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口才兵法(实用口才提升宝典)
内容
编辑推荐

锻炼口才应该怎样入手呢?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又该采用何种语言去应对呢?如何用好的口才说服别人?如何用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何用口才为自己的事业铺平道路,为你的爱情生活增光添彩?这些问题,您都可以在《口才兵法》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从交际口才、传情口才、说服口才、演讲口才、辩论口才、谈判口才、求职口才、公关口才、推销口才这九个方面出发,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谈话艺术、商业应酬,以及待人处事的说话技巧。书中通过大量经典中外案例、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以及精练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您介绍了各种口才“兵法”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您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本书,对提高您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能在短时间内使你成为一名说话高手。

内容推荐

《口才兵法:实用口才提升宝典》从交际、情感、说服、演讲、辩论、谈判、求职、公关以及推销九个角度,针对具体的社交场合和说话对象,选择最恰当、最巧妙、最有效的口才技巧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阐释,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从而达到传递智慧,为大家提供口才表达范例的效果,供大家更好的学习和借鉴。

每个人都会说话,然而把话说好并非易事,《口才兵法》“兵”力十足,“兵”释恐惧,“兵”醒你沉睡的语言艺术细胞。

目录

交际篇:创造语言“强磁场”

 1.巧妙地说“不”

 2.“俗语”不“俗”

 3.善用语言“魔方”

 4.“裹着糖衣”的批评

 5.良言一句三冬暖

 6.怎一个幽默了得

 7.调侃自嘲化尴尬

 8.不要随便说“随便”

 9.让道歉成为高明的补漏剂

 10.夸奖适度方人心

 11.说话留点余地

 12.让声音表情达意

 13.让自己的话具有吸引力

 14.借别人的口来问

 15.会说更要会听

 16.使用成功的表达方式

 17.口才练兵勤奋始

情感篇:甜言蜜语,煲一份爱的养生汤

 18.“醋言醋语”

 19.善意的谎言

 20.用赞美做爱情黏合剂

 21.巧言撒娇爱升温

 22.“吐”出“love you”

 23.争吵有“度”,和好有方

 24.“斗嘴”是增进感情的语言游戏

 25.别让唠叨“嚼碎”爱情

 26.委婉化解家庭矛盾

 27.幽默二重奏

 28.“废话”不废

说服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29.说服他人巧开口

 30.将心比心

 31.“激将”说服法

 32.找个高帽给他戴

 33.有针对性的说服术

 34.巧设圈套,请君入瓮

 35.顺毛摸“驴”最省劲

演讲篇:当一回出色的演说家

 36.开篇抓住听众的耳朵

 37.文采飞扬显魅力

 38.名言润色,警句生辉

 39.三分钟演讲最精彩

 40.煽制情感共鸣

 41.弥补口误有妙招

 42.让结尾余音绕梁

 43.为即席发言做好“准备”

辩论篇:雄辩驳论的角逐

 44.先发制人

 45.以迂为直

 46.顺水推舟

 47.双关语暗藏杀机

 48.巧用“二难推理”

 49.偷换概念,移花接木

 50.巧用类比,直指要害

 5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2.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

谈判篇:谈判桌上的“语言大餐”

 53.声东击西计

 54.上演双簧戏

 55.不伤和气,直述利害

 56.耐心才能赢

 57.以退为进法

 58.引蛇出洞,诱敌上钩

 59.诙谐幽默:谈判气氛的润滑剂

求职篇:妙语出“佳作”

 60.“礼”不可少

 61.言语得体显魅力

 62.注意说话分寸

 63.金蝉脱壳计

 64.小心绕礁石:保护隐私的技巧

 65.言多必失,少说为佳

公关篇:公关者,“攻关”也

 66.慎用称谓,巧打招呼

 67.“一见如故遇知音”

 68.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69.“拍马马不惊”

 70.无往不胜的赞美

 71.有条不紊主持会议

推销篇:“谈”平推销之路

 72.开场寒暄巧入门

 73.“唤”起顾客的兴趣

 74.找准话题,拉近距离

 75.投其所好,曲线推销

 76.因人而异巧恭维

 77.欲擒故纵

 78.间接反驳,避免争论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交际篇:创造语言“强磁场”

1.巧妙地说“不”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交际关系并非合情合理,水到渠成,难免会发生一些拒绝与被拒绝的事情。而拒绝是一种难度极高的谈话方式,因为直接拒绝别人会被认为不尊重对方,而遭到拒绝的一方,更会因此而产生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情绪都会对交际的发展产生许多不良影响。搞不好,就会断情绝交,引人恶感,被人误会,甚至种下仇恨的种子。

因而,需要运用相当高明的技巧才能做得不显山不露水,既不得罪对方,又能得到对方的谅解,同时,将对方的失望和不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这就需要“婉拒”,委婉地加以拒绝。它能使你轻松愉快地说出“不”字,也使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拒绝。

婉拒可以帮你打破人际关系的僵局,婉拒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把对方请求的根据。转为拒绝的理由

如,“这类工作你很有经验,这次你一定要帮帮忙。”“能帮忙当然好,我曾经是干过这类工作,但过去的经验反而会成为一种束缚,有必要的话,我可以推荐一个优秀的人选。”这样的拒绝既委婉,又有针对性,说服力强。

(2)用拖延来表示拒绝

比如不想去参加某人的宴会,可以对他说:“谢谢,下次有空一定去,可今晚我不去了。”表面并没有拒绝对方的邀请,只是改个日期而已,但这个“下次”是没有期限的。聪明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种委婉的拒绝。这比“没空,不去!”更婉转一些,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3)让对方明白你是赞同的

拒绝对方难免会给对方造成一定的伤害,有时还会引起对方的抵触心理。所以在婉拒时要充分表现出你的真诚和对对方的同情,让对方明白你对他的请求是赞同的,只是出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无法帮助他。例如,一位在机场的售票员对订不到票的旅客说:“我知道您非常需要坐飞机,我十分愿意为您效劳,但票确实已经订完了,实在抱歉,欢迎您下次再来乘坐我们的飞机。”这样一番话,叫旅客们再也提不出意见来了。因为售票员是从旅客的角度考虑问题,赞同旅客的焦急心理,抚慰了对方。

(4)转移话题,表示拒绝

一位胖姑娘穿了一件新做的连衣裙,自以为得体,高兴地问:“漂亮不漂亮?”她自然是想得到你的赞美。你不能违心地称赞她,又不能直说,伤她的心。怎么办呢?你可以说:“世界上的女孩子都是爱美的,比如……”或者说:“啊,今年夏天姑娘们都爱穿连衣裙。你看过‘×××’电视节目吗?那上面介绍的款式可真多,又时尚又漂亮……”

这种“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办法就是转移话题法。当然,这个新的话题必须和原来的话题有一定联系,还必须能引起提问人的兴趣。否则,会引起对方的疑虑或反感。话题一转移,对方自然不好再问同样的问题。

(5)答非所问,避实就虚

球王贝利在踢进1000个球时,有记者问他哪一个球进的最值得他骄傲。贝利笑笑说:下一个。他的话音刚落,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回答确实十分巧妙,看似答非所问,但却深刻地表达了贝利的远大梦想和追求。

(6)预埋伏笔.适当时候再拒绝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考虑,要尽可能把拒绝的理由讲充分,从接受者的心理考虑,要让他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为此,可以采取这个办法:先不拒绝,充分阐明不利因素,埋下伏笔,再在适当时机,用适当方法加以拒绝,这样,即使他的要求没有达到,但感到至少你已经尽心尽力了,也不会恨你。

比如,某人托你给找一份工作而你又难以办到。他若问:“前些日子拜托你的事,现在怎样了?”你答道:“不好办啊。上次同你讲了,你学历不到规定,难度比较大。何况名额又那么少,僧多粥少哇。不过,我会尽力争取的。当然你也不要太乐观。”“学历不到”、“名额太少”,充分展示了不利条件。“不要太乐观”,埋下了伏笔。虽然没有拒绝,实际上已为后来的拒绝作了充分准备,以后再拒绝他也顺理成章了。

中国有句古语:“君子绝交犹无恶言。”这话说得好。即便是拒绝对方,也要尽可能以最为友好、热情的方式表示拒绝,不可有失风度。对于求助者的苦难和求援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后再坦诚说明帮不了忙的原因。如有可能,也可以帮助对方出一些主意或建议,还可以提供一些别的求助线索。这样就能使他明白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你帮不了忙,求助者也会感激你,因为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2.“俗语”不“俗”

俗语包括谚语、时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一些成语。很多时候,俗语听起来就是一些浅显易懂的大白话,但运用俗语却并不低俗,俗语就像被埋没在泥土之中的金子,它的价值和光芒只有在拨去污泥之后才会显现。

俗语有的表现了人们世世代代积累的生活经验,有的蕴藏着发人深省的人生智慧,有的包含了令人终身受益的深刻哲理,如果在我们的语言中适当地运用俗语,既可以增强说服力,又可以使语言风格更加活泼,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亲和力。不论是简单的说教,还是阐述人生哲理,能生动形象地运用俗语说话的人,总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在风趣幽默中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也给别人留下平易近人的好印象。

不过,俗语虽好,却不能够随意运用,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少尴尬。

(1)使用俗语应弄清俗语的意义

很多俗语不能只从字面去理解它的意义。如“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是指临时想办法;“含着骨头露着肉”是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俗语内在蕴涵的道理都和它们的字面意思相差较远,因此弄清俗语的意义,是判断俗语使用正误非常重要的一步。

(2)运用俗语切忌感情不当

运用俗语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但要适合整个句子的语境。特别是要注意俗语的感情色彩,应与整个句子或段落的感情色彩一致,以准确地表情达意。否则,会造成误用而弄巧成拙。例如,“老李是我们科室工作能力最强的,他做起事来真是老牛拉破车,慢而有条理,让大家非常佩服”。这句话本意是褒扬老李的工作作风,结果由于错用了带有贬义色彩的“老牛拉破车”,让赞赏变成了讥讽,使听者产生严重的误解。

(3)运用俗语要讲究时机、场合、语言环境

俗语是民间口口相传的语句,口语化是它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做演讲、做报告等严肃认真的时刻,就不应过多使用诙谐有趣的俗语;在比较庄重的场合,除非有调节气氛的必要,也不应过多使用俗语,以免给别人留下轻浮、俗气、不够尊重人的恶劣印象。

总之,对于生活中五彩纷呈、丰富多彩的俗语,我们应当用心捕捉,巧妙选用,才能达到俗语不“俗”的效果。

常用俗语及释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不如见到一次,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可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秤砣虽小压千斤:秤砣看来很小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作用很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吃不了,兜着走:是说出了问题,要承担一切后果。

·吃一堑,长一智:是说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

·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毫无隐瞒地公开说出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当事人因为身处其境而对利害得失考虑太多,看不清形势,而局外人却比较明了。

·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声势,没有实际行动。

·赶鸭子上架:比喻迫使(他人)做能力所不及的事。

·高不成低不就:高而合意的,做不了或做不到;做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用于选择工作或配偶)。

·功夫不负有心人:是说只要用心去做某事,就会有进步或成绩。

·换汤不换药: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

·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找毛病。

·脚踩两只船: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

·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

·浪子回头金不换:是说做坏事的人改过自新后极为可贵。

P3-7

序言

什么是口才?口才就是说话的才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定要走进社会,走入市场,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而想要与别人沟通,就需要说话,在这时,口才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口才好的人,能言善道,说话让人爱听、耐听,办起事来也是无往而不利;而口才不好的人,就总会吃亏,不是失去了朋友,就是耽误了生意,口才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人若没有良好的口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就好像鸟儿没有羽翼一样,举步维艰。

不过,口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要从现实中锻炼出来的。想要拥有口才,就需要付出大量的学习与实践。首先,只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才会有广博的知识,这就是好的口才的坚实基础。其次,有知识不等于就有好的口才。因为好的口才是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因此,必须注重在实践中练习,不断地改进、总结,有意识地运用口才的策略与技巧,才能不惭提高自己说话的水平。

那么锻炼口才应该怎样入手呢?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又该采用何种语言去应对呢?如何用好的口才说服别人?如何用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何用口才为自己的事业铺平道路,为你的爱情生活增光添彩?这些问题,您都可以在《口才兵法》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口才兵法》从交际口才、传情口才、说服口才、演讲口才、辩论口才、谈判口才、求职口才、公关口才、推销口才这九个方面出发,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谈话艺术、商业应酬,以及待人处事的说话技巧。书中通过大量经典中外案例、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以及精练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您介绍了各种口才“兵法”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您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本书,对提高您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能在短时间内使你成为一名说话高手。

希望阅读本书,可以让您结交更多的知心好友;让您在职场中游刃有余;让您在商战中轻松取胜;让您舌绽莲花,尽显无穷的个人魅力。

编者

2009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口才兵法(实用口才提升宝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反//周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605929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019-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