社科人文类的经典名著分批推出,出版社为该丛书预定的特点是:绝对经典,轻松好读。按照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求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入,最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是够格的,对于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够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这是很高的要求,愿我们共同努力。

2009年3月2日

内容推荐

如果你生活在18世纪的欧洲,你会在每个客厅甚至每张梳妆台上看到这本书,会在每个沙龙听到人们谈论“吉本”这个名字。据说吉本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身材短小,头颅硕大,但因为这部著作,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明星学者”。

编辑推荐

有统计表明:少年时期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最好的礼物就是为孩子种下一棵知识树。

别怕,本书是一读就懂的经典!该书由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叙述了兴盛强大的罗马帝国逐渐走向衰落直至灭亡的进程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深刻分析了导致其灭亡的内因和外因,发人深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马帝国衰亡史导读/社科经典轻松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吉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61665
开本 32开
页数 1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26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183
12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