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饮茶用具。紫砂壶不仅具有优良的宜茶功能,还是一种具有收藏、赏玩价值的工艺品,享有“壶中壶”的美誉,为历代品茗爱好者推崇备至。紫砂壶源于宋代,发展至今,日臻成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书通过对紫砂壶起源发展、原料和工艺、造型、装饰,以及收藏、鉴赏等方面知识的讲解,希望能够使读者对我国紫砂文化有全面的认识,体味紫砂壶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书 |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读图时代收藏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饮茶用具。紫砂壶不仅具有优良的宜茶功能,还是一种具有收藏、赏玩价值的工艺品,享有“壶中壶”的美誉,为历代品茗爱好者推崇备至。紫砂壶源于宋代,发展至今,日臻成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书通过对紫砂壶起源发展、原料和工艺、造型、装饰,以及收藏、鉴赏等方面知识的讲解,希望能够使读者对我国紫砂文化有全面的认识,体味紫砂壶文化的独特魅力。 内容推荐 紫砂壶的收藏和鉴赏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其市场情况也较为复杂。为了便于初学者对紫砂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编者编写了这本《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紫砂壶的起源、发展、工艺、造型、装饰、鉴别、购买、收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近来颇受关注的现代紫砂陶艺和紫砂雅玩、实用器皿等,予以全面详细的介绍。本书体例清晰,分类明确,非常便于阅读和查找。同时,书中配用了数百幅精美的相关图片,使读者既能快速地感性认识紫砂壶,又能够由此深入了解其深层次的知识。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切实受益。 目录 第一章 认识紫砂壶 1 中国古代茶具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2 陆羽的《茶经》对中国茶文化及茶具有什么推动作用? 3 中国古代茶具主要有哪些材质? 4 人们经常使用的各种常见茶具有什么区别? 5 什么是紫砂? 6 与其他陶瓷相比,紫砂陶有着什么样的特质? 7 与其他材质的茶具相比,紫砂陶有什么不同之处? 8 什么是“煎茶”? 9 什么是“斗茶”? 10 什么是“点茶”? 11 为什么说“斗茶”的流行促进了紫砂陶的发展? 12 “宜兴三绝”是指什么? 13 阳羡茶有什么特点? 14 为什么宜兴有“陶都”的美称? 15 宜兴有着什么样的陶文化历史? 16 宜兴的地理环境对紫砂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7 宜兴境内哪些人文古迹与紫砂陶有关? 18 是不是宜兴全境都出产紫砂陶器? 19 明代宜兴鼎山镇和蜀山镇所产的陶器有什么不同? 20 紫砂壶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21 紫砂壶为什么有“壶中壶”的美誉? 22 紫砂壶的宜茶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3 为什么紫砂壶具有优良的宜茶性能? 24 紫砂壶的艺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25 紫砂壶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26 紫砂壶是怎样划分品种的? 27 宜兴粗陶与紫砂壶的工艺存在什么样的差别? 28 什么是贡品紫砂壶? 29 紫砂壶成为贡品对其自身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0 故宫收藏有哪些紫砂器? 31 外国有紫砂陶器吗? 32 什么是外销紫砂壶? 33 历史上宜兴紫砂壶的外销情况是怎样的? 34 紫砂壶最早见于文字记录是什么时候? 35 关于紫砂壶艺术的著述主要有哪些? 36 《阳羡茗壶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7 《阳羡茗壶系》的问世有什么意义? 38 《阳羡名陶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9 《茗壶图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0 《宜兴陶器概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1 《阳羡砂壶图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2 历代文人名士对紫砂壶有着什么样的评价? 43 著名画家黄宾虹与紫砂壶有什么关系? 44 著名画家唐云与紫砂壶有什么关系? 45 著名学者冯其庸与紫砂壶有什么关系? 46 著名画家亚明与紫砂壶有什么关系? 47 著名画家韩美林与紫砂壶有什么关系? 48 紫砂壶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等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49 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建立对紫砂文化和茶文化有什么意义? 50 宜兴的“紫砂村”有什么特色? 51 当前宜兴的民间紫砂作坊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 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三章 紫砂壶的制作原料和工艺 第四章 紫砂壶的造型鉴赏 第五章 紫砂壶的装饰鉴赏 第六章 紫砂壶的鉴别辨伪 第七章 紫砂壶的购买与收藏 第八章 紫砂壶的使用与保养 第九章 古今紫砂壶名家名作 第十章 紫砂雅玩和现代陶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读图时代收藏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华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9692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0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6.3-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