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库”中的一本。全书主要介绍了奶牛的消化特点与营养需要,奶牛保胎与接产技术,奶牛饲料与牧草栽培利用,产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干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影响奶牛产奶能力的因素,奶牛冷配技术与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奶牛主要疾病的防治,牛奶化学成分与初步处理等内容。
本书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适合阅读自学,也方便专家重点讲授指导。
图书 | 奶牛生产实用技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库”中的一本。全书主要介绍了奶牛的消化特点与营养需要,奶牛保胎与接产技术,奶牛饲料与牧草栽培利用,产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干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影响奶牛产奶能力的因素,奶牛冷配技术与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奶牛主要疾病的防治,牛奶化学成分与初步处理等内容。 本书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适合阅读自学,也方便专家重点讲授指导。 目录 一、奶牛品种与选种方法 (一)奶牛品种简介 (二)奶牛选种方法 二、奶牛的生理特性 三、奶牛的消化特点与营养需要 (一)奶牛的消化特点 (二)奶牛的营养需要 四、奶牛饲料与牧草栽培利用 (一)奶牛饲料类型与营养成分 (二)牧草栽培 (三)奶牛饲草利用技术 (四)奶牛饲料配方 五、奶牛保胎与接产技术 (一)奶牛怀孕期饲养管理 (二)奶牛分娩接产技术 六、犊牛培育技术 (一)犊牛饲养管理技术 (二)犊牛培育方案 七、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 (一)育成母牛的饲养 (二)育成母牛的管理 八、产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一)产奶期母牛的饲养 (二)产奶期母牛的管理 (三)挤奶技术 九、干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一)干奶方法 (二)喂养方法 十、影响奶牛产奶能力的因素 (一)品种与个体发育因素 (二)生理因素 (三)环境因素 十一、奶牛改良技术 (一)制约奶牛业发展的因素 (二)用于奶牛改良的母黄牛选择 (三)用于奶牛改良的黑白花公牛选择 (四)奶牛改良与肉牛改良的关系 (五)用奶公牛改良的母黄牛管理 十二、奶牛冷配技术与影响受胎率的因素 (一)冷冻精液输精站必备的设备 (二)冷配操作程序 (三)冷冻精液使用方法 (四)母牛输精时间 (五)影响母牛受胎率的主要因素 十三、奶牛产科病防治 (一)奶牛流产 (二)奶牛截瘫 (三)阴道脱出 (四)胎衣不下 (五)子宫脱 (六)奶牛产后瘫痪 十四、奶牛不孕症的防治 (一)奶牛不孕症的分类 (二)奶牛不孕症的症状与治疗 十五、奶牛主要疾病的防治 (一)普通病 (二)传染病 (三)寄生虫病 (四)中毒病 (五)乳房炎 十六、牛奶化学成分与初步处理 (一)牛奶的成分与理化特性 (二)正常牛奶的色、香、味 (三)牛奶初步处理方法 (四)牛奶的污染源及避免污染的方法 十七、奶牛场建设 (一)奶牛场的建设原则 (二)奶牛场的场址选择 (三)奶牛场的总体布局 (四)奶牛舍建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奶牛生产实用技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松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12573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823.9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