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8年青春文学/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2008年中国最佳的青春文学作品十九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妙、语言优美、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艺术性,展示了2008年中国青春文学的最高层次,非常值得一读,从中您将获得美的享受。

内容推荐

在文学领域里,“80后”在2008年也格外的引入注目,他们不仅在新型的网络文学、类型文学、青春文学的写作中表现出众,辄领风骚,而且在传统的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领地里,也不断出彩,多有突破。在长篇小说写作中,“80后”作者在2008年也可圈可点,其中有三部作品尤为突出,值得关注,这就是颜歌的《五月女王》,郭敬明的《小时代》,七堇年的《澜本嫁衣》。三部作品不仅在作者原有的创作基点上都有新的进取,而且在同代人整体写作的路数上,也各有明显的突破,以各有千秋的特色实现了与传统的长篇小说创作的对接。

以“80后”作者为主体的青春文学,越来越成气候,有气象,而一些作者经由这种青春文学写作的演练,在生活看取和艺术表现上不断成长和走向成熟。

本书收入了19位作者的19篇作品,入选作者既有“80后”中的名家,也有“80后”中的新人,所选作品也多是青春文学中值得一读的力作,而且从网络、纸媒等各个方面爬梳、挑选,题材与写法也尽可能地照顾到方方面面,这使它称得上是2008年青春文学的以点带面的展示与盘点。

目录

序:在成长中走向成熟

2007年的冬天,没有尽头

半夏

大学: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红楼无梦

继续温暖

空心

梦里,有谁的梦

南方

牛丽莎白

全世界已经剧终

塞纳河不结冰

十个星系的忧伤

为谁哭泣

我的变质蛋糕

五月女王

眼睛是沉睡的湖

那年城里的冬天很冷又很暖

再见七里香

走,逃学去!

试读章节

2007年的冬天,没有尽头

微酸袅袅

2007年冬天,我一个人沿着江滩走了很久很久,从云霞满天走到夜幕深垂。

我只踩人行道上白色的地砖走,迈两步要跳一格才能踩到下一块白色的地砖。我想象自己是在云朵上跳跃,像一只欢快的兔子一样一蹦一蹦的。

空气里飘满烤红薯的香气,我的肚子咕咕地叫着,夜风越来越凉。

走到最后一站的公车站牌下的时候我走完5648步,迈出第5649步的时候我的鞋带散了。我很自然地叫出顾林成的名字——顾林成,我鞋带散了……

扭头看到身边孤独的在风中摇曳的梧桐树,又扭过头去看身后来时长长的寂寞的人行道,我忽然想起顾林成已经不在我身边很久很久了。

顾林成不在我身边,已经一百七十八天三小时四十五分十六秒了。

我双手插在自己厚棉衣的口袋里,站在顾林成喜欢的贝克汉姆做广告的灯光牌前面无表情地等了十五分钟公车。

533还是那么破那么空,我投币之后找了后排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公车里放着阿桑的《叶子》。

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只是心又飘到了哪里/就连自己看也看不清/我想我不仅仅是失去你。

我扭过头看窗玻璃上自己的脸。我的脸上明明什么表情也没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看起来却好像快要哭了一样无助孤单。

我眨了一下眼睛,心突然狠狠揪起来,回忆像出鞘的刀割痛心脏。

关于顾林成的回忆在533一摇一晃的颠簸中,瞬间,排山倒海。

我认识顾林成是在2004年的夏天。

十六岁那年的夏天,记忆中满是明晃晃的阳光和摇曳的梧桐树影,耳边是嘹亮无休的蝉鸣。我抱着满满一怀的数学试卷经过高二部教室前的长走廊。到现在我都能清楚地记起当时的阳光打在皮肤上的温度和风里夏花的淡淡香气,还有阳台前的那一排高大胡杨在风里摇曳时沙沙的声音。

正午的校园很安静,大部分的走读生都回家午休了,每个教室都只有七八个住读生,不是在低头做作业就是在趴着睡觉。

经过高二理科1班门口的时候,突然有个高大的人影斜冲出来拦住我的路,一脸认真地问道:同学,你听过小猪说听过大猪说没听过的故事吗?

我抱紧手里的试卷,吓得愣愣地摇了摇头说,没听过。

话音未落,身后就传来几个男生爆笑的声音,在安静的校园里显得特别明亮刺耳。

我忽然醒悟过来,扭过头看到打开的窗户旁站着的几个男生,他们因为恶作剧得逞而正笑得前俯后仰恶形恶状。只有一个穿黑色adidas棉T的男生笑得特别节制,双手插在裤兜里很闲散地站在他们中间,嘴角上扬着,似笑非笑地望着呆瓜一样的我。

——他便是顾林成。

我当时没想到,我只是回头又羞又气地望了一眼,却在心里烙下一个深深的印记。那一幕顾林成似笑非笑的样子,在很久之后仍是常常出现在我的梦境中。经年之后所有的细节都开始模糊,周围人的影子都开始像陈旧的照片那样开始发黄黯淡,只有他的身影他的笑容,在时光的冲刷下在一遍遍的温习中越加清晰发亮。

一整条安静的走廊,消失了声音,消失了光线,消失了温度,消失了那个“小猪说听过大猪说没听过的故事”,消失了周围人的面容和动作,只有顾林成,他刷的一下划开记忆的黑暗,带着光线出现。

那天只是几个男生无聊时的恶作剧,而我是在很久之后才知道,那天恶作剧的主使人不是别人,正是顾林成。

他有一张好学生的漂亮成绩单、一颗好学生的聪敏头脑和一副好学生的温和内敛积极向上的模样,可是那层漂亮的外壳之下却藏着一个坏小孩的灵魂——不喜欢按理出牌,非常自我。

我曾看到顾林成在第一节课上了一半的时候才出现在校门口,骑着他那辆蓝色的山地车慢悠悠地行驶在长长的林荫道上,骑到一半又像想起什么似的折往东边的食堂吃早点,一点都不心急。

可是当我下课后去办公室交作业又经过高二理科1班教室门口的时候,却看到他气喘吁吁脸色发白地在和任课老师道歉说,昨晚温习得太晚,早上睡过了头,一路跑着来学校还是迟了。

善良的任课老师一脸心疼的模样,拍拍他的肩让他以后早点睡,以他的成绩不需要那么拼命云云——如果换作是别人,在这所以校风古板严谨出名的重点高中里迟到一整堂主课,即使不被罚写检讨也定是会被批评得狗血淋头。

我在心里大声揭穿他的真面目,默念着“骗子骗子骗子,谎话编得那么好,演技那么了得,你怎么不去做影帝”,一边一脸平静地经过顾林成的身边,在偷偷飞他白眼的时候被他抓了个正着。

顾林成“恭敬”地送任课老师离开,在“以后不那么拼命开夜车啦”的保证声中,意味深长地望着我。

我不知为何心虚又紧张地直视前方快步跑开,跑出好远,直到确定他已经看不见我也不会追上来的时候,才重重吐出胸口的闷气。用手按住左胸口,剧烈的心跳的声音咚咚咚像战鼓一样轰鸣。

那天放学我经过高二段车棚的时候,一眼就看到排得整整齐齐的单车中,顾林成那辆半个车身在白线外的蓝色山地车像横生的枝节,非常的碍眼。

高二比高一放学晚半个小时,车棚里没有一个人。

我在原地犹豫三秒钟,坏念头打败善良,飞快地走过去蹲下身摸到气门芯的位置,然后一拔——放了顾林成的车胎气。

我眯着眼得意扬扬地转身的时候看到身后比我更得意扬扬的顾林成的笑脸。我的得意像可笑的饭粒一样凝结在我的嘴角。

顾林成笑嘻嘻地说,被我逮到了吧。

他漂亮的眼底跳跃的尽是邪恶的光,像夜晚的湖面上折射的鳞鳞星光。

那天顾林成在车棚里纠缠了我半天,最后我被迫用我的单车载他回家以换得他的原谅,而他也答应不声张我的“恶行”。

顾林成坐在我小小的单车后座上像个少爷一样,指挥着我这个可怜的身单力薄的小车夫穿梭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然后当我载着他巡视完迷宫一样的所有大街小巷之后,他终于指了指前方的小区开开心心地说,到啦。

我在顾林成家的小区门口抬起头,很惊讶地发现从这个位置往西偏15度角,就能看到我们高中的标志性钟楼。整点的钟声惊飞楼顶的鸟群,它们像游鱼一样扑棱棱地滑过城市的上空。

我愤愤地回头望顾林成,那一刻他正站在开满向日葵的花坛前,冲我笑得春暖花开,橘色的夕阳勾勒出他侧边的线条,整个人柔软模糊得好像会随时融化在这漫漫黄昏中。

他说林乔,我叫顾林成。

我突然忘了生气忘了愤怒忘了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坏蛋,莫名其妙忽然又开始心慌意乱眼神不安的游移。

我说再见,顾林成再见。然后头也不回地跳上单车惊慌失措地逃跑了。

骑到半路的时候,我的单车终于因为先前被顾林成的“摧残”断了链子。我只好一边推着车一边走。

我走过一盏又一盏路灯,就好像从一轮满月走向另一轮满月,头顶是满天的星光。顾林成的身影顾林成的笑脸在我脑海中一遍遍闪现,顾林成说话的声音顾林成嘿嘿的贼笑声在我耳边一遍一遍回响,顾林成在我恶意急刹车时碰到我腰部指尖的温度像从没离开过一样一遍一遍的灼烧。  我突然在人来人往的马路旁停下脚步,“啊”地大叫一声——惨了,我好像要早恋了!

当然我并没有真的开始早恋,我只是开始偷偷摸摸地暗恋,用假装很鄙视顾林成的样子和他成为好朋友。

很久之后当顾林成知道其实我那么早就开始暗恋他的时候,他笑得别提有多得意了。我说我当初没开始早恋那是因为我觉悟高,怕影响学习,也怕我魅力太大把优等生顾林成害得最后大学都考不上。

顾林成斜着飞我一眼,似笑非笑地说,得了吧林乔,你当初没早恋还不是因为我没给你机会,你少解释了,解释等于掩饰。

我除了恨恨地瞪他,用力扭他的手臂之外,什么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谁叫我是先喜欢上的那个呢?或者说,谁叫我是先发现自己心意的那个呢?先喜欢上先发现自己心意的那个,总是比后喜欢上后发现的要倒霉一点,痛苦一点,悲惨一点,纠结一点,卑微一点的。

P1-5

序言

序:在成长中走向成熟

白 烨

在2008年,种种重大事件接连不断,有关“80后”的话题一也相随相伴。人们在地震的志愿救助与热情声援中,在奥运火炬的传递和奥运赛场的竞争中,都能听到“80后”的声音,看到“80后”的身影。可以说,在2008年,“80后”几乎无处不在,“80后”更加走向成熟。

在文学领域里,“80后”在2008年也格外的引入注目,他们不仅在新型的网络文学、类型文学、青春文学的写作中表现出众,辄领风骚,而且在传统的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领地里,也不断出彩,多有突破。我甚至认为,2008年之于“80后”,是个超越自我的重要转折的年份。

近年来,网络文学不断向类型化的方向发展,并以系列化的小说作品拓辟着出版市场,这对传统文坛以严肃文学为主的格局构成了重要的补充与丰富。而在、2008年,以“蔡骏作品及中国类型化小说研讨会”为标志,类型化小说开始为主流文坛所关注。据悉,这是国内主流文坛首个有关类型小说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评论家指出,“类型小说在市场和读者中的影响力已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应该通过观照类型小说,来反思自己,来反思严肃文学存在的问题。”此后,主流文学界开始较多地关注类型小说,有关的评论与研究也逐步增多起来。

相比之下,传统小说领域里的一些进取显得更为重要。这一年,不少“80后”作者纷纷在《中国作家》《青年文学》等主流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十月》杂志第四期在“小说新干线”专栏,一并推出祁又一、马小淘、董夏青青、桂石、少染、王小天等六位作者的中短篇小说,其中祁又一的《失踪女》,马小淘的《不是我说你》,先后被北京的《小说选刊》、福建的《中篇小说选刊》选载。这两篇作品,在引人的故事与别致的意趣中,都表现了“80后”作者看取生活的新异视角,以及作者的个性化才情。如《失踪女》以类乎悬疑的笔法一路写来,在女主人公的时隐时现的行止中,把当下都市男女的爱情游动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切都来去随意,游移不定,只好放弃“永远”,就追求那“瞬间的爱”和“这个瞬间为我所爱”。《不是我说你》,在美女主持林翩翩与电台老总的忘年恋情里,似乎是写纷乱现实对年轻女性的无形迷惑,又似乎在写身陷不伦情色的女性的陶醉其中,温床与陷阱,怅惘与自省,都在揆情度理的叙述中显现得纤细无遗。如此的故事,如此的意蕴,确实在引人疾读中又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在长篇小说写作中,“80后”作者在2008年也可圈可点,其中有三部作品尤为突出,值得关注,这就是颜歌的《五月女王》,郭敬明的《小时代》,七堇年的《澜本嫁衣》。三部作品不仅在作者原有的创作基点上都有新的进取,而且在同代人整体写作的路数上,也各有明显的突破,以各有千秋的特色实现了与传统的长篇小说创作的对接。

颜歌的《五月女王》,通过少女袁青山疯长身体而被别人视为另类的怪诞故事,揭示了一个真确的主题,那就是成长中被人冷落、被人遗忘的痛苦。作品最让人为之心酸的,是几次写到袁青山在梦中梦见妈妈时流出的说不清是什么含义的泪水;还有就是为了让小张沛能宽容自己,接纳自己,她小心翼翼,不顾冷遇,那份乞求的心情,期盼的神情,已远远超出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所能承受的,所该付出的。还没长成大人,就被归入了“另类”,还没走入社会,就被判定了“多余”;而这个“多余”的“另类”,为了个体的生存,为了生命的苟活,竟是那么的步履维艰,那么的含辛茹苦,这到底是这个人有病,还是这个世界有病?当这个绝大的问题由袁青山的命运悲剧异常尖锐地提出来之后,作品也因而有了让人思索不尽的意味。颜歌在“80后”的作者中以故事诡秘、语言老到著称,这部作品在叙事与语言上都更显成熟。

郭敬明的《小时代》,看来是写他所熟悉的大学校园的生活,但由林萧、南湘、顾里、唐宛如四位女生彼此的友情及各自的爱情的错综交织,却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当下都市的缭乱生活与当下时代的迷乱情绪。四位女生的人生观与爱情观都各个有异,有的务虚,有的求实,有的放纵,有的势利,但在对待爱情与对付男’友上,四个人却彼此帮衬,相互照应,“组合”起来强力出击,但世事纷繁,情事难料,男人狡黠,他们背后还有别的女性纠缠不休,于是,无论“单兵作战”,还是“团体应战”,都难以做到锁定男友,赢得真爱,结果依然身心疲惫,黯然神伤。作品的表面噱头是时尚,是调侃,甚至是自嘲,但欢颜难掩苦恼,内里仍是汩汩不断的悲伤。跟郭敬明之前的作品相比,《小时代》、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对人物心理的发掘,要更为突出和深刻,尤其是以类乎女性视角的微妙感觉去进入女性的内心,并注意由人们的种种内在感应和作者的议论性叙述,来揭示社会与时代在飞速发展过程中给人们尤其是给年轻女性带来的一些迷惘与创痛。

七堇年的长篇新作《澜本嫁衣》,以当下都市为背景,为一位沦落风尘的青年女子吟唱挽歌。作品里的女主人公叶知秋在其短促而紊乱的人生里,有太多浓得化不开的情愫与况味。她是母亲叶青一夜情的产儿,之后又被继父强暴,被母亲当做累赘送走。成年之后,由于寻求爱情,受制于无良的康以明;因为自挣学费,从业余吧女变成了职业妓女。由此,作品写出了面对欲望的诱惑与捕捉,人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人性脆弱。“哀莫大于心死”,叶知秋用她短促而迷乱的一生演绎了这一说法,而这种演绎又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决绝?年轻作者的冷峻文笔已经让人为之纫佩了,而更让人为之惊叹的,还是作者在写出这一切之后的淡定与从容。作者在作品里转述罗曼·罗兰的话说:“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这里,作者通过罗曼·罗兰的名言来借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乃至生活信念,而她的《澜本嫁衣》便是以艺术的方式对这一意图与信念的最好诠释。

以“80后”作者为主体的青春文学,越来越成气候,有气象,而一些作者经由这种青春文学写作的演练,在生活看取和艺术表现上不断成长和走向成熟。如今的青春文学已经不是那些由校园、由爱恋等简单的符号所构成的充满稚气的游戏文字,而是具有着自己的生活含量与艺术追求的严气正性的文学创作,它以自己的青春姿态和新异方式,接续着传统意义的文学写作,弥补着主流文学的明显不足。在这个意义上,它越来越显得重要起来,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或缺。

春风文艺出版社的这个选本,收入了19位作者的19篇作品,入选作者既有“80后”中的名家,也有“80后”中的新人,所选作品也多是青春文学中值得一读的力作,而且从网络、纸媒等各个方面爬梳、挑选,题材与写法也尽可能地照顾到方方面面,这使它称得上是2008年青春文学的以点带面的展示与盘点。

年选年年有,年年不相同,对于青春文学来说尤其是如此。但就青春文学门类而言,春风社的这个选本无疑值得格外重视,因为作为青春文学的出版重镇,他们有着高水准的编辑者与策划者,而编辑们又有着广泛的人脉,以及由经验、水准而构成的独到的眼力与功力。这一切都是编好书、出好书的有力保证,而这个荟萃了诸多名家与新秀的选本,正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是为序。

2009年2月25日于北京朝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8年青春文学/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34606
开本 32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6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3: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