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美国言论自由”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关于不可管制内容的共识、制裁组织的制裁个人措施、针对不受欢迎组织成员的部分制裁措施、谢尔顿诉塔克案原则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美国的言论自由/民权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研究“美国言论自由”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关于不可管制内容的共识、制裁组织的制裁个人措施、针对不受欢迎组织成员的部分制裁措施、谢尔顿诉塔克案原则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固本兴邦,必伸民权。“民权译丛”着眼于民权的制度规范建设,力求全面、深入地介绍国际和国外基本民权的历史由来、原理原则和相关的操作知识,为中国民权文化的发展和权利保护的加强提供必要的智识资源和参考借鉴。 目录 译丛总序 编者序 第一部分 管制内容 序言 第一章 关于不可管制内容的共识 轻微的司法审查 第二章 出版物藐视 第三章 淫秽 第四章 儿童受众 第五章 诽滂 严格的司法审查 第六章 反射性混乱:初次邂逅 第七章 反射性混乱:民权案件 第八章 反射性混乱:重返查普林斯基案 第九章 颠覆胜宣传:核心问题与勃兰登堡案的回答 第十章 颠覆性宣传:序幕 第十一章 颠覆性宣传:大辩论——吉特洛案中的桑福德与惠特尼案中的布兰代斯 第十二章 颠覆性传:言论初尝胜果 第十三章 颠覆性宣传:明显的和现实的危险标准的鼎盛时期 第十四章 颠覆性传:大碰撞——丹尼斯诉美国案 第十五章 颠覆性宣传:耶茨案修正版 第十六章 颠覆性宣传:重返勃兰登堡案 第二部分 管制结社活动 管制政治组织 第十七章 制裁组织 第十八章 关系问题:成员身份足够吗? 第十九章 制裁组织的强制披露成员名单:民权案件 第二十章 制裁组织的强制披露成员名单:颠覆活动控制委员会案 第二十一章 制裁组织的丑化措施 第二十二章 制裁组织的制裁个人措施 部分制裁措施:反共遗产 第二十三章 部分制裁措施:概论 第二十四章 针对不受欢迎组织成员的部分制裁措施 第二十五章 拒绝就业 第二十六章 忠诚宣誓 第二十七章 安全考量 第二十八章 分配补贴 第二十九章 倍增效应 宪法之下的制裁 第三十章 驱逐出境 第三十—章 取消国籍 第三十二章 拒绝人境 第三十三章 管制护照 官方调查 第三十四章 立法调查:初期(1880—1956年) 第三十五章 立法调查: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质疑时期(1957—1959年) 第三十六章 立法调查:无法自我完善的规则 第三十七章 斯派泽诉兰德尔案原则 第三十八章 谢尔顿诉塔克案原则 第三十九章 盘根错节:律师资格案件 编后记 案例表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国的言论自由/民权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小哈里·卡尔文//杰米·卡尔文 |
译者 | 李忠//韩君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13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80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771.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4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3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