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
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遣使西方与使臣日记汇报制度

 第一节 遣使西方的由来

 第二节 使臣日记汇报制度

 晚清使西日记书目表

第二章 斌椿的《乘槎笔记》和纪游诗

 第一节 《乘槎笔记》之前的西方亲历记述

 第二节 斌椿的观察与体验

 第三节 西方记述的话语方式

 小结

第三章 志刚的《初使泰西记》

 第一节 西方科技与中国思想

 第二节 西人与西教

 小结

第四章 郭嵩焘出使英法国日记

 第一节 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和认同

 第二节 西方形象及其意义

 第三节 作者个性与文化抉择

 小结

第五章 刘锡鸿的《英轺日记》

 第一节 成书及其疑点

 第二节 保守主义及其重估

 小结

第六章 张德彝早期随使日记

 第一节 日记体泰西风土记

 第二节 文化多元主义立场

 第三节 张德彝笔下的西方戏剧

 小结

第七章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国日记

 第一节 西方的启发与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察西方文化之短

 第三节 文化乐观主义及其根源

 小结

第八章 若干使西日记述要

 陈兰彬《使美纪略》

 李凤苞《使德日记》

 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国日记

 钱德培《欧游随笔》

 蔡钧《出洋琐记》

 张荫桓《三洲日记》

 崔国因《出使美日秘日记》

 王之春《使俄草》

 载振(唐文治)《英轺日记》

 张德彝后期日记

余论:晚清使西日记关于中西文化的几点争论

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索引

后记

内容推荐

晚清使西日记是清廷派往西方各国的使节及其属员撰写的日记。一百多年前清朝外交官对西方的观察与评论,是中国士大夫接受西方文化的一个侧面,也是近现代中西文化论争的前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上对使西日记的研究,受“近代化”视角的左右,对外交官的思想和行为,贬责者多,同情者少,失之公允。本书将历史研究与文化学研究相结合,以斌椿、志刚、郭嵩焘、刘锡鸿、张德彝、薛福成的出使日记为范例,运用文化身份、文学形象学、传记研究的观点,分析使西日记中文化观察、认证和选择的情况,力图在当代视野下,对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思想和文化价值,做出重新理解和评价。

编辑推荐

晚清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促成了近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晚清出使人员通过他们的日记,记录了西方社会生活的大量细节,也记录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真思考,为研究此阶段中西文化的接触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书从传统的“近代化”研究扩展开来,在跨文化交流的视野内,运用二十世纪文化研究的新眼光,重新考察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和选择。有填补该领域研究空白之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德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52096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4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2.03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