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戊戌变法,康有为的自传《我史》是一本必读的书。康有为的《我史》生前并没有发表,上世纪50年代更名《康南海自编年谱》出版,作为第一手材料的引用率极高;但自上世纪70年代被指出多处说谎。结果造成了当今学术界自困的境地:知情者不敢用,不知情者还在随便乱用。本书作者对康有为《我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至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进行注解。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对康有为的说法进行厘汀,鉴别真伪,重建史实。
图书 | 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研究戊戌变法,康有为的自传《我史》是一本必读的书。康有为的《我史》生前并没有发表,上世纪50年代更名《康南海自编年谱》出版,作为第一手材料的引用率极高;但自上世纪70年代被指出多处说谎。结果造成了当今学术界自困的境地:知情者不敢用,不知情者还在随便乱用。本书作者对康有为《我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至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进行注解。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对康有为的说法进行厘汀,鉴别真伪,重建史实。 内容推荐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日本,于1899年初写下了个人回忆录《我史》。该书于1953年以《康南海自编年谱》为题出版,很快与康有为的《戊戌奏稿》、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成为后人研究戊戌变法的三大史料之一。 《戊戌奏稿》已被证明作伪,是康有为于宣统年间的另作;梁启超称《戊戌政变记》不敢自承为信史,“不免将真迹放大”;而对于《我史》,学术界已发现多处疑点,以为不甚可靠。 本书作者对康有为《我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至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进行注解。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对康有为的说法进行厘汀,鉴别真伪,重建史实。作者的这种般般较真,是为了能够真切地看清楚这一重要历史阶段中的一幕幕重要场景。 目录 自序 导论 《我史》光绪二十年——二十四年鉴注 光绪二十年 甲午(1894) 光绪二十一年 乙末(1895) 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1896) 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1897) 光绪二十死年 戊戌(1898)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茅海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13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1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35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2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1 |
丛书名 | |
印张 | 5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4 |
宽 | 161 |
高 | 4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