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基于知识计量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精选出来,经过进一步补充加工而成的学术专著。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著作中通过一幅幅知识图谱或表格的解读,形象地展示出某一门学科的学术前沿、代表人物和演化图景。本书具有学科前沿性,数据完整性,方法先进性,内容创新性的特点。

本书适合学术界的广大研究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对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有兴趣的读者。

目录

第0章 站在巨人的肩上/1

第1章 隐性知识研究的发展/8

 1.1 隐性知识的研究背景/9

1.1.1 知识社会已经来临/9

1.1.2 知识工作者的作用日益凸现/10

1.1.3 信息技术在组织中广泛运用/11

1.1.4 知识管理将受到组织的重视/12

 1.2 个体隐性知识研究问题的提出/14

1.2.1 我国当前个体隐性知识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14

1.2.2 个体隐性知识研究的理论需求/19

 1.3 个体隐性知识的相关研究/26

1.3.1 隐性知识的含义、特性及其分类研究现状/26

1.3.2 隐性知识管理/30

1.3.3 隐性知识管理的科学知识图谱/35

第2章 个体隐性知识的概念与结构/41

 2.1 个体隐性知识的概念/42

2.1.1 知识的概念和分类/42

2.1.2 隐性知识的含义/44

2.1.3 个体隐性知识概念的界定/51

2.1.4 个体隐性知识的特征/53

 2.2 个体隐性知识的层次分析/58

2.2.1 个体隐性知识与组织知识的关系/58

2.2.2 个体隐性知识的内部层次/61

 2.3 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模型/65

2.3.1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三元结构模型/65

2.3.2 瓦格纳的隐性知识三维立体结构模型/69

2.3.3 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模型/71

2.3.4 个体隐性知识结构差异的统计假设检验/82

第3章 个体隐性知识的测评/88

 3.1 个体隐性知识测评的特点和主要原则/88

3.1.1 个体隐性知识测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8

3.1.2 个体隐性知识测评的特点/93

3.1.3 个体隐性知识测评的主要原则/95

 3.2 个体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96

3.2.1 个体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建立遵循的原则/96

3.2.2 个体隐性知识的具体测评指标/98

 3.3 个体隐性知识的测评过程/107

3.3.1 测评模式和测评方法的选择/107

3.3.2 元认知、价值观和情感维度的隐性知识的测评/111

3.3.3 人际维度和专业技能维度的隐性知识的测评/127

3.3.4 个体隐性知识测评的综合运用/134

第4章 个体隐性知识的管理模式/138

 4.1 知识的获取和共享模式/139

4.1.1 知识获取和转化的SECI模型分析/139

4.1.2 获取和传播隐性知识的直观体验模式/142

 4.2 个体隐性知识的管理模式分析/148

4.2.1 个体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148

4.2.2 个体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分析/149

4.2.3 个体隐性知识管理模式和机制模型/151

 4.3 个体隐性知识的获取:“干中学”模式/153

4.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干中学”模式/153

4.3.2 “干中学”获取隐性知识的机理分析/154

4.3.3 “干中学”获取隐性知识过程的组织干预措施和案例分析/158

 4.4 个体隐性知识的转移:师徒制模式/162

4.4.1 师徒制模式转移隐性知识的机理分析/162

4.4.2 师徒制转移隐性知识的条件与激励措施/167

4.4.3 师徒制模式转移隐性知识的组织干预措施和案例分析/172

 4.5 个体隐性知识的共享:隐喻、知识地图和基于案例的推理/176

4.5.1 隐喻在个体隐性知识外化中的作用/176

4.5.2 认知地图和基于案例的推理表达和利用隐性知识的过程/180

4.6 个体隐性知识的利用:媒介模式/188

4.6.1 “隐性知识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媒介知识/189

4.6.2 “隐性知识酶”的催化作用过程/191

4.6.3 个体“隐性知识酶”的管理对策/195

第5章 个体隐性知识研究展望/198

参考文献/205

附录 个体隐性知识相关信息及其要素重要性调查问卷/22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作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145005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1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301-64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1
15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