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对话与争鸣/新世纪批评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新世纪批评文丛”中的一本。全书分为三辑,主要内容包括文学何以走向农民——赵树理对新世纪文学的启示;《士兵突击》与时代精神状况研讨;穿越时空的精神会晤——解读刘雨先生的《多元矛盾中的个性选择》;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溯源与重申——兼与王晓华先生商榷,被“异化”的生命形态——对沈石溪小说动物形象及其审美情感心理批评等。

目录

第一辑 新世纪“三农问题”与文学研究

百年乡村时空里的“阿Q”

文学何以走向农民——赵树理对新世纪文学的启示

“他者”的浮沉:评贾平凹长篇小说新作《高兴》

新世纪乡土中国现代性裂变的审美镜像——读贾平凹的《秦腔》与《高兴》

回归“仁义”传统,抑或另建“生活伦理”?——周习《土窑》小说的伦理叙事解读

翻身欢歌中的“一声叹息”——孔厥《受苦人》女性农民形象的主体意识

从经济翻身到精神翻身、人性解放——解放区文学中翻身农民的复杂心态、多元诉求与当代反思

第二辑 关于新世纪文学与时代精神状况的对话

《士兵突击》与时代精神状况研讨

《红灯记》电视剧与新世纪红色文化重构

关于第七届“茅奖”作品《秦腔》的研讨

新世纪长篇小说:多声部、创新难度以及重寻大师的可能

问询孤独的精神生命——读《我心彷徨——徐訏传》

从鲁迅、王小波到当代文化现象:本土化现代性思想的建构与评判——读房伟的《批评的表情》

穿越时空的精神会晤——解读刘雨先生的《多元矛盾中的个性选择》

通往诗意栖居的艺术之桥——评刘坤媛教授的《艺术:诗意地栖居》

第三辑 新世纪文学与文化现象争鸣

“茅奖”,你何时不再矛盾?——关于茅盾文学奖“无边的质疑”的深层探寻

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溯源与重申——兼与王晓华先生商榷

小众化是当代文学的出路吗——兼与摩罗先生商榷

“消费时代的儿子”——对余华《兄弟》“上海复旦声音”的批评

被“异化”的生命形态——对沈石溪小说动物形象及其审美情感心理批评

附录

王晓华:我们应该怎样建构文学的人民性

摩罗:中国现代小说的基因缺陷与当下困境

陈思和:我对《兄弟》的解读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对话与争鸣/新世纪批评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丽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84839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53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