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任侠传/陈舜臣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上的豪杰、英雄、美女、恶女、其俦辈无数。《中国任侠传》(陈臣)取材自《史记》等中国古典著作,描述了一个个豪情万丈、波澜壮阔的豪杰传说。众豪杰为他人行事而不顾己身,在这条“任侠”道上,一生中舍生忘死,上演了无数令人热血沸腾的好戏,一切尽在这本武侠小说。

内容推荐

荆轲如何师从辛朔学习刺客之术?季布的幸运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谁是郭解一生的敌人?田仲和朱家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奇妙关系?原涉之死,谁是真正的幕后?……《中国任侠传》取材自《史记》等中国古典著作,描述了一个个豪情万丈、波澜壮阔的豪杰传说。

《中国任侠传》分为上下两卷。

目录

上卷

序章

荆轲,一片心

孟尝君的食客

盗虎符

身首异处

季布一诺

我是幸运儿

非常男儿时代

相似的男子

下卷

前世因缘

我的敌人是丞相

送人地狱

永别了,赤眉巨人们

伏波将军逝去

不入虎穴

从棺材中走出的男子

弥勒闯入

后记

试读章节

说到刺客,在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就是荆轲这个名字。他是卫国人。

卫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开国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卫国地处现在的河南省北部,可谓是中原中的中原,自然,文化也相当的发达。国民都以自己的国家为荣。最初的首都朝歌地处殷墟,正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后迁都到帝丘(就是现在的濮阳县)。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记载了许多首诗歌,都是描述卫国的女子嫁到别国后,时常悲凉地思念故土的情节。

对卫国的思念,没有一天停止过。时刻都无法忘怀,可见卫国是如此“美丽的国度”。

然而战国时期,卫国国力却渐渐衰落,到了荆轲所在的时代——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沦为魏国的属国。公元前225年,魏国又被秦王赢政,也就是日后的秦始皇所灭。

秦国人虽骁勇善战,最初也不过是地处西北边陲文化荒漠的乡巴佬。秦国的国势大增全得益于战国初期的名臣商鞅改革政治,谋求富国强兵之道。

商鞅本非秦国人,而是文化大国卫国人。

“野蛮将战胜文明么……”荆轲仰天喃喃自语,不久他就离开了卫国,周游列国。

荆轲幼时好读书,信仰文明。然而文明在武力面前却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血淋淋的事实一幕幕上演。在文明与武力之间,荆轲左右为难。起初,他认为,欲守护、复兴文明,只有用敌人的武器来反击。所谓的敌人泛指野蛮性,具体而言就是指“秦国”。武器多种多样,荆轲认定是“击剑”。他着了魔似地练剑,周游列国,砥砺剑术。一听说哪里有剑术高明之士,他就不远万里前往拜访,厚礼求教。然而,久而久之,荆轲对击剑产生了质疑。

他在赵国榆次(今山西省阳曲附近)一带游历时,拜访了当地的剑术大家——盖聂。荆轲照例向盖聂讨教剑术。

不过,在两人切磋前,荆轲一吐为快,道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疑问:“以一剑杀十敌固是极其高明的剑术,然两军交战,搏杀之士多达上万乃至数十万之众,一剑之威又有几何呢?”闻此,盖聂勃然色变。这岂不是贬低我盖某的剑术嘛!虽是名人,亦有气量狭隘者,《史记》如此记载:“盖聂怒而目之。”

“胡说!”盖聂喝道,他双眼通红,怒视荆轲。

见状,荆轲垂首默默离席而去。

盖聂的弟子从旁劝道:“师傅,要喊荆轲回来么,听说他付了三两黄金的学艺礼金给晋阳的剑客呢。”

“嗯,喊他回来也无不可。不过,怕是他已经离开此地了吧。谁让我没给他好脸色呢。”身为剑师的盖聂说道。正如他所言,荆轲已退了旅舍,乘马车离开了榆次城。

离开榆次途中,荆轲耳边传来了马蹄声。春秋时代的中国人只会乘坐马拉的车子,还不会直接骑马。到了战国时代,中国人便受到塞外民族骑马习俗的熏陶。打仗时骑马,机动性更强,更有利于作战。赵国就是战国各国中率先采用骑马作战的始祖。

赶上荆轲马车的就是一位骑马者。“荆卿,荆卿!”车轱辘声与马蹄声混杂之中,传来了阵阵呼喊声。

荆轲停下车,回头观望。骑马者赶上马车后,下马自报家门,说道:“在下乃辛朔,习武之人。”

“哦,辛君就是不久前在盖聂师傅道场见过的那位吧。”荆轲记得那张脸。当时盖聂道场里有弟子、宾客等数十人,然而众人之中,辛朔的容貌却格外显眼,两道浓眉下,双目精光四射。

“正是在下。当时闻君之言,在下深有同感。”

“辛君是指孤剑对敌之术不适用于战阵之拙见吧?”  “正是,鄙人以为学习击剑并非用于战阵,而是以防万一,危急时刻用以护身。”

“哦,此言不像出自剑客之口。”荆轲说到。

在战场上效力,是剑客卖身投效诸侯的本钱,辛朔的话否定了这种看法。日后,楚霸王项羽在习剑时,因剑术提高慢而遭叔父叱责,项羽当场口出狂言道:“剑不过是一人敌,不值得学,我要学能敌万人之术。”事实正是如此。然而,志向于以习剑立身之士,却不愿认同这个事实。难怪盖聂听了荆轲的疑问之后会勃然大怒,怒目圆瞪,作为剑客有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在下有一技想请君指教,”辛朔说道。

“请赐教。”荆轲说着就下了马车。对方想将自己苦心独创的绝技展示给他看,荆轲自然深表敬意。 道路两旁,栽种着成排的青松。辛朔从怀中掏出一个一升的□(□,古代一种测量容积的容器,多用于测量液体以及谷物等),双脚开立,微微弓腰。

一升,也就是巴掌大小。辛朔将左手置于齐胸高度,平托着栅。接着,将右手伸向□,在即将触及时又瞬间抽手。那不能简单说是将手抽回,而是手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划动。手指触碰□时就如同被针扎了一般,但是常人眼中所能看到的,只是辛朔因疼痛而抽动的手腕。然而,荆轲身为习武之人,却看透了对方将浑身气力汇集于右手手腕的这一招式。

“真乃高招也。”荆轲不禁脱口称赞。P5-7

序言

《韩非子》中记载:能够撼动世界的唯有儒者与侠客。

儒者以文乱法,侠客以武犯禁。

然而,汉王朝将儒学作为国家宗教之后,儒者也就归人了国家体制之中。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中也有相似的观点。然而,儒者多著称于世。置身于世间的是是非非之中,不乏世人谴责的儒者,不知何时竞成为了尊者。

在之后两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儒者就如同腌咸菜的石头一般,管束、压制着世间那些蠢蠢欲动者,渐渐地沦为统治阶级的服务者。

于是乎,只剩下侠客孤军奋战,继续撼动这个世界。儒者已经安于世事,而侠客则依然充当着动荡的导火索。世道如果一成不变,那么人们将如窒息般不堪忍受,于是乎,热血沸腾的人们开始敬仰侠客。世态变迁,侠客逐渐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说起仁义之士,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中扮演侠客的鼠流之辈,实在是不相称。侠客是舍己为人的。而所谓侠客电影中的鼠流之辈多是黑社会那样的恶势力,经常是挥舞着匕首或是手枪,在赌场或是其他不良场所抢夺地盘、争权夺势。他们仅仅是为了各自组织的私利,因而并不能称为仁义之士。他们不是侠客,而是赌徒、无赖,用中国话说就是一群流氓。

接下来要讲述的虽是侠义之士的故事,还请大家将它理解为广义的侠客。简而言之,作者想要描述的是中国豪杰志士的形象。

开场白还是不要太过冗长为好。首先登场的人物是荆轲。他可谓是侠义之士的代表人物。标题“一片心”引自李贺的一首歌咏名剑的诗,该诗描述了荆轲的事迹。

后记

过去,日本从古典著作到娱乐性的传说故事,都有与中国共通的一段时期。诸葛孔明的智谋、梁山好汉的勇猛,这些都让日本的少年热血沸腾。直到明治为止,这种态势都一直持续着。但随着明治时期的远去,日本的读书人对中国英雄豪杰的名字却越来越陌生了。

笔者本人虽然是在日本长大的中国人后裔,但对日本的少年读物、中国的武侠小说这类读物却很感兴趣。当我与日本的朋友谈起后藤又兵卫、猿飞佐助的故事时,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要告诉他们:“中国也有这样的豪杰勇士啊。”只可惜,昭和初期的日本少年根本不相信中国也会有这样的英雄豪杰,所以我也无法向他们讲述故乡那些英雄豪杰的故事,着实让我深感惋惜。

之后,我有幸在《ALL读物》上连载这部《中国任侠传》,年少时未能达成的梦想终于能实现一些了。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将题目中的“任侠”二字按照其广义去理解,把这本书看作是那些不按常理、超出常人范畴的人物传记。

大家对其中的人物行为也许会褒贬不一,有肯定的一面,也许也会有否定的一面。比如,用暗杀的手段来扭转政治局面,这绝非肯定的一面。本书中所记述的故事并不是要告诫大家什么教训,而仅仅是作为娱乐性的读物。

为了达到更加显著的娱乐效果,本书中也夹杂了一些虚构的情节。虽然篇幅不大,但有些人物确实是虚拟的。还有一些是作者本人主观添加的,比如《史记》中并未记载孟尝君母亲的姓氏,而本书中却将其称为“宽”。

因此,此书并不能作为史书资料来阅读,但本人并非蓄意捏造故事,只是希望在娱乐中尽量为大家展现活生生的人物,而并不是单纯叙述枯燥无味的历史。

希望日本的读者通过本书的故事,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在那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曾经活跃一时的各色人物。

陈舜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任侠传/陈舜臣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陈舜臣
译者 冯宇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1062416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1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13—2010—022号
版权提供者 创译通达(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