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田玉鉴赏与投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孕育于乱石之中

中国被称为“玉的国度”。无论是令日本人引以为豪的古代治玉技术,还是神秘的印第安玉器,甚或新西兰毛利族玉器、阿拉伯玉器、欧洲古玉,都无法同中国古代玉器相提并论——因为它们或是昙花一现,或源流无绪,或玉质粗劣,或碾琢草率,或种类单调,或用途狭隘。

中国玉器璀璨夺目,光耀千古,其诞生绝对不是偶然的。

早在170万年前,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元谋人就用石器翻开了人类历史新的一页——石器是人猿揖别的主要标志。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年代里,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选择石料,用形形色色的石头制作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使用这些粗陋的工具去狩猎,去开垦,去争夺地盘,乐此不疲。

蓝田人来了,北京人来了,山顶洞人来了……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岁月,饱经了多少沧桑,从漫长的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从制作简陋的打制石器到精雕细琢的磨制石器,无数勤劳的先民们在制作石头工具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作为材料的石头性质竟然不尽相同。有些石头既坚韧耐用,又色泽美观,制成的器具比一般的石头更令人赏心悦目,即使代替兽骨、贝壳用来装饰自己也毫不逊色。这些所谓的“石之美者”令先民们刮目相看,逐渐成为制作高档用具和装饰品的主要材料——中国玉器从乱石中诞生了!

说起来简单,事实上人们对玉器的认识和使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客观物质和人的主观意识相结合的产物,它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了生活,人们必须制作工具,不停地选择石料,认识各种石头的物理性能。上百万年过去了,代代相传,世世相因,终于有一天,人们发现有一些石器既坚韧耐磨又色泽美观,比一般石器更令人赏心悦目,即所谓“石之美者”。

其实,史前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从萌芽期向成熟期的过渡,它既包含有一定意义的实用价值,也包含着使人产生美感的因素。在漫长的石器时代,从懵懂无知到蒙陇美感的产生,从简陋笨重的打制石器到精巧别致的磨制石器,从衣不遮体到骨角饰物的滥觞,从粗制滥造的砸击法、碰砧法到钻孔法、琢磨法的革新,正是这些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变化发展,才孕育了中国古代玉器。

迷失于神人之间

精美的玉器诞生于乱石之中,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逐渐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本质,从最初的劳动工具和装饰品,进而成为古老的先民们标志自己身份或与神灵沟通的用具,玉器逐渐脱离了原来的用途。

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石器时代,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昼夜变化、寒暑交替、风雨雷电,乃至自己的生老病死等一切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都无法解释,认为这些都是由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灵主宰着。冥冥之中,原始崇拜的观念产生了。

先民们认为,美丽的玉石是大自然的精华,是一种产生于乱石之中的灵物,因此具有通神的功能。古老的《山海经》中记载:“丹水出焉,西流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黄帝乃取鲞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天地鬼神,是食是飨。”这里说和田玉是供黄帝、天地鬼神以食以飨的。到礼制完善的西周时期,玉器作为重要的礼器,其功能更有明确的划分。《周礼》中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器完全成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不过,赋予玉器更多的神秘色彩,早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玉即是神,玉是神的物化,玉是神的载体,玉是神之享物。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的玉璧,有人认为脱胎于纺轮,但还有人认为脱胎于女阴,属于生殖崇拜的产物;玉琮,脱胎于男阴,也是生殖崇拜的产物。

自己从何处来?这一问题曾苦苦困扰着原始的先民们。在无法解释的情况下,他们幻想自己的祖先是某种动物,某种植物,甚或是某种自然现象,将其图腾化且给予崇拜祭祀,并将此图腾作为本部落或本民族的族徽,以便与邻近的部落或民族区别开来。在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下,古老的先民们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无形中的神祗主宰着,这些神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存在于虚无中的某种形象。人们将这些神祗形象化,制作成偶像加以崇拜。这种原始的图腾、偶像在各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发现的玉器中可觅到踪迹,如红山文化的玉龙与玉猪龙,可能就是该部落或部落联盟崇拜的图腾形象,应该是猪与蛇两种形象融合而成的,是自然崇拜的产物。

P2-4

目录

和田玉——中国玉中精英

 石之美者为玉

 天下美玉出和田

 华夏文明的主要载体

 和田玉的分类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和田玉的开采

 玉不琢,不成器

 千姿百态的纹饰与图案

漫步在和田玉的历史长廊

 青铜时代的辉煌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风尚

 秦汉雄风照千古

 六朝时期——和田玉器发展史上的低谷

 隋唐时期的新气象

 世俗化的宋元时期

 鼎盛于明清时代

辨伪存真——和田玉器的鉴定

 和田玉鉴定的基础知识

 古玉的鉴定

 新玉的鉴定

藏家论道——和田玉投资指南

 和田玉的投资前景

 和田玉收藏的方法

 和田玉市场之现状

 和田玉投资的方法

内容推荐

“黄金有价玉无价”。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内地的文物收藏活动从复苏到繁荣,走过了一个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和田玉因特有的艺术品质受到了海内外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无论是因怀旧而收藏,还是因保值而投资,越来越多的人都涉足到和田玉收藏领域,越来越多的人都渴望得到专家的指点。出于这个目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丛书”邀请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文物鉴定学家李彦君教授担任主编,并辅以大量精美的实物图片,紧扣“鉴定”之要点,用简单通俗的方法阐述高深的文物鉴定知识、有据可凭的投资信息和最新的收藏信息。

本书是由李彦君教授主编的《和田玉鉴赏与投资》。

编辑推荐

随着文物市场的不断升温,收藏具有仁、义、智、勇、洁“五德”的和田玉,已成为一种非常保险的投资方式。然而,和田玉种类繁多,使用历史悠久,让人眼花缭乱,难以对投资对象做出准确的判断……鉴于此,“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丛书”邀请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文物鉴定学家李彦君教授主编了《和田玉鉴赏与投资》一书。该书辅以大量精美的实物图片,紧扣“鉴定”之要点,用简单通俗的方法阐述了高深的和田玉鉴定知识、有据可凭的投资信息和最新的收藏信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田玉鉴赏与投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彦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826776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6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33.2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1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