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和谐社会》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性演讲文章的结集,展现了作者探索建立中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心路历程,也堪为后学之楷模。本书适合政治学、国际政治学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图书 |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性演讲文章的结集,展现了作者探索建立中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心路历程,也堪为后学之楷模。本书适合政治学、国际政治学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性演讲文章的结集,展现了作者探索建立中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心路历程。全书内容涉及“学科建设”、“现实政治”、“国际与外交”、“教育与宗教”等领域,另外收录了作者为一些政治学图书写的“序”与“跋”,以及回忆师友的感怀文章。该书既适合政治学、国际政治学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主题文章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 “和为贵”与“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 学科建设 中国政治学百年历程(1900-2000) 政治学的报春花——喜见《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出版 抓住机遇乘胜前进 政治学研究要与时俱进 政治学研究不能故步自封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下大力开展国际政治学研究 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一件史料 中国国情研究中的社会调查 普及国情教育加强国情研究 国情辨析 建立思想库制度加强决策科学化 现实政治 中国走向何方? 理论的危机与转机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思想影响 政治转型:从人治到法治 五四运动与民主大旗 “兼容并包”与“思想自由 争论,冲开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祖国统一与中美关系——略谈美国政府插手问题 论主权原则与台湾地位 谈“文革”研究 “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与后果 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国际与外交 革命与发展: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中国外交的比较 台湾问题: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 中美关系放眼量 21世纪中国对日政策刍议 “和为贵”、“中庸之道”与“武士道”精神——关于日本政治文化的思考 民主理论与联邦制 东北亚的安全与合作问题 教育与宗教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关于博士研究生的德育培养问题 西南联大办学思想杂谈 北京大学早期的留学生教育 佛教在新中国的繁荣发展及其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说“人间佛教 序与跋 中外关系史料辨伪 政治发展道路不同 老人的心愿 增强全球意识摆脱人类困境 社会科学的探索需要更大勇气 苏联的政治学研究 德国的走向 名符其实的双肩挑干部 学术争论中的民主作风 四十年的变迁 师友剪影 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钱端升先生在北大 怀念吴恩裕先生 王铁崖先生与中国政治学 悼念邹谠学长——最后一封浓缩毕生研究精华的来信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宝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544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8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55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