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译 序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迈克·戴维斯
第一章 城市更年期
第二章 贫民窟的盛行
第三章 政府的背叛
第四章 自助的幻象
第五章 热带地区的奥斯曼
第六章 贫民窟生态学
第七章 结构调整计划中的第三世界
第八章 一种过剩的人性?
结语 走在“越南街”上
关键词索引
图书 |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 |
内容 | 目录 代译 序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迈克·戴维斯 第一章 城市更年期 第二章 贫民窟的盛行 第三章 政府的背叛 第四章 自助的幻象 第五章 热带地区的奥斯曼 第六章 贫民窟生态学 第七章 结构调整计划中的第三世界 第八章 一种过剩的人性? 结语 走在“越南街”上 关键词索引 内容推荐 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将贫民窟slum定义为“以低标准和贫穷为基本特征之高密度人口聚居区”。美国城市理论家迈克·戴维斯预言,未来的地球是一个贫民窟星球。他追溯了非正式人居的全球轨迹:自1960年代以来“希望的贫民窟”开始,经由1970至1980年代债务十年中城市贫困的“大爆发”,直到今天百万人口以上的贫民窟。从利马不断延展的栅栏到马尼拉的垃圾山,城市化与工业化甚至经济增长分离开来。大批被正式世界经济逐出的人群,必须把他们的生活押在危险的山坡、河漫滩或临近散发毒气的垃圾场等不可避免的灾难上。城市重建和“美化”的冷酷机器把数百万贫民驱逐到城市附近灰色地带的绝望处境之中。不是都市未来主义者们一度想象过的“光明城市”,21世纪的大多数城市蜷伏在泥泞之中,被污染和腐烂所包围。未来的城市更有可能是一种“贫民窟城市”。 本书描绘了21世纪极端扩展的城市贫苦景观:除了里约热内卢、金沙萨到孟买的贫民窟生活状况,还指出了城市贫困的不断加剧所带来的严重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后果。戴维斯对世界城市贫民灾难性困境的忠实描绘不仅是为了唤起愤慨,也为了引起更多的关注。 编辑推荐 迈克·戴维斯,在美国都市社会学界大名鼎鼎,以其著作中普遍的批判主题及反传统观点而著称, 被形容为“城市异见者”。他一直坚持在公共领域中进行独立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实践了萨义德的论点:“知识分子一定要令人尴尬,处于对立,甚至造成不快”。本书是他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专著。此书之前,对大型贫民窟兴起的讨论一直被排除在主流政治议程之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迈克·戴维斯 |
译者 | 潘纯林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25660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2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99.1 |
丛书名 | |
印张 | 9.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