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中国最大的两个不同类型城市,政治中心北京与经济中心上海在这一世纪中所经历的发展、演变对于同时期的其他城市来讲,都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主要是针对20世纪北京、上海这两个中国最大城市的相对宏观的比较研究,其主要的目的在于特征与规律的探讨,而且所研究的时段贯穿较长,甚至直到今天发生在身边的事实。本书共分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时空交错下的殊异成长经历;中心与边缘的更迭;并驾齐驱的双子星;殊途同归的双城等。
图书 | 中国城市的双行线--二十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中国城市史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为20世纪中国最大的两个不同类型城市,政治中心北京与经济中心上海在这一世纪中所经历的发展、演变对于同时期的其他城市来讲,都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主要是针对20世纪北京、上海这两个中国最大城市的相对宏观的比较研究,其主要的目的在于特征与规律的探讨,而且所研究的时段贯穿较长,甚至直到今天发生在身边的事实。本书共分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时空交错下的殊异成长经历;中心与边缘的更迭;并驾齐驱的双子星;殊途同归的双城等。 目录 总序:加强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意义 一、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城市史研究 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研究平台 三、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城市史研究的新趋势 前言 一、选题源起 二、研究的目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学术回顾 四、资料搜集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交错下的殊异成长经历:古代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842年以前) 第一节 由西北向东南的国家发展与城市历史起源比较 一、各具禀赋的地理差异 二、民族的扩散经历与城市起源的时空代差 三、自然选择下的不同城市功能定位 第二节 明代以前的城市成长与地位变化比较 一、经济重心的转移与隋唐以来城市成长的异同分析 二、发展机制的差异与城市地位的悬殊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比较 一、商品经济的扩张与城市发展方向的分异 二、近代前夜的历史定格 第二章 中心与边缘的更迭:近代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842-1949) 第一节 外力楔入与城市发展道路的分离比较 一、时代主题的变化与城市发展条件的换位 二、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分化 三、不同轨道上的近代城市发展 第二节 不断扩大的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差距比较 一、城市早期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二、由自在城市向自为城市转变 三、城市性质更新的速率差异 四、各具侧重点的城市功能多样化叠加、延伸 五、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 新环境下的城市地位、作用变化比较 一、政治地位的升降与政治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经济视角下的中心与边缘换位 三、文化中心的双重架构 第四节 同异共存的城乡关系重构比较 一、城乡关系的转换异同 二、各有不同的城乡关系畸形特征 第五节 近代南北双中心城市体系模式比较 一、近代中国双中心城市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分析 二、南北双中心城市体系的成长模式及地位、作用 第三章 并驾齐驱的双子星:当代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949-197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城市发展条件比较 一、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环境比较 二、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演替及其作用比较 第二节 城市更新与城市社会主义改造比较 一、不同的历史基础与城市更新、改造前提 二、共同跨越下的城市社会主义改造 三、城市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比较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发展进程比较 一、新的发展战略下的城市发展潜力差异 二、快慢各异的城市发展进程 第四节 城市功能调整与地位变化比较 一、一元化体制下的城市政治功能、地位变化 二、计划经济作用下的城市经济功能、地位变化 三、此升彼降的城市文化功能、地位变化 第五节 新的背景与城市-区域关系变化比较 一、不同指导方针下的城市化进程 二、区域城市关系的共性与个性 第四章 殊途同归的双城: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比较(1978-2000)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城市发展条件、动力机制比较 一、新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条件异同 二、日益多元化的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第二节 转型中的城市发展进程比较 一、共性大于个性的初期城市改革与调整 二、转型的加速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城市分化 三、20世纪末各具特色的转型成就 第三节 分化与整合中的城市功能演化比较 一、历史惯性下的城市经济功能初步转变 二、差异日益明显的20世纪90年代城市经济功能分化 三、市场化下的城市文化功能强化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区域关系变化比较 一、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 二、日益紧密的区域城市关系 第五节 迈向国际城市的中国姊妹城 结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城市的双行线--二十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中国城市史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邱国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49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