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急让孩子慢慢长大
内容
试读章节

抢跑的孩子没有后劲。因为童年时的快乐和自由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的最好方式,而神童在抢跑时,大多都无法享受童年的快乐,也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1974年,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客座教授琼·弗里曼开始了一项对天赋儿童的跟踪调查。他选择了二百多名在数学、美术和音乐等领域有着不凡表现的儿童,建档跟踪。让弗里曼大跌眼镜的是,到今天为止,这些天才儿童有97%已经成了普通人。

在我国的七十年代,也是一个“神童”潮涌的年代。童年时,我经常听广播、电视里面说,谁谁谁,才华出众,几岁就进了XX科大,谁谁谁,智力超群,受到领导接见。

在我小的时候,记得父亲曾经对我说:“瞧瞧人家的孩子……”羡慕嫉妒恨,溢于言表。我很不服气,觉得自己也很不错。我还暗下决心,要奋发图强,让父亲对我刮目相看。

可是不久,我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因为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比如,掏鸟蛋、戳电线、吊铁环、打秋千……

这些游戏,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被认为是恶劣行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没少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

受到批评后,我也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已经离“神童”越来越远了,我无法在上小学三年级时把微积分研究明白了。

为了能和神童靠齐,我给一个叫齐翔的神童写过一封信。信中,我表达了对他的羡慕,同时也请求他,希望他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成为神童。

很多天以后,我收到了回信,信纸看起来被揉过很多次,已经褶皱不堪,信的一角,还被撕掉了一大块。有一个残破字,看起来特别像“痛”字。

我仔细读了信,发现那的确是一个“痛”字。齐翔告诉我,世界上没有比作“神童”更恐怖的事情了。神童就是一个可怕的面具,让你永远做不了自己。

我一下子就释然了。

我一直和齐翔联络,因为齐翔很喜欢和我聊天,他说,和我聊天,他可以完全放松。

大约是1998年,齐翔上了某电视台的一个教育谈话栏目。在这场谈话中,他一改往日温文尔雅的形象,不再表现让人叹为观止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反而痛斥“神童”教育。

齐翔说:“我有很多困惑,我有很多苦恼,我有很多不解,我不断挣扎,可是我却不敢表现出来,因为我身上有一个神童的‘标签’。”

“我从来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玩耍,我必须要神神叨叨地坐下来,研究诗作,研究数学,研究物理化学,否则,我就不再是‘神童’。”

看了他的故事,你还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吗?你还愿意给他稚嫩的肩上加上很重的负担吗?  即使你的孩子在童年就表现出了天赋异禀,也请你放过他,给他自由发现和探索的快乐,而不要为了开发智能,给他过重的学习负担。

智商高是神童的一个重要标志。可是,人的生理和心理不会因为智商高而发育快。在需要玩乐的童年,就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只会损伤孩子的智商和心智,影响他健康成长。P3-4

目录

第一章 “超前教育”:赢了起跑线,输了人生路

 谁让神童终成庸子

 没有了解,不谈规划

 助跑线够长,起飞才能无限高

 适当“妥协”效果更好

 阶梯教育法:n岁孩子不用m法

 连轴转的机器磨损快

 成长不跳级,把握当下最好

第二章 孩童的大脑和心理,你到底知道多少

 急于灌输,不如抓住敏感期

 孩童,有一个短暂的叛逆期

 本我、自我、超我,错过一个都不是我

 思维发育过程:直观、形象、抽象

 安全感,是各种能力的地基

 0~6岁,运动就是开智

第三章 三分教,教于孩子的敏感期

 语言不是教出来的,是用出来的

 立规矩,要趁早更要抓巧

 秩序敏感期,“任性”管不得

 有教无育非“早教”

 开放教育能提高孩子的适应性

第四章 无为而学:过早学知识,容易让孩子厌学

 孩子的学习方式你得懂

 游戏,是改变孩子厌学的好方法

 早入学,是男孩的灾难

 五岁前的孩子需要用实景教育

 “悦”读第一,阅读第二

 大方向,小目标

 学不会,等一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第五章 一手经验,二手知识;知识要教,经验要等

 停下来,分享孩子的探索经验

 以结果为本,不如以过程为重

 孩子在探索时,别急于告诉孩子答案

 忍耐,不急于纠正孩子的不良选择

 打架,也是一种尝试

 给孩子一个破坏的天空

第六章 孩子的错误、缺点,要看得、忍得、等得

 见错就管,日后纠结

 成长是一场实验,没有错误,只有教训

 你不知道的孩子不认错的心理诱因

 不出格,不自觉;不出格,不成人

 孩子惹你生气,其实不是故意的

 别急着给孩子下定论,要等读懂孩子的心理

 把孩子的缺点看成上天的恩惠

第七章 教育孩子,方法比效率更重要

 说话,要说能到孩子心窝里的话

 个性是宝,保护孩子的个性

 站在孩子身后,和孩子一起独立

 善用温水煮青蛙原理

 为何惩罚不起作用

 弥补先天不足

 多用延迟满足,允许即刻剥夺

 拉长焦距,解读孩子

第八章 无条件养育,删除过多的愿景和追求

 成功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当你面对老师的督促,该怎么办

 爱,是永远的动力

 真懂孩子,无须忍耐

 不用现在的价值观衡量孩子的未来

序言

教育,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生命,或者更直接说,是在塑造一个人的前程。为了给孩子打造出一个多彩而美丽的前程,我们这些父母们,都是拼尽了全力,费尽了心思,为孩子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

我们的愿望,不过是想把孩子送更远一点,让他少吃一点苦头,让他更早发现捷径,让他更快走向辉煌。我们是如此兢兢业业,谆谆教导,鞠躬尽瘁也觉不足,呕心沥血依然胆战心惊。

的确,教育,就是生命工程,从“开土动工”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肩负着一个让天使起飞的使命。我们的确应该尽智竭力,可我们不能蛮干,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急于求成。当我们太急于做教育时,反而没有时间去思考教育本身。

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孩子,需要怎样的教育?

把孩子早早送进培训班,让他接受各种早教导师的熏陶,这是教育吗?

为孩子早早开智,在他还咿呀学语的时候,就为他灌输各种科学知识,这是教育吗?

在孩子走进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告诉孩子,一定要乖乖的,听老师的话,听班长的话,这是教育吗?

当孩子拿回一张满篇红叉的试卷时,你眉头紧锁,勃然大怒,大发雷霆,给孩子一顿惩罚;或者苦口婆心,唠唠叨叨,劝说孩子用功,用功,这是教育吗?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无法追上别人的脚步,或者他更喜欢他一个人的世界,你马上采取措施,让他追上大部队;或者把他从他自己的世界拽出来,给他看更大的世界,这是教育吗?

……

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吗?

如果是,那请允许我劝说你,不要再对孩子进行“教育”了。你的教育,已经失去了教育的本意,你已经把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赶向了一片荒原。你是在让一个对知识极度饥渴的人,走进一个没有知识的世界。

这是连一个放牧人都不会犯的错误!

上面所说的种种,看似教育,但只是表面教育,这种表面教育,和我们一直说要摒弃的填鸭教育,在一个层面。再透彻点说,这种表面教育的原则是,只要举起了教鞭,就是教育。  这让我想起了禅宗里的一个解读:用手指月,指并非月。不管你指,还是不指,天上的月亮都在那里,发着他自己的亮光,走着他自己的路线。这是月亮的自性。

孩子也有自己的自性,他会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解读来安排自己的生命路线。就一般意义上来说,孩子自己安排的这条生命路线,往往要比父母为之安排的更精彩。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对孩子置之不理、不管不顾。指月之手,还是需要的。只是,我们不需要把指月之手和月亮混为一谈。教育,就是指月之手。

月圆了,指月之手不必将之作为自己的功劳;月缺了,指月之手不必急于在空中补足这条缺痕。你补的月,亮不了孩子的人生。

其实,你不用着急,时间会让月亮重新亮起来,只要你能够静下心来,耐心等待。

教育,就是三分教,七分等。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独特的过程;每个孩子的学习,都有一种独特的方法;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有一个独特的亮点;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前程。

你不要用世俗功利来衡量孩子当下的成绩,不要用功成名就作为孩子未来的追求。你要不耻于落后,不誉于提前,敢于支持孩子的个性,善于发掘孩子天赋的潜能。

本书重新对父母的教育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把教育现实一个个进行解剖,通过一个个细节性的说明,让父母们看清落后的教育观,发现并坚定全新的教育观:要教得,更要等得;要催得,更要忍得;要给得,更要舍得。

希望本书能成为父母的望远镜,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能发现,现在还处处让你不满意的孩子,在未来,会处处给你制造惊喜。

内容推荐

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家教作家成墨初老师继《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热销50万册后再续教育经典!

孩子只有在轻松的玩乐中自主发展,在时间沉淀下滋润心灵锻炼身体的孩子,才有寻找成功的能力,才能有一个美好而幸福的未来。教育,是一种慢与等的艺术!

《别急让孩子慢慢长大》重新对父母的教育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把教育现实一个个进行解剖,通过一个个细节性的说明,让父母们看清落后的教育观,发现并坚定全新的教育观:要教得,更要等得;要催得,更要忍得;要给得,更要舍得。

编辑推荐

“慢教养”理念倡导者,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家教作家成墨初老师继《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狂销五十万册,个人家教图书总销量突破两百万后的最新力作!

逐一解剖中国家长的教育场景,解读正确的教育方法:要教得,更要等得;要催得,更要忍得;要给得,更要舍得。

阅读《别急让孩子慢慢长大》,慢慢思考,即刻改变,你会发现,现在还处处让你不满意的孩子,在未来,会处处给你制造惊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急让孩子慢慢长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成墨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35789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2014129671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