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方之珠(璀璨香港)/行走中国
内容
试读章节

香江之恋

1989年8月,我初次踏入香港——当时还罩着神秘面纱的这座东方大都市。在罗湖口岸,跟随着长长的人流缓慢行进中,我心里千百次地问:香港、香港,你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初临香港

最先认识的香港,是维多利亚港,这是香港的灵魂,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香江”——在香港地图上,你找不到“香江”这条江,但是,你绝对会相信,也自然会接受,维港就是“香江”。

我当时住在湾仔海旁的湾景中心大厦,那是华润集团员工的宿舍。先生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在这个当时号称内地在海外最大的外贸机构工作。湾景中心紧靠维港最美的一段。我每天早晚都要到维港海边与大海约会:看着天星小轮忙碌往返,听着柔和的涛声,整个人都沉醉了。自那时起,我懂得了“梦幻”这个词汇的意义。

之后,我去了香港的大大小小海滩,触摸着各处那千万年不停涨落的海水。每个海滩,每个海域我都发现了它的独特处:有的水清沙细,有的碧水黑沙,还有的五彩海水;有的地方清幽如世外桃源,有的地方一水平镜有如圣湖……

香港还有不少当时令我称奇的地方:上午时分路过位于湾仔近演艺学院的路,路旁虽有精致的小公园,有如苏州园林,但行路疲乏的我却不敢在此小憩,只是因为太缺乏人气:除了些许汽车外,不见一个人影——这可是寸土寸金的香港哦,当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00多人,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

中环有如魔法城,正午,中环大街小巷万头攒动,满眼望去,到处是着西装的男士和穿套裙的女士,拂面而来的都是“活力”。而晚上,这里不仅人流稀少,而且灯火暗淡,店门早闭,寂静得犹如一座睡城;

这里的人很西方(英国),也很东方(中国):无论是进酒店进电梯,还是走在狭窄的路口,男士总是很自觉地侧身让路;与你分手时,稍稍一弯腰,一副英国绅士的派头;而不少酒店,门前有水车,大堂有财神。有时,路过一些店铺,还能看见烧符烧纸钱;

但是,对于香港这块当时还没有回归的土地,我完全是一个外来者。多少次,我向当地人问路、我进入高档皮草店看服装(那时,皮草专卖店不是大门敞开随便进入的,必须先按门铃,店主看你像购买者,才会给你开门——也许是害怕抢劫吧),都有人热情相助,但最后不忘问我一句:“日本人?”“不是。”“台湾人?”“不是,我是内地来的。”对方狐疑,摇头:“不像。”然后,撇下我。那时的香港人,因为创造了经济奇迹而骄傲,因所谓“九七大限”而担忧。

那时内地人在香港是受歧视的。当时香港正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腾飞,楼市股市兴旺,而内地刚开始改革开放。由于不少港人在内地有穷亲戚和乡邻,内地大门刚打开,就有不少穷亲戚包括一些基层干部涌来香港这个想象中的“花花世界”,甚至向腰包鼓起的港亲港戚“化缘”。于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表叔”便成为港人对内地人的统一贬称。据说,那时,走在街头就能分辨出谁是“表叔”。先生告诫我,出门一定得带上护照(当时还没有通行证),皇家警察查得紧。好在香港是个注重形象、讲究衣装的地方,虽然我的一口普通话在“莺歌鸟语”中常常暴露“身份”,但一个月下来,没有一个人为难我。

即使是这样,我也有一种耻辱感。好在我当时只是这个社会的旁观者。不过,也正是这样,更勾起我对香港社会的好奇:仅仅靠一条深圳河,就能将两边的人划出两个等级,甚至仅仅借助衣着,就把我与深圳河以北的人们划分开来,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

香港,我要认识你,我要深入认识你。  P10-11

目录

总序 江山多娇魂脉永系

自述 香江之恋

总述 璀璨的东方之珠

天赐宝地 山水奏鸣与绿色交响

 山与海的奏鸣

 海上珍珠:离岛

 绿色香江风光旖旎

沧海桑田 历史的回旋与共同的记忆

 历史印痕中的香港

 从名人印痕看香港在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地位

 金紫荆广场:讲述香港回归的故事

商业奇迹 狮子山下传唱不朽精神

 香港的过去和未来:贸易中心、

 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的潮起潮落

 多元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香港的海陆空交通

 公共屋与居者有其屋的政策

文化艺术 包容荟萃百花齐放

 诵俗文化、高雅文化和宗教、民俗文化

 天下美食汇香江

附录

 香港24个郊野公园列表

 4个海岸公园

 到香港去哪里,看什么?

 想要购物不能不去的地点

 香港的其他之最

 香港的铁路系统

 饱口福、感受饮食文化的地方

 索引

 助读书目

序言

江山多娇 魂脉永系

历史文化图书《话说中国》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后,我随即开始了它的延伸产品——中国地理文化系列的图书出版工程《行走中国》的策划和编辑。与《话说中国》的策划思路一脉相承,《行走中国》系列丛书是要秉持“普及人文地理知识,弘扬祖国民族文化”的编辑方针,结合更多的文化资源,向广大读者倾力推出又一批大众文化精品力作。

《行走中国》,顾名思义,显然要讲祖国的地理知识,讲我们脚下的这块大地的故事。但如果光讲自然地理,不讲生活在这块美丽的大地上的人,不讲我们民族的先人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绚丽的文明,也许难以激发我们对中华民族生存的这块大地的激情,更难以激发对曾经为她付出辛勤劳动乃至献出自己生命的先驱们的崇敬,我们面对的这块大地会因此失去光彩,这套丛书也会因此失去灵魂。

显然,《行走中国》要做到人与大地的结合,也就是地理与文化的结合。这就是编辑出版这套地理文化系列丛书的宗旨。

面对祖国神秘的高原、险峻的峡谷、辽阔的草原、巍峨的群山、万年的冰川、奔腾的大河、澄净的湖泊、浩瀚的森林以及这自然界的万物,我们可以无比自豪地说,在中华民族生存的这块大地上,我们拥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质地貌和自然风光。

《行走中国》将带你走进被喻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探寻世界上最幽深、最奇险、最壮阔的地质地貌:峻美的雪山、圣洁的湖泊,就像高原神灵的化身,神秘而美丽。而每逢盛夏,广袤的草原之上,杜鹃花盛开、点地梅争妍、黄羊奔突、野驴悠闲、云雀恬唱、雪鸡盘旋,又完全是一派动植物天堂的景象。

《行走中国》 将带你走进中国乃至世界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地区。发源于青藏高原冰山雪峰中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这三条大江并肩南行,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三江并流”的名字由此而来。在这里,山河险阻,雪峰林立,高大的雪山和滚滚长河构成了滇西北地区大山大水大气派的地形地貌,也成就了一块神奇雄壮的土地。身临其境,人们的精神就会飞越万水千山,眼前展现的是一个圣洁的世界,那样洁净、明亮,没有一丝杂质。

《行走中国》的力量,不仅使我们为祖国的壮丽河山所惊叹、所感动,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造化所折服,更使我们的灵魂为一种人类文明的力量所震撼,那就是中华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生生不息,在历史长河里所创造的灿烂文明。

今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民族世代相承的文明遗迹。这些文明遗迹,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具实的;有的深处崎岖险地、有的遗落于风景绝胜,它们长存于天地之间、和谐于自然之中,依附于大地也照亮了大地。而如果要说最具代表性、最密切地关联着中国自然地理的古代文明遗迹,则无疑要属绵延万里连接中西商贸及文化交往的古代“丝绸之路”、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万里长城,以及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旷世奇观——古代建筑地标。

这些也正是《行走中国》要带你穿过的必经之路。

在这几条路上,我们将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前如何打通连接欧亚大陆之路,为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我们将充分认知,中国古代建筑,如何独树一帜,并影响了许多亚洲国家,成为和伊斯兰建筑、欧洲建筑并列的世界三大主要建筑体系之一;我们会更加坚信:长城,不仅是为了抵御外来入侵而建造的,她绵延万里的雄伟身姿,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形象符号,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每个中华儿女,都为祖国拥有万里长城而感到骄傲。

《行走中国》,让我们循着大自然的瑰丽,沿着古文明的踪迹,期待着一次次震撼和感动。与此同时,一路走去,我们将接触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不同习俗、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不同民族,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华夏大地异彩纷呈、魅力无限。正是这些绽放在中国大地上绚烂的民族之花,给沉寂的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和魅力。一路走去,我们还将沿着历代英雄的足迹,遥想他们为民族的生存发展所创建的丰功伟绩,以激励自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壮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中华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在大地之上建设着家园、创造着文化、守护着文明、延续着民族精神的华夏儿女,更是这片神奇土地永恒的灵魂。《行走中国》,固然是对中国自然地理、历史文明的一次深刻的记录,更是一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激情呈现。

我深深地相信,读完《行走中国》,你会更加热爱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块大地和生活在这块美丽大地上的人民。

内容推荐

香港很小,面积仅相当于内地一个县;香港很大,已经跻身于国际大都市行列。香港很繁华,维港两岸摩天大厦林立,霓虹灯五光十色;香港很清幽,郊野公园连片,山青水绿沙细。香港是一座胸襟开阔的城市,各种元素丰富多彩,不同的人们在这里共同创造了奇迹。

本书作者乃资深新闻工作者。作为一本集香港地理与人文于一体的书,作者以记者的敏锐视角和人文情怀感悟香港的各个层面,糅进自己独特感受和对社会的分析,力求还原一个多元而不是单一的香港。本书可能会改变不少人对香港的原有感观,丰富他们对香港的全面认识。

本书视角独特,资料丰富,文笔优美,值得一读。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适合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轻松阅读的人文地理百科全书。它通过生动活泼的文本与知识专栏的理性概括相结合,全面展示了祖国大地的起伏沧桑与人文风情。并且还汇集了众多摄影名家的珍贵摄影作品,带给您强烈的视觉冲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方之珠(璀璨香港)/行走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向剑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04346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6.58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7
19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5 13: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