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
内容
编辑推荐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之时,中国历史发生了社会沧桑、国家分合的巨大变化,留下无数令英雄扼腕、催凡人掬泪的故事,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启示。本书即从政治、经济、宗教、法制等方面,勾画这四百年的沧桑分合,揭示历史表象之下的启示教训,定能使读者领略到开卷有益的乐趣。

内容推荐

“千秋兴亡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中国历史上八个主要朝代(秦朝、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为宏大背景,从把握相关历史时期的脉动和发展入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各个朝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宗教、法制等领域的历史大事和兴亡嬗变,生动描写了发生在各个历史时期令英雄扼腕、催凡人掬泪的历史故事,将历史上那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治世的良策、祸乱的渊薮总结出来,结晶出可警醒后人、观照当今的历史启示。这些“话题”都是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并融入作者的点拔、启发和机警的论述,绝无生涩之感,与读者极易形成交流。

本书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故事,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目录

出版说明

充满矛盾的时代

挟天子以令诸侯

民以食为天

惟才是举

力争主动,以攻为守

坐断东南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疯狂的奢靡

“八王之乱”

所谓的“五胡乱华”

“王与马,共天下”

淝水之战

清谈误国

猜忌与残杀

空前的改革

“均给天下之田”

倒退必亡

由“胡化”而“汉化”

佞佛抑道与灭佛崇道

辉煌的典章

“急于黎庶,缓于权贵”

试读章节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氏集团的兴起

在中国历史上,当天下大乱时,权威落地的皇帝名号往往成了其他政治势力借用的旗帜。运用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策略最成功的,就是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异军突起的曹操集团。

公元196年7月,当时中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汉献帝刘协,凄凄惶惶地回到了瓦砾遍地、残破不堪的京城洛阳。这位倒霉的傀儡小皇帝,这一年刚满15岁。6年前军阀董卓把他推上这个有名无实的皇位,把他带到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他在冷清狭小的临时皇宫中度过了形同软禁的5年,对于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董卓死后,董卓的部将李催、郭汜等在关中混战,李催把他劫持到了自己的兵营,后来是靠着军阀们的协助才得以脱身。一些朝廷的文官在几小股地方军阀的帮助下,想把小皇帝带回洛阳去。汉献帝这才真正体会到了在战乱之中颠沛流离的滋味。一路上他们遭到关中诸军阀(李催等人不久就对同意放跑小皇帝感到后悔)及匈奴军队的追击,又被形形色色的地方武装勒索,兵员日减,粮食全无。小皇帝经常风餐露宿,饱受惊吓。一行人为躲避追击,南辕北辙,先是在陕(今河南三门峡市)北渡黄河,这一带河岸陡峭高达十几丈,渡河时只得把小皇帝背下去。船少人多,后到的士兵、小官争着上船,拼死攀拉船舷,急于逃命的大官命令卫士挥刀乱砍,掉落在船中的断指多到可以用手一捧一捧地往河里扔。渡过黄河的仅有汉献帝、同病相怜的小皇后和随从的几十个文官、卫士。在黄河北面的安邑暂住后,再从孟津渡过黄河,回到洛阳。长安到洛阳不过700多里路,汉献帝这一行人竟然走了一年多。

回到洛阳的东汉皇帝并没有回到“家”。洛阳城里的宫殿早已被烧光,汉献帝只得住到已死的大太监赵忠的宅院里。跟随的及前来投奔的百官公卿都只能倚靠着断壁残垣歇歇脚,小官们自己采野菜果腹,不然就是饿死或被散兵游勇杀死。正忙着混战的军阀们谁都顾不上这位小皇帝及这个残破的东汉朝廷。割据冀(今河北一带)、青(今山东北部)、并(今山西一带)3州,在各路军阀中势力最大的袁绍,完全有能力迎接汉献帝并重建在他控制下的东汉朝廷,他的谋士沮授也确实向他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可袁绍总觉得自己一族四世五公(出了5个位至三公的大官),宗族势力强大,足以自己称孤道寡坐上帝王宝座,没有必要去理睬洛阳的倒霉小皇帝。袁绍的大多数谋士也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现在是群雄并起,都想当皇帝,把小皇帝接来,反而要事事请示做表面文章,万一有所不顺,还会被政敌攻击为悖逆。袁绍于是打定主意不理睬洛阳的小皇帝,在第二年又大模大样地接受了“大将军”的头衔(东汉时大将军一职可算是朝廷中主持朝政的最大的官),等待称帝的时机。而袁绍的弟弟袁术更按捺不住称帝的野心,尽管只割据淮南一带,势力不及袁绍,但却在第二年就公然自称为天子,过起当皇帝的瘾来了。

大军阀对东汉小皇帝不屑一顾,而当时已割据兖(今山东、河南部分地区)、豫(今河南东南一带)两州的一代枭雄曹操却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个时机,在汉献帝到达洛阳的一个多月后,就派自己的堂弟曹洪去迎接汉献帝。一路护送汉献帝的将领董承起先不愿意接受,可后来自己的内部发生内讧,反而请求曹操帮助。曹操亲自带兵来到洛阳,驱逐另一个护驾的将领韩暹,掌握了残破不堪的小朝廷。他见洛阳已是空城一座,又处在几股军阀的兵锋之下,自己的军事实力不足以坚守这座成了废墟的名城,于是就将汉献帝及朝廷迁到自己的根据地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从此曹氏集团就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借用汉朝皇帝的名义号令、讨伐敌对的军阀豪强,在原已不弱的军事实力的支持下,又据有了极其明显的政治优势。

曹操算不上是显贵之后,他的父亲曹嵩原来只是个无名之辈,家世及早期的生平都搞不清楚,甚至连“曹”这个姓氏可能也是后来才确定的。传说他实际上是夏侯氏的子孙,后来因为被大太监曹腾收为养子,才改姓曹。东汉末年太监专权,曹腾是最有势力的大太监之一,他先后为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这5位皇帝服务,被封为费亭侯,官至中常侍、大长秋。曹嵩在养父的照顾下官运亨通,官至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又出亿万巨资买得太尉的头衔,成为三公之一。曹操生长在这样一个官宦家庭里,小时候近于顽劣一路,不肯好好读书,整天飞鹰走狗,放荡不羁,不务正业,但又很有心机。他的叔叔要管教他,还要向他的父亲去告发他,他见了叔叔就做出歪脸的偏瘫模样,说是中了邪风;可等到叔叔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前来探视,他又一切正常。父亲问他缘由,他说是叔叔不喜欢他,所以才说他的坏话。他的父亲心存疑虑,从此不再相信叔叔说他的话。青年时代的曹操依然如故,和当时重视名节的士大夫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不过也有的士大夫相当器重他,如名士桥玄和他一见如故,竟然将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托付给他,请他照顾,并对他说:天下将要大乱,没有命世之才就很难平定,能够平定天下的恐怕就是你了。桥玄把他介绍给了以评论人物出名的许子将,许子将对曹操的评论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表现出他那“治世之能臣”本色的机会在他20岁时来到了。这一年他初登仕途,在父亲的关照下,这位不拘小节的青年居然被举为孝廉。第一任实际官职是洛阳的北部尉,负责洛阳城北部地区的治安。他上任后造起五色棒,挂在官厅的大门两侧,如有犯法的,无论平民还是豪强,都用这五色棒活活打死。有一次,汉灵帝最宠信的太监蹇硕的叔叔犯法,他照样打死。好在他的家族背景很硬,没有惹上大麻烦,从此名扬京城。以后在担任济南国相时,他曾接连弹劾国中借着权贵势力为非作歹的贪官污吏。捣毁600多座淫祀(祭祀不被政府认可的鬼神的寺庙)。

到了黄巾大起义后天下大乱的时候,曹操那“乱世之奸雄”的素质更是表露无遗。他年轻时就熟读兵书。作为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大起义。董卓之乱时,他潜逃离京,这段过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大肆渲染,比如说曹操曾打算刺杀董卓,没有得手,只得仓皇逃命。半路被捕,全靠陈宫鼎力相救才得以逃脱。途经老友吕伯奢家,吕伯奢热情款待,可曹操误认为吕家家人磨刀宰猪是要害他,一口气杀了吕家8口,搞清是误会后,又索性把打酒回家的吕伯奢也杀死,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些故事在史书中找不到足以令人信服的史料根据。没有哪本史籍上提到曹操刺杀董卓的事,只是有的史书中曾记载,曹操早年在洛阳时曾经闯入大太监张让的府第,被张府的家人围攻,他手舞短戟突围越墙而出,可见他的武功是不错的。有的史书记载:经过吕伯奢家时,吕家子弟确实不怀好意想袭击他,被他杀死数人:有的则以小说故事为直接来源,说他因多疑而滥杀无辜,并宣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总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心狠手辣几乎是每一个军阀豪强的特性,对于曹操的这些故事及其绝对利己主义的宣言,读者们自可信其所信、疑其所疑。P21-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503679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4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5.07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