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
内容
编辑推荐

清季民初,传统的中断与传承并存,断裂与延续交织。这不仅是史家观察到的现象,也反映在士人的愿望和表述之中。注重继往开来的历史眼光并非只存在于不特别激进的士人心中,就是那时被认为非常趋新的知识分子,也分享着类似的观念。当年不少士人的共同期望是让中国像欧洲一样通过复古的手段而“复兴”,同时相当一部分趋新士人又怀有将中国的传统送进博物馆的持续愿望。这些曲折微妙的现象提示出一个与既存认知不甚相同的早期20世纪中国,且早年的关怀和思考已延续下来,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全程,非常值得进一步反思。

目录

自序

一 异端的正统化:庚子义和团事件表现出的历史转折

 1.思想的竞争者与社会分野的盟友

 2.义和团事件后“子不语”从异端走入正统

二 包容儒学、诸子与黄帝的国学:清季士人寻求民族认同象征的努力

 1.诸子学的兴起及其与儒学的竞争

 2.孔子与黄帝:民族认同的象征之争

 3.集各学之大成的国学

三 中国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

 1.清季的古学复兴

 2.文艺复兴与诠释清代学术

 3.余论

四 送进博物院:清季民初趋新士人从“现代”里驱除“古代”的倾向

 1.清季的滥觞

 2.民初的发展

 3.古董化的“故”与现实的“国”

五 读书与传统:清季民初士人一项持续关怀的演变

 1.损之又损:以简化的方式保存传统

 2.以新存旧观念在清季的延伸

 3.民初关于留学生读什么书的讨论

 4.留学与传统

六 温故可以知新:清季民初的“历史眼光”

 1.以日新全其旧

 2.推陈出新与温故知新

七 探索学术与思想之间的历史: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

 1.思想史与学术史

 2.清季民初关于国粹、国故与国学的思想论争

八 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

 1.“科学”与近代中国的学与术

 2.科学怎样走向整理国故

 3.国学向史学转移后唯物史观的兴起

九 文学的失语:整理国故与文学研究的考据化

 1.白话是否中国文学史的主流

 2.欧化、文言化和大众化:白话文的走向

 3.文学革命语境下新红学的突破与继承

 4.礼失求诸野:传统的现代表述

 5.结束语

十 物质的兴起: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一个倾向

 1.晚清思想言说中的“物质”与“文质”

 2.形上与形下:从“精神”走向“技术”的“科学”

 3.文化也是国力:社会的功利化及反对的努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志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66333
开本 32开
页数 35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3-05-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7.03
丛书名
印张 12.1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