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有关历史文献学理论与实证的论文集。全书分为伦理篇、考实篇和评述篇三大部分,主要收录了《论传统文献学的内涵、范围和体系诸问题》、《简论当前古籍整理研究的方式与方向》、《<尔雅郭注>版本考》、《<旧五代史>考辨》、《张舜徽与清代扬州学派研究》、《求真去故心裁别识——章学诚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等,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图书 | 文献论理与考实/文献学研究系列/博导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有关历史文献学理论与实证的论文集。全书分为伦理篇、考实篇和评述篇三大部分,主要收录了《论传统文献学的内涵、范围和体系诸问题》、《简论当前古籍整理研究的方式与方向》、《<尔雅郭注>版本考》、《<旧五代史>考辨》、《张舜徽与清代扬州学派研究》、《求真去故心裁别识——章学诚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等,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是有关历史文献学理论与实证的论文集,内容有三个部分:其一名之曰“论理篇”,所收文章对若干文献学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体现了作者对文献学理论体系新的思考与分析;其二名之曰“考实篇”,是对古文献的考证文章,来自作者多年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实践,最为专精;其三名之曰“评述篇”,即书评和学术会议综述之类的写作,展示了作者流畅的行文风格。 目录 自序 伦理篇 1.“文献”之我见——兼与单柳溪同志商榷 2.论传统文献学的内涵、范围和体系诸问题 3.再论“文献”内涵与版本目录学分类问题 4.历史编纂学论纲 5.简论当前古籍整理研究的方式与方向 考实篇 6.郑默《中经》首创四部分类法考辨 7.“窳”、“窳”辨正 8.《史记·天官书》与传统儒教 9.《尔雅郭注》版本考 10.葛洪《抱朴子·遐览》篇及其意义简析 11.唐玄宗《老子注疏》特点简析 12.简论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的文化价值 13.简论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诠释宗旨 14.《道藏》四卷本《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辨误 15.《旧五代史》考辨 16.论王念孙《史记杂志》的内容与价值——兼与钱大昕《史记考异》、梁玉绳《史记志疑》比较 评述篇 17.张舜徽与清代扬州学派研究 18.博观约取推陈出新——评张舜徽先生《清儒学记》 19.一代宗师风范永存——纪念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尔雅》研究述评 21.厚积薄发匠心独运——评赵国华著《中国兵学史》 22.采众家之长绘一方丽色——全国民族院校专用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编后琐语 23.求真去故心裁别识——章学诚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24.朱子学与上饶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献论理与考实/文献学研究系列/博导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恩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61135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56-53 |
丛书名 | 文献学研究系列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08 |
宽 | 146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