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懂孩子的心里话(一位心理辅导师的10年辅导手记)
内容
试读章节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接到几个孩子家长的电话,说让孩子转到我班。得到家长的肯定,我其实很?兴,但是他们常说:“程老师,孩子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骂,要是不行你动手打,我们也毫无怨言。”

听着这话,我心里顿时五味杂陈。姑且不论孩子的心理感受,单从一个个体的角度出发,那是一个生命,怎么能说打就打,说骂就骂昵。这样的逻辑,实在是几千年来的旧思想残余,其中包含有“父为子纲”的变异,简单一点说,也就是:“孩子就是我的,我有权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把这个权利转让给老师,你也可以拥有使用权了。”

其实家长的心思我也知道,他们无非是想表达对我的信任和尊?。但是他们这样说话,多少也传达出对孩子教育的暴力意识,起码表明他们不认同孩子的生命是一个个体,更不认同他们的心灵也是不容侵犯的,是需要被尊重的。

心理小测试

一踏进校园,学生们都很兴奋。

他们将积蓄了一个暑假的话像倒豆子似的,叽里咕噜,说个没完。我看着他们笑着、闹着,随手端起放在讲台上的一盆花,说道:“来,大家给这盆花鼓鼓掌吧,看它开得多好啊。”

孩子们愣了下,马上停住了话头。教室里一时间变得寂然无声。大家仔细看去,发现那盆花其实是很小的,与其叫花,不如叫草更正确。花朵小小的,星星点点,淡紫色,散落在肥厚的叶子中,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被包围在一群大人中间。

我问:“你们猜猜看,这盆花幸福吗?”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大概从来没有老师问他们这样的问题。而且在他们吵闹时,这个老师没有拍桌子,没有对他们的行为大声喊停。于是他们开始看着花儿,认真地想。

“花儿开在心里,只要你闭起眼睛,仔细听听。别睁眼,现在把手放在腿上,开始在心里想象花儿的样子,告诉花儿说,我一直那么喜欢你,你就说出自己?幸福感言吧。”

孩子们很快乖乖地闭起眼睛来,不由自主地把手放在腿上,我说:“请将你的手,放松,再放松,垂下来,好了,现在你看见了一朵花,你听见了花儿在说话,如果听见了请睁眼,并且举手告诉我。”

P1-2

书评(媒体评论)

程老师,你把课本变成了我自己的故事,太好玩了,你还幽默搞笑,真的,从没有上过这样的语文课!要是一直上你的课就好了!

——某学生留言

程老师,你是别人哭泣时候的纸巾,我们爱你!

——教过的学生留言

程老师,你带着我们捉脑子里的坏虫,帮忙我们的聪明虫子长得越来越多、你太伟大了!

——教过的学生留青

程老师,我是从孩子眉飞色舞的描述中知道你的。孩子一直不怎么和我交流,可是在这个班级后,孩子爱说了,一放学就说你的故事,叫我也充满了兴趣!你真的很有童心!

——家长留言

后记

写完这部书的时候,外面已经是冬风猎猎,寒意袭人。但是我的心里却暖融融的。

我想说的东西太多,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是一部写给那些真爱孩子,愿用心灵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家长们的心灵宝典。在这里,希望家长们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自己孩子心灵的密码,还可以抛砖引玉,进一步深入理解孩子,自此开始和孩子心心相印的新旅程。

从教十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对学生心灵的研究,希望能从爱的角度,给孩子带来快乐和阳光。在这个过程中,和众多家长们的沟通和交流,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手头也积累了不少的资料。现在终于把这些想法和资料整理出来,算是我对这些年教育生涯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也是我积极推行心灵家教迈出的第一步。

教育孩子是全世界最为光荣的事业,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在不辞辛苦地养育孩子,为社会输送了无数的人才。养育孩子无疑是件辛苦的事情,然而所有的家长都不曾抱怨,因为,这苦中有着巨大的甜蜜。任何付出都值得。

时代发展变化太快了,做一个称职的好家长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电脑、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时代的新名词,新新人类的情感符号,九零后的时尚元素……审美观、生活意识、价值观的激烈蜕变,孩子们和家长之间,似乎渐行渐远,拉开了不小的代沟。

旧的说教显然没有用武之地,孩子未必买账,弄不好搞得亲子关系紧张。强制管教用得了一时,但未必能用到孩子十二岁。

我们只有从小开始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双方的心灵一起成长。教学相长,互为对应物。孩子的身上有我们需要学习的真诚和坦率,而我们则可以带领他们看待问题更加系统,更加客观。当然,如果你这个家长心灵早已停止成长,那么你也未必就比孩子成熟,也未必就比孩子心理更健康。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其实是通过孩子,丰富完善我们自己,通过孩子,更好地发现我们自己,发展我们自己的未来。

我们可以成就孩子的梦想,同样的,孩子也能够成就我们的梦想。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就是从研究孩子的心灵开始,找到自己终身的目标和追求的。

面对孩子,我们一定要抱着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们,在接受他们的同时,本着理解、尊重的原则,去读懂他们,看清楚他们,和他们做朋友,共同成长,寻找自我价值。这就是心灵成长的宗旨和要义。

开学之初,有学生看到我中指上总带着一个墨绿色的手环,非常好奇地问我:“程老师,你手上戴的是什么啊?”我笑了笑说:“我戴的这个是能量环,里面有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直到现在,孩子们还在期待着我跟他们讲这个神秘的故事。其实这个能量环是我对自己的承诺。我承诺自己绝不简单评判孩子,要和孩子们心灵互动,不用自己的强制力造成他们人格的缺失和障碍。我每天戴着这个手环,感受自己心灵成长的喜悦和快乐。现在我已经不需要佩戴了。因为这个手环已经化为一道力量,永远留存在了我的心中。

这个手环就是心灵成长的能量环。当你买到这本书的时候,也将有幸获得随书附赠的一枚能量环,它将向你传达一种能量,证明你有勇气和信心改变自己。这是你作为家长从心里决定要和孩子一块心灵成长的见证,也是寻找灵性能量的约束环。

具体使用方法是这样的:当你觉得情绪很好,心态平和,能够和孩子达到共识,孩子和你沟通良好,那么请将能量环戴在左手中指上;如果你的情绪暴躁,过分强求,无法控制自己,说明你的能量正在向下,需要积聚积极正向的力量,赶紧将能量环调换到右手中指上。通过不停地更换能量环,让家长学会不断地觉察自我,体验情绪的不断变化,有助于静心和改变。通过佩戴能量环,训练时间最低为2l天,基本可以养成习惯。如果再有负面情绪的复发,继续佩戴能量环。直到心态平和,正面能量环绕在身边,心中就可以有一道能量的光环,孩子就会感到平静的喜悦萦绕在心头,大家都会有快乐的体验。

最后,我要预祝各位家长,能够顺顺利利展开心灵家教的幸福旅程,和孩子开开心心,亲子互动,听懂孩子的心里话,做孩子的无敌好爸妈!

目录

第1章 你真正了解孩子吗

 心灵手记1:快乐知多少

 心灵手记2:孤独不是错

 心灵手记3:学会爱自己

 心灵手记4:幸福的翅膀

 心灵手记5:自卑可以超越

 心灵手记6:注意力哪儿去了

 心灵手记7:情绪需要管理

 心灵手记8:你为什么活着

 心灵手记9:关于朋友的定义

 心灵手记10:发现未知的自己

 心灵手记11:你为什么读书

第2章 击讲孩子的心灵世界

 心灵手记12:只要给我一点爱

 心灵手记13:为什么我那么笨

 心灵手记14:对于犯错的内心纠结

 心灵手记15:我害怕失败

 心灵手记16:我不想当乖孩子

 心灵手记17:不快乐怎么办

 心灵手记18:爱上坏男孩

 心灵手记19:网络真的是魔鬼吗

 心灵手记20:出轨的爸爸我恨你

 心灵手记21:被欺负了要复仇吗

 心灵手记22:我不爱吃饭

 心灵手记23:爱抱怨的孩子从哪里来

第3章 听懂孩子的心里话

 心灵手记24:学生日记01:我不是临时玩具

 心灵手记25:学生日记02:我不知道想要什么

 心灵手记26:学生日记03:妈妈我要让你过好日子

 心灵手记27:学生日记04:我比不过别人还是好孩子吗

 心灵手记28:学生日记05:无条件服从的第22条军规

 心灵手记29:学生日记06:超级哕嗦的家

 心灵手记30:学生日记07:我讨厌写作文

 心灵手记31:学生日记08:我讨厌我自己

 心灵手记32:学生日记09:我不想和父母说话

 心灵手记33:学生日记10:我是个懒虫吗

 心灵手记34:学生日记11:我不是胆小鬼

 心灵手记35:学生日记12:不做出气筒

 心灵手记36:学生日记13:你的要求我做不到

第4章 把快乐还给孩子

 心灵手记37:你本来就很聪明

 心灵手记38:天才就藏在你心里

 心灵手记39:用乐观的态度帮孩子超越 心灵困境

 心灵手记40:帮助孩子寻找真正的快乐

 心灵手记41:给孩子爱和归属感

 心灵手记42:给孩子尊重和理解

 心灵手记43:用梦想提升孩子的价值感

 心灵手记44:先易后难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心灵手记45:自信心的培养模式——认识自己,爱自己

 心灵手记46:教孩子自尊自立——我很重要

 心灵手记47:让孩子学会自我情绪管理——正视自己的内心

第5章 好父母必知的心灵秘技

 心灵手记48:家庭教育要从正面引导开始

 心灵手记49:寻找孩子的十大优点

 心灵手记50:教孩子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

 心灵手记51:量孩子的力而后再说行

 心灵手记52:给孩子传递幽默

 心灵手记53:有事说事勿下定义

 心灵手记54:勇于向孩子认错

 心灵手记55:别忘记孩子的天性

 心灵手记56:要做最好的父母

 心灵手记57:重在教给孩子纠错的方法

 心灵手记58:先让孩子学会做人

第6章 好父母的心灵修炼大全

 心灵手记59:快速制怒八法

 心灵手记60:树立良好心态

 心灵手记61:学会静心面对自己

 心灵手记62:找到人生真义——喜悦

 心灵手记63:学会心灵按摩

 心灵手记64:爱的心灵法则

 心灵手记65:找回逃跑的自信心

 心灵手记66:心灵冥想法,赶走坏情绪

 心灵手记67:消除阴影,喜乐无忧

 心灵手记68:反观内心,活在当下

序言

用心灵的能量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次辅导学生参加市区朗诵比赛,学生家长很激动地对我说:“程老师,如果没有你的培养,我从来就不知道我的女儿还有朗诵的天赋!”我说:“不是我辅导出来的,只是我善于发现而已。”家长十分遗憾地说:“我的孩子要是有个做老师的家长,可能会更为优秀吧。”言谈间,透露出对自己不是老师的遗憾。

其实,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影响力不是老师能实现的。好妈妈胜过好老9币,家教的意义虽然已经被很多人认可,然而,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呢?15年的从教经历和10年的校园辅导经历给予我的启发是丰富的,但归结为一句话却很简单——听懂孩子的心里话。然而要真正做到却很难。为什么?原因很多,自古就有的一句诗“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倒是说得明白。

一直以为家是心灵的港湾,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孩子选择逃离这里。为什么?因为在家里有不接纳,有责骂,有苦痛,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爱的阴影。父母的不理解使他们不愿意也不能在阴影中生存。

为什么家长要给孩子施加那么大的压力?为什么大人们让原本温馨的家,变成孩子逃离的战场?为什么孩子们面对自己最亲最近的人,居然一句心里话都说不出来?

孩子的内心纠结,他们挣扎的青春苦痛,为什么总暗含着童年的阴影?而在大人的心结中,为什么迟迟打不开那道爱的魔咒?

这几年我做了心理辅导后,发现在许多孩子的背后,有一道看不见的心灵魔咒,仿佛困住了父母,更困住了孩子。他们彼此在敌对中相处,孩子在叛逆中依附大人,而大人也在无常的情绪折磨中送走孩子的童年时代。像是一对宿命的冤家,双方的能量消耗殆尽,剩下的只有缴械投降之后的无可奈何。

为什么呢?道理在于上一代因循下来的家教阴影,留在了父母们的心中,他们活在上一代家教的阴影之下,无意识地将阴影又投射给了自己的孩子。比如,上一代的父母们,希望孩子成绩好,听话,乖觉,于是这对父母就接纳了上一代家教的模式,觉得自己不够听话,不够乖觉,自己没有上大学,自己没有做到最优秀,所以把自己内心的愿望投射给孩子。这种愿望投射之后,就势必带来心理模式的转变。于是他们铢锱必较,看见孩子不符合自己的内心所期望就生气,情绪经常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这些年教学、做心理辅导,见到太多的家长,听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当年如何如何,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当年,不如谁家的孩子。总之就是不满意。那种语气,就好像孩子是一件产品,型号不符合标准,质地不符合标准,质量不符合标准。

孩子不是商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有心理的需求,有巨大的心灵能量。这些不同的心灵能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个体。我们为什么要忽略孩子内心的能量,而强求他们外在的干篇一律?

森林里的大树,没有人呵护它们,没有人天天干扰它们,没有人要求它们,它们照样恣意地吸收阳光j从不放弃生长。你看那一朵花,在自然的力量之下,谁能阻挡得了它们的绽放?这些自然的灵性能量,为我们展示了一副最为平和最为美丽的教育之道。提升能量,就能成就一切美妙。

那么,在这个世间谁为万物之灵长?人!只有人!我们拥有无穷的能量,可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从洪荒年代的长毛野人,到21世纪的现代化新文明。我们的能量要远大于自然的力量,只要消除自己心灵的阴影,释放灵性的能量,就可以活出自己的真风采!

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的本质在于全面发掘自己的灵性所在,找到真正的自己,活出真我。从教育学来说,就是要孩子全面地发展,有适应社会的技能,并能够活出自己的风采。其实道理都一样。问题在于,家长们忽略了孩子的心灵层面,使得他们失去内心的真自在,活在大人们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束缚之下,在绳索的捆绑中挣扎,哪里还有灵性的释放可言?哪里还有天才的能量可言?

从这个层面上说,当一个孩子脑袋里装满了条条框框,熟记了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积累了什么可以赢得大人赞扬,什么会遭受非议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失去了自然的灵性能量,迷失了真正的自己。而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会活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只能活在套子里,跟随着别人的目标和方向,没有真正的快乐。

我想作为家长,谁都不愿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此萎靡、如此负重,所以我要郑重呼吁:给他们减压,给他们抚慰吧!  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要开始他独立于这个社会的心理发展进程。遇到困难他需要坚强,遇到苦痛他需要忍受,遇到压力他需要担当。在这个进程中,他才能发展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了自己独有的个性和气质。作为父母,除了要给他力量,还要尽其所能地为他抚平这一路成长的悲伤,拨开他遭受的外围堵截,让他看到自己真实的灵性,激发起他的能量,让他学会正视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让自己获得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是幸运的。能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幸福和喜悦,互相提升能量,何乐而不为呢?关键在于,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抛给孩子,挑剔他们,甚至将自己的阴影笼罩在他们心头。

从现在开始,请以真爱的名义,从心灵的深层和孩子互动互爱,给孩子传达爱的能量,让他们犹如原野的花朵,喜悦地开放,灵性地成长,不再迷失自我,不再孤独彷徨。未来的亲子之路才能光明而温暖!

请相信我,在你翻开本书的时候,你将会发现,你已经打开了和孩子心灵相通的灵性之门,敞开你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内容推荐

程华芳编著的《听懂孩子的心里话(一位心理辅导师的10年辅导手记)》是首部心灵辅导手记体家教图书。《听懂孩子的心里话(一位心理辅导师的10年辅导手记)》是首部以心理辅导师的视角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问题。《听懂孩子的心里话(一位心理辅导师的10年辅导手记)》是首部家教自助版心理学图书,家长和孩子沟通的宝典。

编辑推荐

从现在开始,请以真爱的名义,从心灵的深层和孩子互动互爱,给孩子传达爱的能量,让他们犹如原野的花朵,喜悦地开放,灵性地成长,不再迷失自我,不再孤独彷徨。未来的亲子之路才能光明而温暖!在你翻开程华芳编著的《听懂孩子的心里话(一位心理辅导师的10年辅导手记)》的时候,你将会发现,你已经打开了和孩子心灵相通的灵性之门,敞开你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懂孩子的心里话(一位心理辅导师的10年辅导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华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53523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5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