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有些地方是用脚才能走得到的,有些美景是需要用心才能深刻体会,有些旅行则是适合与大自然及动物们一起互动的——阳明山上的寒冬山雪,每年南下七股过冬的黑面琵鹭,扇平的台湾蓝鹊,自然原始的福山植物园,穿越崇山峻岭的阿里山小火车,高山上的蓝眼珠嘉明湖,绿蠵龟的故乡澎湖望安岛……美丽的台湾岛,值得每个人放轻脚步……
江弱水的这本《陆客台湾》随笔,写人,写地,写风物人情,写出作者从容认证的台湾。
图书 | 陆客台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台湾,有些地方是用脚才能走得到的,有些美景是需要用心才能深刻体会,有些旅行则是适合与大自然及动物们一起互动的——阳明山上的寒冬山雪,每年南下七股过冬的黑面琵鹭,扇平的台湾蓝鹊,自然原始的福山植物园,穿越崇山峻岭的阿里山小火车,高山上的蓝眼珠嘉明湖,绿蠵龟的故乡澎湖望安岛……美丽的台湾岛,值得每个人放轻脚步…… 江弱水的这本《陆客台湾》随笔,写人,写地,写风物人情,写出作者从容认证的台湾。 内容推荐 《陆客台湾》:两个月的台湾之行,作者江弱水去了淡水、基隆、宣兰、新竹、台中、南投、花莲、高雄、马祖等地,到了师大、台大、清华、淡江、东海、佛光、慈济、中山、中研院等大学与研究机构,从台北101大楼玩到鹿港小镇,从太平洋沿岸的苏花公路游到中央山脉的原住民村落,从民进党的“5·17”呛马大游行看到慈湖的蒋介石铜像公园,从台北顶级的菊花日式料理吃到南投草鞋墩夜市的下水,从永康街艺文圈与传媒界闻人喝到餐馆小老板和车铺小伙计,可谓长度与密度兼具,学术含量与酒精含量都高。这本《陆客台湾》随笔,写人,写地,写风物人情,写出作者从容认证的台湾。 目录 小引 牛肉面 涎香记 问茶 乾隆陪我一整天 台北是一本泛昔一的书 永康街 垃圾不落地 淡水浮光 宜兰掠影 从北埔到南寮 东北角漫游 慈湖的后现代景观 小说南投 马祖有戏 花莲如诗 舒哥 于彭向于彭学习 老吕与杜康与巴赫 一位清华的教授 小说家张大春 诗人余光中 试读章节 牛肉面 1 人还没到台北,我俨然就觉得,有那么一碗牛肉面,已经下好,在等我了。 台湾的牛肉面,虽没吃过,看人写过。唐鲁孙、逯耀东、焦桐、舒国治、李昂,哪个台湾作家写吃的没有写到牛肉面?书本知识太丰富,但缺乏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 于是,我到台北才一落地,就要敷北兄带我去吃碗耳食已久的牛肉面。就在住处不远,南昌路斜插到同安街的一小截路上,便有一家“芳盛牛肉面馆”,大份一碗一百三十新台币,价格不菲,但也不离谱。 这第一碗,感觉充饥是顶好的。我疑心用的是澳纽进口肉牛的死腱子肉,太厚太实,筋腩全无。若带点五花性质就好了。可是面汤不错,微觉甜了些,淡了些。淡了可以自己加腌菜,这个以前倒不知道。 与牛肉面的第一次约会,不算成功。后来陆续又找了好几家。在师大附近浦城街一带的巷弄里,有家“良月”牛肉面,肉柴而黑,满碗憔悴。龙泉街有一家“牛老大”牛肉面,实在得很,而且够辣,但肉与面与汤各自为阵,味道也不行。在新竹,清华大学门前通衢边上,有一家“永记”牛肉面,也是肉紧块大,撑我一个死。在公馆一带还曾吃到“山西刀削”之番茄牛肉面,汁浓味鲜,但又不是原汁原味的台湾红烧牛肉面之正宗了。 2 眼看牛肉面的神话渐渐要破灭了,我才毅然决定按图索骥,去找金山南路二段大名鼎鼎的“永康”牛肉面,以力挽颓局。从师大正门左走,沿喧闹的金山南路往北,远远就看见那段幽静的巷子,店家那招牌,黄底红字,醒目十分。而且,since1963。我的那个亲切呀:那碗早就下好在等我的牛肉面,正好与我的此生一样长的。就这了! 店内两层,一楼普座,雅座上楼,红底白字的价目表喜气洋洋,生意果然好得不得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客人在站着等,手里捏着导游册。老板在收银台忙活,一脸和气生财的福相。再一看,装修却非常简单。大凡面馆都切忌过度装修,因为这是平民化饮食,一分钱一分货,吃完,抹嘴,走人。那些“现象”级的面馆,自成江湖,只图红火。比如杭州保俶路与西溪路交界的“忠儿面馆”,棚户很简陋,但老板很拽,因为有黑压压候座的人客撑腰。又比如在重庆,何房子带我去吃的“眼镜”牛肉面,乃在花街一狭斜小巷里面一破屋中,但我再也没有吃过比它更牛的牛肉面了。 终于轮到我了。鉴于吃过多碗实实在在的块肉,便点了半筋半肉面,大份,两百新台币。待端将上来,一看金黄而浓厚的汤色,心下便暗自叫了声好! 一碗面的好,是肉与汤与面合谋而成。食材要地道,火候要拿捏到家。火有文武,候有长短。时间该长的要长,如汤和肉。这家的牛肉面,据说汤头是用大牛骨永不熄火地熬出,再加上秘制的川味豆瓣酱,真是酽而不腻。大块牛肉,先蒸后切,再炖上四五个钟头直到呈褐色,丰腴可口;牛筋也晶莹如鱼冻,却十分有嚼头。用时该短的又要短,如面条。这家用的是拉面,圆润滋实,或如台湾人喜欢说的,很Q。煮面的活儿,增之一分钟则太长,减之一分钟则太短,生熟之际,端的是间不容发。 红油,白葱,褐中泛着金黄的肉,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面,足可圆梦。 3 对于跟我同龄或比我更大的台湾人而言,牛肉面经历了一个逐渐文本化的过程。吃到的永远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总是存在于记忆中。就好比谁若是问我什么最好吃,我必回答是儿时故乡东门头的花脸馄饨与水煎牛肉包子。 每个人从牛肉面这一文本里读到的东西也都不同。舒国治的《穷中谈吃》从这碗面里读出了文化与记忆: 牛肉面是融和文化的产物。有一点离乡背井(乡井原没有那样一味),又有一点新起炉灶;有一点昔年风味(如豆瓣酱,颇有大后方四川之灵感),却又有一点就地取材(台湾的黄牛肉)。李昂的《鸳鸯春膳》则从这碗面里读出了政治与记忆: 牛肉面分两种口味,辣或不辣。在五六十年代国民党的牢狱里,吃辣的政治犯都是左翼人士,临死前通常喊“共产党万岁”。不吃辣的政治犯全属台独分子,临死前通常喊“台湾独立万岁”。 P5-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陆客台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江弱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8271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5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6.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