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摄影实践者,也是一位伟大的摄影理论家。他对摄影的概括可以说是格里·巴杰编著的《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的指导方针:
不用去管人类的才能、智慧、审美与名声中神秘与偏私的一面,摄影中的艺术终会导致这一切;这正是摄影对充分且能感受到的观察的界定。
图书 | 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埃文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摄影实践者,也是一位伟大的摄影理论家。他对摄影的概括可以说是格里·巴杰编著的《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的指导方针: 不用去管人类的才能、智慧、审美与名声中神秘与偏私的一面,摄影中的艺术终会导致这一切;这正是摄影对充分且能感受到的观察的界定。 内容推荐 20世纪20年代,拉兹洛·莫霍利-纳吉曾说,“不懂得摄影的人,便是将来的文盲”。从最初摄影快照的出现,到如今正在开展的大规模的摄影革命,正好说明上面这句话惊人的预见性。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影响力正日益扩大。格里·巴杰编著的《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书正是为配合有关摄影的首部重要的系列电视片而撰写的,试图通过摄影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影像,来探索这一艺术与科学性兼具的视觉表现形式的本质特征。《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共分六章,分别将摄影的发展过程纳入社会大背景之中,核心部分力图探索怎样的摄影作品,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伟大的艺术杰作。本书各章提供20幅左右精心挑选的图片,配以文字解说,同时更在主线索中阐明本书涉及的有关问题,诸如:我们是否能够“相信”摄影所展示给我们的一切?为什么一幅摄影作品所展示的,比题材的全部内容还要丰富?摄影师是如何处理历史事件的?摄影为什么是一种悲怆的艺术?等等。 格里·巴杰批判的视角和敏锐的美学意识,使本书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对于每一个想对21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摄影有更多了解的人来说,本书是一部必读之作。 目录 引言 前奏 一张照片 第一章 摄影帝国 尾声 孩子也能做到 前奏 摄影者可能是怎样的人——一个最好的例证 第二章 新型的摄影者来了! 尾声 摄影者展示了什么? 前奏 我恳求你相信这是真的 第三章 某些决定性的时刻(也许是?) 尾声 别了,摄影 前奏 需要的便是狂欢作乐 第四章 在路上 尾声 地方的精神 前奏 物质女孩 第五章 面对面 尾声 性的战斗 前奏 走向大型照片 第六章 它的价值何在? 尾声 人人都能做到 专业术语汇编 年表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格里·巴杰 |
译者 | 朱攸若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869086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5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8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4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3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307 |
宽 | 239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1-2010-51号 |
版权提供者 | Quadrille Publishing Limited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