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卧底在敌人心脏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国民党的首脑机关或政要身旁,有一批我党的优秀儿女潜伏在那里,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他们用智慧、谋略、胆识获取了一份又一份绝密情报,这些情报为我党取得全国胜利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孙亦平编著的《卧底在敌人心脏》讲述的就是这样12位中共党员的生平事迹。

内容推荐

国民党极其产密的防范措施阻挡不住中共情报人员的触角。蒋介石讲话的速记员,白崇禧、胡宗南的秘书,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蒋介石侍从室将军,甚至在台湾的老蒋身边的国防部参谋次长也是中共的高级特工。这是让蒋介石政权倾倒的一只巨大推手。

本书是《卧底在敌人心脏》,讲述了12位国民党政要身边的中共高级特工的故事。

《卧底在敌人心脏》一书由孙亦平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深受张学良敬重的中共特工

第二章 国民党高官身边的特殊秘书

第三章 按住蒋介石脉搏的红色女谍

第四章 三次挽救党中央的“龙潭”英雄

第五章 北平谍案中的中共情报骁将

第六章 隐形将军原来是“最危险共谍”

第七章 国防部作战厅长的特别使命

第八章 策反精英打人委员长侍从室

第九章 潜伏在“大盗”军中的地下尖兵

第十章 佩剑将军卧底敌营屡建功勋

第十一章 从武装起义走出的和平使者

第十二章 从中将参谋次长到“密使一号”

后记

试读章节

就读中大 扬名苏联

1925年还有一件事,对潘文郁一生影响很大,那就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创办。尽管该校成立前后历时只有5年(中山大学于国共合作失败后的1930年夏天宣布解散),但对于潘文郁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起了重大的作用,使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家。

国共合作期间,苏联曾派人在广州指导中国革命。1924年8月,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组成国民军,脱离直系军阀,请求苏联帮助。苏联政府及时地把援助领域由广州扩大到北方的国民军。因人才匮乏,苏共中央无法给国民军派遣政治委员,人才问题已影响到革命进程的推进。有鉴于此,1925年,苏联共产党为帮助中国培养干部,推动世界革命,决定在莫斯科筹办中山大学(也叫“孙逸仙大学”),招收对象是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目的是要使学生直接学习列宁主义,学习俄共(布)政策,以便能直接有效地贯彻俄共(布)的意图,从而改变过去那种经过其驻华代表传授加工了的马列主义的做法。从1925年3月19日到9月17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分别在六次会议上讨论组建中山大学的问题,而且每次都有相应的决议。即组建中国劳动者大学、把校址设在莫斯科、确定拉狄克为校长、确定大学校名全称、拨款55万卢布及组成近20人的创办委员会等等。

1925年10月,莫斯科中山大学正式创办,苏联方面通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选派骨干参加学习。中共中央决定选派党员、团员与进步青年前去学习。国民党成立了包括汪精卫在内的三人招生委员会,选派工作在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进行。消息一传开,上万名青年踊跃报考,考莫斯科中山大学一时成为革命的时髦象征。

考试在广东大学举行,考题仅是一篇题为“什么是国民革命?”的文章。

在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参与下,国共双方挑选了310名学生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中中共党员、共青团占了学员总数的80%以上。当时的中山大学实际上还是苏联共产党的一个党团组织,所以招收的共产党员要多于国民党员。1926年1月又有10名在德国学习军事的国民党学员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不久,中共旅欧支部的20名党、团员在法国受到巴黎警察当局的迫害,根据党的指示,也转道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这批学员中有邓小平、傅钟、李卓然等。

在中共众多学员中,有11人是从湖北选拔的,潘文郁是其中之一。他同胡伊默、伍修权等11名湖北选拔的学员,由上海乘苏联煤船于1925年11月上旬到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就读。莫斯科中山大学成立时,地点在莫斯科沃尔洪卡大街16号。校园里有一座三层楼的小别墅,还有花园、篮球场、排球场、溜冰场。这座古建筑是十月革命前一个俄国贵族的官邸,屋顶浮雕华美,室内吊灯堂皇,每一间房屋都高大敞亮,一个大厅已改成礼堂,整座宅院已改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

当年,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量干部的学校只有两所,一所是黄埔军校,另一所就是莫斯科中山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的首批学员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就共产党方面而言,中山大学里走出了“28个半布尔什维克”,其中就有邓小平、乌兰夫、叶剑英、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何叔衡、杨之华、杨子烈、施静宜、赵一曼、左权等,他们都曾经是该大学的学生。比较通行的说法, “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其实是29个人,因为其中的徐以新当时只有十七八岁,是共青团员,加之观点比较动摇,所以称为半个。国民党方面的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冯玉祥之子冯洪国、女儿冯弗能、冯弗伐,邵力子之子邵志刚,叶楚伧之子叶楠,于右任之女于秀芝等也都是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的。

当时的莫斯科中大还处于秘密状态,不对外公开,也不挂牌子,每一个中大学生都起了个很好听的苏联名字,这主要考虑到中国学生回国以后的安全。

莫斯科中大学制二年,中国学生来到这里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学生首先要学习俄语。第一学年,俄语学习时间特别长,每天为4课时。

在莫斯科中大学习期间,由于学习勤奋,潘文郁不到半年就能阅读俄文书报。潘文郁学习勤奋,博闻强记,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不久即被学校选拔为课堂翻译。为了理解原著,并让翻译的内容使同学们听得明了,他把需要翻译的课文,先行学好、吃透,然后根据同学们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地翻译出来,受到教授和同学们的好评。他曾和张闻天、王稼祥等同学一起受到校方的表扬。

在莫斯科中大,潘文郁等人还学习了其他课程,如第一年《政治经济学》、《历史》、《现代世界观》、《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第二学年的课程为《中国革命运动史》、《世界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主义原理》、《经济地理》等。莫斯科中山大学还有一门重要课程就是军事训练,该课程每周一天,主要内容为步兵操典、射击、武器维修等。

斯大林在联共14次代表大会上发起的同托洛茨基分子的斗争,也在中山大学里上演,潘文郁坚定地站在联共中央路线这边,他的俄文水平也得以锻炼和提高。一年后(1926年),他受聘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担任俄文翻译,当时潘文郁的俄文翻译水平在莫斯科已小有名气。

正当潘文郁在苏联学习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开始反共,随着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暴发,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紧接着长沙又发生“马日事变”,国民党到处屠杀共产党和进步群众,国内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由于国内白色恐怖严重,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不得不选在苏联莫斯科召开。在代表大会正式开幕前,斯大林召集部分代表和五届中央委员谈话,6月14、15曰,布哈林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召集“政治谈话会”。大会翻译科主任王明,推荐潘文郁担任周恩来的翻译。潘文郁先后为周恩来、瞿秋白、苏兆征、蔡和森、李立三、向忠发、项英等中共领导人作俄文翻译。

1928年6月18日,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一个乡间别墅里秘密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六大”的142名代表中,有53名是被指定参加的代表。潘文郁是指定代表之一,他的代表证号码是91号。潘文郁既是会议代表,又兼做翻译,为大会笔译和整理了很多文件和资料。他的俄语水平和工作实绩等受到周恩来、李立三等人的赞赏,潘文郁由此留在莫斯科工作,担任“六大”期间在莫斯科成立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秘书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位于苏联境内的领导机构,是中共在共产国际设立的常驻代表团,共产国际通过该代表团指导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潘文郁革命生涯的一个里程碑,他以非凡的才气和实干精神奠定了自己在党内的地位。

P3-6

后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报刊文章、图书资料和网上资料,因篇幅关系有些资料不能一一列举。在此,谨向被引用文献资料的所有作者、编者表示衷心感谢!

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范国平等著《卧底——解密“余则成”们的潜伏档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二、叶健君、李万青《十大红色特工》,珠海出版社,2009年7月版

三、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四、杨者圣《在胡宗南身边的十二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五、陈融生《中共地下党员谢士炎的壮丽人生》,http://www.5Dmil.com

六、韩兢《隐形将军》,群众出版社,2008年1月版

七、郭汝瑰《郭汝瑰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5月版

八、夏继诚《打入蒋介石侍从室》,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1月版

九、靖任秋《纵横龙潭虎穴间》,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5月版

十、魏世元《民革领导人物传——侯镜如》,http://www.ming.gov.cn

十一、侯伯文《侯镜如参加的三次起义》,http://www.houjingru.com

十二、《二十九军爱国将士——副旅长何基沣》,《人民日报》1999年7月7日

十三、佚名《中共第一代潜伏台湾地下党兴起与覆灭内幕》,台湾网2009-12-25

十四、何池《毛泽东夸奖的两位赴台英雄:“密使一号”和特派员》,中国网china.com.cn,2008—08—18

作者

2010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卧底在敌人心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亦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25275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3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8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