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大国策》系列丛书之一。它集结了当代中国顶级“谋士”和“智囊”,把中国的发展纳入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进行考察,立足中国崛起道路上的大战略、大课题,对崛起进程中的中国政治、民主、民生等领域所涉及的战略问题发表国策诤言,直陈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危机和挑战,试图超越西方设定的现代化标准,跨越西方现代化“陷阱”,提出中国崛起的大对策、大方略。
| 图书 | 大国策(全球视野中的法治与政治)/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大国策》系列丛书之一。它集结了当代中国顶级“谋士”和“智囊”,把中国的发展纳入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进行考察,立足中国崛起道路上的大战略、大课题,对崛起进程中的中国政治、民主、民生等领域所涉及的战略问题发表国策诤言,直陈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危机和挑战,试图超越西方设定的现代化标准,跨越西方现代化“陷阱”,提出中国崛起的大对策、大方略。 内容推荐 当前中国法治专家的研究视角过窄,大多从法律角度探讨法律。中国正处于一个立宪重建时代,无法像英美那样,从市民社会秩序中自发生长出一个宪政国家。所以需要另寻出路。单从法学角度研究现实问题,已经没有多大意义,需要从政治家的视角为法治建设献计献策。 许多人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期望值很高,但路径和时机把握非常关键。预先设计一种理性的政治制度,然后强迫一群并不理性的人去适应它,这种做法将会导致一场政治灾难。好的政治制度,都不是预先设计的结果,而是根据族群特征量身订做,在“试错”和“反错”实践中不断完善。很多国际案例表明,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会把民主煮成一锅“夹生饭”。 目录 法治成就大国——《大国策》系列丛书导言 民主“夹生饭”不好吃 全球治理、联合国改革与中国政治发展 治民·治政·治党 政治体制创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其成因 民主政治的动力: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完善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 智库的坏习惯 宪法政治 政治文明、现代国家与宪政建设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民主与法治 中国司法审查的空间 中国行政执法困境的个案解读 基层民主:“一肩挑”悖论 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党管干部体制下的基层民主试改革 20世纪以来中国乡镇体制的变革与启示 民族融合与民族差异 全球化与民族关系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 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国策(全球视野中的法治与政治)/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高全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08917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7 |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1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68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