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顶级作家柏杨重磅出击!
这是一本感人肺腑的书。
《柏杨家书(随书附赠VCD)》选录台湾作家柏杨和女儿佳佳持续八年的两地家书,以及信中写给女儿的一则叫做“小棉花的故事”的童话。当时柏杨先生在火烧岛(今台湾绿岛)受冤狱。他对她说,直到眼泪流枯,变成笑容,这才是人生。在这样的温暖中,远离父亲、母亲改嫁的佳佳成长了,从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成长为十六岁的亭亭少女,也有了自己的人生。
图书 | 柏杨家书(附光盘给亲爱的佳佳)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台湾顶级作家柏杨重磅出击! 这是一本感人肺腑的书。 《柏杨家书(随书附赠VCD)》选录台湾作家柏杨和女儿佳佳持续八年的两地家书,以及信中写给女儿的一则叫做“小棉花的故事”的童话。当时柏杨先生在火烧岛(今台湾绿岛)受冤狱。他对她说,直到眼泪流枯,变成笑容,这才是人生。在这样的温暖中,远离父亲、母亲改嫁的佳佳成长了,从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成长为十六岁的亭亭少女,也有了自己的人生。 内容推荐 台湾顶级作家柏杨重磅出击! 1968年柏杨受冤狱入台湾绿岛(火烧岛)八年;妻离子散,女儿年方八岁;狱方规定,每周只可通信一次,每信不超过200字。 “怒目金刚”式的柏杨怎样教导不知世事的幼女? 温暖女儿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温暖自己。 首度公开柏杨的五次婚姻故事和相关珍贵老照片。 爸爸是饱经忧患的人,告诉你是不是老生常谈,而是眼泪和遍体鳞伤的感触,但爸爸并不世故,也不老奸巨猾,我不但要把这话告诉你,还希望告诉天下所有的女儿和所有有女儿的父母。 温情、柔软、带伤,怒目金刚式的柏杨不见了,那是我们从未见到过的柏杨,那是佳佳最亲爱的爸爸柏杨。 她对他说,直到眼泪流枯,变成笑容,这才是人生。 这样,来自火烧岛冤狱的私密家书,就成了一个关于心灵、关于成长、关于人生意义的珍贵读本。 “国际桂冠诗人”张香华为丈夫柏杨作长诗《我爱的人在火烧岛上》,并在宏大的交响乐背景下深情朗诵,震撼全场(随书附赠VCD)。 试读章节 爸爸快出狱了,既悲又喜 佳佳: 2/13,2/20信收到。爸爸在草屯养的狗,名叫“老虎”,被灭狗队用毒针打死,死因却由于我,以后再告诉你吧。现在告诉吾儿一件事,爸爸就要出狱了,吾儿暂时不要来信(来信也收不到了),爸爸回台北后,我们父女就可见面。吾儿去年来的信上说,已忘记爸爸是个什么模样,无限怅惘。我两岁丧母,对母亲无一点印象,既没有留下相片,也没有人向我讲过她老人家的音容遗事,连怀念都无从怀念起,终生饮恨(唯一听到的是,母亲临死时,姐姐抱着我在床前啜泣)。而今吾儿总算再看到爸爸,希望吾儿想象中的爸爸,跟实质上的爸爸相差不多。不多写了,团聚在即,既悲又喜,一首诗附寄吾儿。 爸爸一九七六·二·二十八·八 寄女 吾儿初生时,秋雨正淅沥。父独守长廊,嗫喃向神祈。护士终相告,告父生一女。 此女即吾儿,此情舐犊意。儿啼父心碎,儿笑父心喜。看儿渐长大,摇摇学步举。 曾入托儿所,一别一哭涕。负儿径自归,为儿理发髻。出疹畏光风,门窗日夜闭。 儿身热如焚,抱儿屡惊悸。自幼厌进餐,一餐一淘气。悄悄吃狗食,吐泻几将毙。 住院儿卧床,伴儿父卧地。五岁接电话,口舌即伶俐。怒时呼臭爸,顿脚如霹雳。 六岁考幼园,百分高第一。滑梯玩不休,万唤都不理。上学有人送,下学父迎及。 一路攀父臂,仍作秋千戏。爬肩闻烟味,翻腾上父膝。遇事即寻父,搂颈絮絮语。 寻伴乐不归,惹父沿街觅。急急如疯汉,惶惶汗遍体。当父离家日,儿已二年级。 坐地看电视,尚对客人嘻。一去即八载,一思一心戚。梦中仍呼儿,醒后频频起。 而今父将还,儿业亭亭立。何堪吾家破,孤雏幸存息。儿已不识父,怜儿泪如雨。 我女儿一定会抱着我哭 佳儿: 写此信时,不知如何下笔,我不该于2/28写信告诉你,我们父女即将团聚!现在我在绿岛已有很好的工作,(编者按:明明被强制囚禁在人手中,柏杨却写下“已有很好的工作”,令人酸鼻。)不要为我担心,陈丽真阿姨会打电话告诉你一切,要心平下来,好好用功。你2/28信接到,也看到妈妈为你照的照片,我曾说:“我女儿一定会抱着我哭。”上次寄来的一千元就是当做路费用的。禀告妈妈,以后不要再寄钱了。八年岁月拖累她太多,不知道如何才能报答她,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报答她。 爸一九七六·三·九 我兴奋得哭了 爸: 接到您的信,映入眼帘的不同的地址,似乎连那信封都不同了,前两天妈回来告诉我您的事(陈丽真阿姨并未打电话给我,倒是打给妈妈了,但妈妈早在陈阿姨打电话来之前就知道了!)我兴奋的(得)哭了,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兴奋!难过! 知道消息后,就着急着您为什么不在事前写信告诉我,或是告诉我地址,害我信无处寄! 据妈说您在绿岛是教书吧?一月的收入够用吗?不够用要写信来,就是有多余的钱,也不要寄来,这样会徒增我们心理的负担的,留下来添些东西,买些好吃的!牙齿还是要看(找个好医生,若没有,可等到回台北时镶)。 快第一次月考了,我很好,一天除了念书、打球、补习(有时看看电视外),也都没出去!请您放心! 在这里给您附上在阳明山所照的照片,左边是我同学马正慈,她有一六八公分高!祝健康快乐。 佳儿敬上一九七六·三·十七 未接到您二十八日的信,所以对于您所提的事,大都不知!P116-118 序言 这是一本感人肺腑的书。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扮演为人父、为人母的角色。父母写信给儿女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何以唯独柏杨这一部家书特别动人呢?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刚刚接踵在国事蜩螗之后,那时遍地腥风膻雨。个人往往颠沛流离,处在一个极度动荡不安的时代,所谓国之不靖,何以家为。 这本书的主人翁——柏杨,则是这一个时代下另一种典型。他少小离家,翻越过大江大海,一生结过五次婚。其中,他随着时代的浪潮,正以为可以偏安海隅——台湾,却因为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特殊性格和乖舛的命运,他从一个人生幸福的顶峰直线坠落,从享有文名又软玉温香的幸福家庭生活,忽然落入冰冷的牢房,过着夜听监狱墙外海潮咆哮,晨对铁窗边隐现孤星的岁月,长达十年。一霎时,家破人散,唯一他能系念的就是他八岁的女儿一一佳佳;他仅存的希望就是这个小女儿给他写封温馨的信。这是他生存在暗夜中,唯一能盼望到的光束。 可是,女儿只有八岁,他没有办法在信中和女儿讨论复杂的案情。 女儿只有八岁,他没有办法向她倾诉满腔苦楚和冤屈。(事实上囚禁的生活,也有严苛的规定:通信不能超过200个字。)女儿只有八岁,每个夜晚还在床上等着父亲和她讲故事。 女儿只有八岁,柏杨不知道怎样让女儿多了解一点人世的险恶……这一切使苦思焦虑的父亲柏杨,写出了这本书中的童话,苦心孤诣抓住每一个机会,勉励女儿勤学行善。这本书中的佳佳,正像任何一个八岁的孩子那样,只想向父亲童言童语地撒娇。这本书中,柏杨不像他一向从事写作那样讲求规划、结构。它是一本需要你用善感的心、温情的手,细细捧读、深深体会的书。 张香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柏杨家书(附光盘给亲爱的佳佳)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柏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6007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