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方卫平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化(第6辑)》集结了由国内外儿童文化研究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研究者撰写的学术论文、评述文字等共三十余篇。这些文章涉及儿童文化基础理论、儿童文化产业、儿童哲学、儿童媒介、儿童文学、儿童电影、儿童教育等多个研究领域,其中不乏相关领域具有国内和国际前沿性的研究成果。
图书 | 中国儿童文化(第6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方卫平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化(第6辑)》集结了由国内外儿童文化研究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研究者撰写的学术论文、评述文字等共三十余篇。这些文章涉及儿童文化基础理论、儿童文化产业、儿童哲学、儿童媒介、儿童文学、儿童电影、儿童教育等多个研究领域,其中不乏相关领域具有国内和国际前沿性的研究成果。 目录 儿童文化 面向事实·立场互涉·理论自觉——论中国儿童文化研究的基本策略 开辟儿童哲学的新天地:思考故事之内容分析 媒介变迁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 儿童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为例 儿童文学 三十年河东河西不如大江东去 论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 五说安徒生奖 葛翠琳与中国童话创作 儿童文学中的镜子意象:自我认同与他者目光 浅析《彼得·潘》的模糊叙事策略 试论《水仙月四日》中雪婆子的形象 图画书研究 蔡皋图画书作品论 无字图画书的叙事 儿童电影 论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现实表现的美学深度 成人、儿童双重视角在电影中的表达——以影片《涨潮海岸》为例 儿童出版 中国儿童文化产业的早期实践——以商务印书馆为例 选本类型与选编策略——关于儿童文学选本出版的思考 本辑批评家 “儿童”:鲁迅文学的艺术方法 论儿童文学立场的语文教材观 学界对话 历史题材·城市背景·少年命运——殷健灵长篇小说《1937·少年夏之秋》研讨会纪要 叙事策略·生态意识·人文关怀——沈石溪动物小说新作《白天鹅红珊瑚》、《黑天鹅紫水晶》研讨会纪要 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专栏 珍惜才情 面对浅阅读时代——儿童文学应有的观察与觉悟 感动今天的孩子容易吗 大众传媒和儿童文学存在论上的危机 从两本中国图画书看东方的美学追求 当代台湾少年小说呈现的世界图像 译介的考量与影响:西方儿童图画书在《儿童乐园》 韩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课题 二十世纪初期日中儿童杂志研究——以《赤鸟》和《儿童世界》为例 海外视域 伊朗现代儿童文学与童年观的历史研究:伊朗儿童文学史项目(HCLI)与伊朗儿童文学史研究所(IRHCLI) 记忆的留存——一部教育传记词典 CoDiSV:奥斯塔山谷地区学校儿童书面作业的数字语料库 凯迪克奖获奖致辞 机构简介 马切拉塔大学“教科书与儿童文学历史档案与研究中心” 稿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儿童文化(第6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卫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2636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9.5-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8 |
宽 | 173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