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温公易说》全从人事出发,不杂佛老,阐释儒家思想,言简意赅,别具意境。但该书对《周易》的注释极为简略,常接连三四爻无说,甚至整卦无解,因此也有人怀疑司马光未能完成该书,传世的不过是一部残稿。该书在宋代就已经流传繁简不同的抄本,宋后失传。
图书 | 司马光讲周易(白话温公易说)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司马光的《温公易说》全从人事出发,不杂佛老,阐释儒家思想,言简意赅,别具意境。但该书对《周易》的注释极为简略,常接连三四爻无说,甚至整卦无解,因此也有人怀疑司马光未能完成该书,传世的不过是一部残稿。该书在宋代就已经流传繁简不同的抄本,宋后失传。 内容推荐 一群顽童在院里玩耍,有个小孩淘气爬上水缸沿,一不小心掉进深深的水缸,小孩们哭喊着跑到外面求救。这时,一个七岁顽童却找到一块大石头,使劲把水缸砸破,缸里的水流出,落水孩童得救。这个救人顽童,就是后来的宋代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因后来被封为温国公,也被称为司马温公,其易学著作也因此被称为《温公易说》。司马光政治上倾向保守,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领袖,执政后尽罢王安石新法。在学术方面,司马光则有为人称道的《资治通鉴》一书。 司马光在哲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其所著《温公易说》是易学史上的重要著作。该书全从人事出发,不杂佛老,阐释儒家思想,言简意赅,别具意境。但该书对《周易》的注释极为简略,常接连三四爻无说,甚至整卦无解,因此也有人怀疑司马光未能完成该书,传世的不过是一部残稿。该书在宋代就已经流传繁简不同的抄本,宋后失传。今天我们看到的《温公易说》一书是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 司马光没有解释《序卦传》和《杂卦传》,《说卦传》也只有两段非常短的解说。由于原本不全,有九卦没有解说,还有很多卦或者仅解释卦辞,而没有解说爻辞,或者是一卦仅仅解说了一爻的爻辞。 目录 写在前面 原序 易总论 卷一 周易上经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卷二 上经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习坎 离 卷三 下经 咸 恒 ■ 大壮 亚 曰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盆 央 ■ 卷四 下经 ■ 升 困 井 ■ 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主 旅 ■ 兑 涣 ■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卷五 系辞上 卷六 系辞下 说卦 序卦 杂卦传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司马光讲周易(白话温公易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袁永锋//马卫东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5107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3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1.5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