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再烦也要拈花而笑(做个最快乐的女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拈花一笑,是一种态度,一种超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生命如花,或绚烂如夏花,或如秋叶飘零。我们生活在纷扰的社会中,与周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势必要经历生活的风霜雨雪。面对坎坷、面对挫折,太多的人悲叹生命的有限和生活的艰辛,却只有极少数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幸福。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幸福的过程,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所谓的名利,无非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累赘。不管是“人模”还是“狗样”,只要把持“珍惜幸福,珍惜人生”,不去攀比,做最好的自己,就无愧于“拈花一笑”的态度。

愿你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笑靥如你,真情如你,希望如你,快乐亦如你。

《再烦也要拈花而笑》由如歌编著。

内容推荐

《再烦也要拈花而笑》由如歌编著。

《再烦也要拈花而笑》内容如下:

『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一种人与世界的圆融与统一。

能把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情趣,能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能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能把繁琐的事顼变得简单可行……

去工作而不要光以挣钱为目的;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我们的贬低;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人观看;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放得下,就是快乐。『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目录

一、爱上烦恼,何来烦恼

 不爱痛苦,亦不爱快乐/3

 数花瓣,还是数钞票/6

 有多少钱才幸福/10

 快乐是不能比较的/13

 最愚蠢的事是无中生有的忧愁/15

 随遇而安,自得其乐/17

 我是凡人,我只追求凡人的幸福/19

 过程比结果更令人着迷/22

 快乐总是伴随在你的左右/25

二、心在笑,脸才笑

 发现人心的美妙/31

 一种想法,一种活法/34

 人累首先是心累/36

 心由事而定,事由人来做/39

 敞开“心窗”,笑对生活/42

 当你对了,世界才对/45

 快乐,得静下心来去感受/48

三、快乐,要靠自己去追

 每一天都要靠自己去涂上色彩/53

 只为今天,感觉真好/55

 笑一笑,假亦可变成真/58

 微笑一次,为自己/61

 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欢笑/64

 音乐能梳理人的心情/66

 爱好,可为生活添加滋味/68

 寻找失落的童心/71

 寻找不寻常为乐/73

 出次丑也是快乐/76

 让简单的事情浪漫起来/78

 运动着,快乐着/81

 别错过花开的声音/84

 多几个闺中密友/86

四、今天,是最漂亮的一天

 美,通向快乐的绿色通道/91

 美建筑于我们的内心/93

 被镜子支配的女人/96

 美,来自于不理想/98

 美女不为人知的烦恼/102

 今天永远比明天年轻/105

 和谐的性生活能使人愉悦/107

 穿出风景,穿出自己的快乐/109

 快乐如其所读/113

 快乐生活,不能没有艺术/115

五、选择快乐,还是烦恼

 放得下,就是快乐/121

 幻想更好的,就会失去最好的/123

 要爱上他的缺点/126

 嫁个有钱人,真的很诱惑?/128

 给幸福做道加法/131

 错过他,才遇到了你/134

 完美,快乐的一道咒语/136

 过一过简单生活/139

六、弄伤我们的往往是自己

 自己把自己感动了/145

 自己把自己征服了/147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i50

 爱他三分,爱自己七分/153

 何必刻意讨好别人而压抑自己/155

 自己不要说自己的坏话/157

 学会与自己快乐相处/159

 自己给自己送束花/162

 身体是快乐的本钱/164

 善待自己的方法是休息/166

 活在自己的生命时序里/168

 偷得浮生半日闲/170

 做个会偷懒的快乐老婆/173

 在梦中舞动颜色/175

七、乐在工作,真的可以

 工作的最高境界/181

 爱上自己的工作/183

 聪明地工作,卖力地工作/186

 给心情一个深呼吸/188

 凡事都要讲究个程序/193

 五分钟解决手忙脚乱/195

 嫁得好,还要干得好/197

八、快乐是爱的祝福

 去爱,而不是被爱/201

 最重要的是他“在乎我”/203

 爱要经得起平淡的流年/205

 婚姻是一本存折/209

 爱,要花费心思小心打理/212

 男人最怕女人什么/215

 思念是幸福的忧伤/218

 换一个不想他的姿势/221

 爱到痛时,选择放手/223

 爱,是不能报复的/226

九、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

 宠辱不惊的平常心/233

 不良的情绪会消耗快乐/236

 小女子也要能屈能伸/238

 是什么让你执迷不悟/240

 别人的鸡蛋有两个蛋黄吗/242

 自虐——没事找事,为难自己/246

 孤独住在心灵深处/249

 蒸发掉心中的怒气/251

 找个发泄情绪的回收站/253

 苦,是生命的“盐”/256

 昨天的痛已经过去/259

 天亮之前终结悲伤/261

试读章节

有多少钱才章福

问你一个问题:“一个人拥有多少钱,才能感到幸福?一个年薪3万元与年薪30万元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感觉吗?除了金钱,还有什么能令你幸福?”

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人类70%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但金钱并无法使人快乐。它的本性中没有能产生快乐的东西。如果你现在不快乐,那么无论拥有什么都不会改变你的心情,因为你总是想得到更多。前不久,这个研究小组公布了数年来研究的结果:20年来,尽管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是同步提高。无独有偶,国家权威机构的数据也表明:幸福和物质水平并不是成正比的,相较于城市居民,相对贫困的农村人幸福感更高。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经济方面都比我们的父辈或祖父辈好得多,可是幸福水平并没有按比例提高。有研究说,当住房和食物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额外的财富很少能增加你的幸福感。正如夏普说的:“财富的增加绝对不会保证你的幸福也会增加,一年挣3万元的人和一年有30万元收入的人相比,在幸福感上的差别非常小,不过许多人对此并不了解。”为什么财富的多少不与幸福感成正比呢?

有许多人生活在期望中,老是着眼于将来,完全失去了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眼前的快乐。高中学生盼望进大学;进了大学,盼望做工程师;做了工程师,盼望尽快结婚,成家才会幸福;如此这般……永远在盼望。

终于有一天,盼望失去了光彩。这时候,一个人的思想、价值、动机都会有一番巨大调整;他开始呈现老态,意志消沉;从盼望将来一变而为回首当年(过去却已一去不返)。

我有个习惯,每当我心情苦闷的时候,或忙了一阵觉得乏累的时候,或偶尔对例行工作觉得厌烦的时候,我就勉强自己到街上去走走看看。

也许那天是个艳阳高照的大热天,时间正是中午。这时在街上,我就会看见一些汗流满面的人,拉着车子或挑着担子,在为生活奔忙。

我也许会看见一两个穿得破旧的女人,背上背着孩子,手中还牵着一个,另外一只手则提着篮子,从不知多远的地方来,向不知还有多远的地方去。

也许那是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行人稀少,却仍有一两个寂寞的卖面的摊贩,在黯淡的街角等待他们的主顾。他累了一天,也盼望了一个晚上,却不见得能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

街角那家水果店的女孩子,正在拖着她站酸了的双脚,用她粗糙的双手,清扫果皮、清点货物。她一脸的疲倦和辛苦的表情,而她必须承认:她睡上四五个小时之后,接着而来的仍然是同样劳累的一天。

这些人,他们辛苦劳碌,无非是为了生活。他们所缺少的东西比我多得多,而他们所负担的生活的重量也比我重得多。看了他们,我开始为自己的得天独厚感到庆幸。于是方才那些乏累、厌烦或愁闷就会减轻。同时还会生出一种新的信念,这信念是由于一种幸运的感觉而产生的——那就是我应该不辜负这得天独厚的恩典。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和别人的更大的辛苦劳碌做了一次比较,才觉得自己不能满足于自己的生活而觉得惭愧。

我们随时会看到辛苦的,活得没有意义的,像骆驼一样负担沉重的人们。仅只是“生活”,已经使他们疲于奔命。但他们仍然可以把希望放在明天或将来不知的哪一天。他们仅单纯地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不这样劳累,就心满意足了。而且你因此相信,如果你处在他们的境地,一定也完全像他们一样。当你一文不名而只好在炽热的太阳下徒步赶路的时候,你最大的希望只是一张公共汽车票的钱。当你常年只有每天4小时的睡眠和20小时的工作时,你最大的希望一定只是一天不受干扰地蒙头大睡。  但是,你也由此明白,每当一个人最起码的愿望满足之后,他必定还要有第二个愿望;而且将来还会接着有更多更大的愿望。没有一个人认为他自己的生活中已经不再缺少什么。如果他退缩到一个恶劣的生活环境中时,他会向往或怀念以前的生活;但当他置身在值得满意或是值得艳羡的生活中的时候,他总还是觉得贫乏和不如意。

当然,一方面说,由于我们时常不满意自己的现状,我们才会拿出更多的智力和体力,去求得更大的进步,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创造与发明。但是,另一方面说,一个人如果只是对生活不满意,厌倦和抱怨,那就只能说是一种对自己幸运的忘恩负义。因为无论我们是不是认为自己已经够苦,总还有那些比我们活得更辛苦甚至于看来更没有希望的人们,而他们却是在那里认真地抱着希望地活着。在他们心里,如果他们有一天能达到我们现在所过的生活,一定会觉得心满意足,不再会有任何奢望苛求了。

一位经济学家曾对金钱与快乐问题做过深刻的阐述。他认为:“不少人把钱作为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钱只是达到目标的诸多手段之一。最终目标应该是以人为本,追求个人的快乐,使全社会的快乐极大化,而不仅仅是全社会财富的极大化。”许多人不快乐,是“因为他已经把自己交托给钱,成了钱的奴隶。做奴隶是痛苦的。当今社会虽然变富了,可是许多人没有更快乐,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生真谛,做了钱的奴隶而变得痛苦”。而“人所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享受,经济学一开始就认为人的物质欲望是无穷的,资源是有限的,也就是把人放在一个永远满足不了的痛苦中。真正要解决一个社会的问题,是要解决每一个人怎么看待人生,怎么看待快乐的问题”。

年轻的著名指挥家彭家鹏对此也深有体会。彭家鹏早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被认为是很有天赋的青年指挥家。可在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他却出人意料地告别了音乐。为什么?因为音乐家“太穷、太苦”。他来到香港,成为一名地道的商人,一身名牌,出入商界名流之间,赚了很多钱,但他感到自己并不快乐。终于,他重新选择了音乐,报名参加第35届国际康德拉申指挥大师班,被破格录取,并荣获“康德拉申大师班奖”,后又申请到乌克兰国际指挥大师班学习,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人生有时像一条环行道。彭家鹏重新拿起指挥棒,成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告别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又回归到简单朴素的生活中来。这时,他才最终找到满足与快乐。P10-12

序言

“拈花一笑”是禅宗的一个故事。2700年前,释迦牟尼与众圣讲法,忽然沉寂下来,拈起一枝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众圣不解其意,面面相觑,唯迦叶尊者有感于心,点头回应,与佛祖相视一笑……这就是著名的“拈花一笑”。

据说,拈花一笑,以心传心还是禅宗的起始。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无需文字言语表达。我不太懂禅学,但我喜欢禅宗的意境——对世间美好的领悟,世间最美好的植物莫过于花,我喜欢去默默地领悟花的语言!

拈花一笑,是一种信仰,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信仰。

我们想要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就应该活在光明里。这光明就是我们的心灯,这盏心灯由我们的行为、语言、思想体现出的生命的价值来点亮。点亮心灯,温暖自己的心,也温暖他人的心。点亮心灯,体验活着的乐趣,亲情、友情、爱情抚慰心灵;感动、激动、冲动震撼心魄;悲伤和喜悦交织,成功与失败共存。就这样,你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笑靥如你,真情如你,希望如你,快乐亦如你。

拈花一笑,是一种态度,一种超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生命如花,或绚烂如夏花,或如秋叶飘零。我们生活在纷扰的社会中,与周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势必要经历生活的风霜雨雪。面对坎坷、面对挫折,太多的人悲叹生命的有限和生活的艰辛,却只有极少数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幸福。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幸福的过程,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所谓的名利,无非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累赘。不管是“人模”还是“狗样”,只要把持“珍惜幸福,珍惜人生”,不去攀比,做最好的自己,就无愧于“拈花一笑”的态度。

拈花一笑,是一种境界,一种勇于放弃的处世境界。

当年佛陀拈花一笑,是要告诉诸佛子,一切名利是非,皆伤本体;拈花一笑,一切荣辱皆忘。人生不过百年,有了这种境界,面对那些恩怨情仇,我们就能在拈花一笑中使之灰飞烟灭。放得下,就是快乐。但“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难,要做到超凡脱俗的出世就更难了,但是心中存有“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希望又何尝不可呢?

拈花一笑,还是一种心灵力量。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拈花而笑的。佛曰:“合掌为朴素的敬礼,微笑又如莲花的纯净!”面对如花人生,我们拈花一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再烦也要拈花而笑(做个最快乐的女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如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56190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