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药师经(消灾延寿的无价修持双色超值白金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药师经》是一部通用于净土宗和密宗的经典,既描述了药师净土种种清净梵行,也讲述了药师佛及其八大菩萨的真言咒语,以及密宗的神幡、燃灯续命的修持方法。《药师经》中诸多关于人的生命力,活力、修炼方法的论述,对现实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无论是从佛教信仰,还是人体科学上说,《药师经》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部经典,世间的众生信奉、修持药师佛法会获得无上的佛法加持。释心田编著的《图解药师经(消灾延寿的无价修持双色超值白金版)》采用全新的图解编辑手法,文字通俗易懂,图片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内容推荐

《药师经》是一部大乘佛教的经典,是修炼药师佛法的主要依据。药师佛法是一种无价的精神修持法,这种深奥的精神修持可以启动世间众生本身具有的治疗力量,使之爆发出来,因此病人可以自行治愈某些疾病。修炼药师佛法不仅可以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同时还可以救治因为贪欲导致的心理疾病,例如人的沉迷和上瘾等行为,诸如网瘾、酒瘾等。

《药师经》讲的是药师佛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其具足诸根,导入解脱,并且实现了这个愿望而成佛的过程。药师佛的信仰从古至今一直盛行,直到现在寺庙的早晚课诵还要念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释心田编著的《图解药师经(消灾延寿的无价修持双色超值白金版)》采用了一种针对现代人知识结构和生活节奏特点的全新编辑方式,其特点是: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理解。打开本书,可以使您的阅读变成一次轻松的探索之旅。

目录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

药师净土世界

药师琉璃光佛会

编者序:药师佛法是无价的修持

本书内容导航

第1章 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

 1.释经题:什么是《药师经》

 2.《药师经》的翻译:汉传《药师经》的五种译本

 3.玄奘大师:汉传《药师经》的重要翻译者

 4.藏医:药师经与《四部医典》的关系

 5.药师佛与医学:《药师经》与佛教医学的关系

 6.《四部医典》:西藏佛教医学的根本

 7.解经缘起:为什么要解读《药师经》

 8.诵读《药师经》的意义:做光明洁净有道的人

 9.《药师经》的读者:什么人最需要读《药师经》

 10.从《法华经》到《药师经》:从本质上读懂《药师经》

第2章 解读《药师经》缘起

 本章解经

 1.说法因缘:在广严城听闻佛陀说法

 2.广严城:佛陀宣说《药师经》的地点

 3.印度四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药师琉璃光如来:关于药师佛的名号

 5.法相:关于药师佛及其眷属的形象

 6.净琉璃世界:药师佛的琉璃净土

 7.菩提:修学药师经需要无上菩提心

 8.药师佛与七佛药师:一切诸佛都是医生

 9.请法者:文殊师利菩萨

 10.如来十号:药师佛的诸种称号

 11.天龙八部:药师佛法的虔诚护卫者

 12.四众与七众:修炼药师佛法弟子的称谓

第3章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

 本章解经

 1.十二大愿:药师佛的12个愿望

 2.第一大愿:众生与佛陀平等的愿

 3.第二大愿:身相庄严的愿

 4.第三大愿:众生无尽受用的愿

 5.第四大愿:令众生安住菩提的愿

 6.第五大愿:令众生戒行圆满的愿

 7.第六大愿:器官诸根完好具足的愿

 8.第七大愿:获得现世安乐的愿

 9.第八大愿:转女成男的愿

 10.第九大愿:安住正见,修习菩萨行的愿

 11.第十大愿:解脱一切忧苦的愿

 12.第十一大愿:令众生得到所有安乐的愿

 13.第十二大愿:满足现世需求的愿

第4章 药师大愿能够成就庄严佛土

 本章解经

 1.药师净土:药师佛清净功德庄严的处所

 2.净土功德药师净土与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无差别

 3.药师净土的二位上首菩萨: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

 4.布施:宣说佛法的道理,使人听闻正法

 5.佛号功德:功德使布施、持戒、精进、忍辱诸波罗蜜获得圆满

 6.悭贪积聚:所得果报的情形

 7.持戒:修持药师经遵守的戒律

 8.舍恶行善:行到有功即是德

 9.众生与生俱来的“慢”:修持药师经的错误成就

 10.嫌谤正法:妨碍到达药师净土的五见

 11.十恶业:影响修炼药师功德的10种情形

 12.轮主统辖四洲:佛法中人间世界的构成

 13.八大菩萨的功德:引领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第5章 药师佛的世问出世问功德

 本章解经

 1.修行与入世:药师佛法不离世间

 2.四大天王:守护文殊菩萨的四大天王

 3.阿难尊者:宣扬佛陀功德的十大弟子之一

 4.诵读经文的功德:药师如来功德说不尽

 5.修炼药师功德的根本:至心受持、不生疑惑

 6.菩萨摩诃萨:救脱菩萨

 7.阎魔法王:临终境界遇到的法王

 8.礼拜行道:供养出家的法师的功德

 9.了解灯和十二神幡的含义修悟不死之法的前提

 10.五逆之罪:修药师功德最忌不孝五逆

 11.十二药叉神将:护卫药师佛功德的十二眷属

 12.供养药师佛的功德:一般功德和终极功德

第6章 药师佛的修持法门

 本章解经

 1.药师七佛法门的由来:五浊恶世与药师如来

 2.修持药师法的意义:药师法门与现实人生

 3.往生药师净土的修持法要修习药师法之前应该做的

 4.修学药师法门的要诀:圆满成就药师佛

 5.两大法门:药师法门显密双修

 6.真言咒语:药师佛的口密

 7.持诵药师咒:药师佛的口密修习法

 8.药师佛的手印:药师佛的身密修习法

 9.观想:药师佛的意密修习法

第7章 《药师经》的日修法

 本章解经

 1.东西两法并行:药师法门与净土法门

 2.生活禅法:日常修行药师法

 3.修持仪轨:供奉修持药师佛的方法

 4.续命修法:幡灯的造法与修法

 5.延寿续命:避免遭受九横死的方法

第8章 与《药师经》有关的佛教知识

 1.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

 2.佛说世界:三千大千世界

 3.佛教世界的起源:缘起

 4.世间的四条真理:四圣谛

 5.构成宇宙的根本:五蕴

 6.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四念处

 7.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三宝

 8.佛教修持法门:三学

 9.凡人的因果定律:轮回

 10.认识世界本原的正确方法:中道

 11.通向解脱之路:八正道

 12.趋向涅槃的路径:三十七道品

附录

 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2.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3.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试读章节

药师经得名

一切佛经,取名的原则不外乎七种,以人(佛、菩萨)名为名、以佛法为名、以经义比喻的喻体为名,然后人名、法名、喻名两两相叠出三种,最后人、佛法和比喻三者结合为一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本经的经题,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佛(即人),本愿功德是法,本经是人、法叠加而得名。

药师琉璃光如来

在现代,提到药师大家往往都会想到在药房配药的医师,而在古代药师与医生的含义是一样的。以物药善治众生身心之病的人为物药之师。药分物药与法药。物药,即是世间治身病之药,可分为三种:(1)动植物、矿物直接做药用,(2)按一定的处方配制的药,如配制好的中药方剂;(3)已经制好的丸、散、膏、丹之药。法药亦有三种:(1)经、律、论;(2)五乘、三乘、一乘;(3)陀罗尼。法药是佛依众生而施设的,皆为医治众生身心之病。众生在世间,得业报身,充满诸病,佛说诸经、诸律,广为医治。虽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然佛说八万四千种法门,对机施药,方能治病,故有五乘、三乘、一乘之教法。陀罗尼又名总持,总持无量教法,亦名遮持,遮持一切恶病、持一切善法,能治一切病,犹如物药之祖传秘方,不可示人;表现于外便是密法咒语,身密结印、口密持咒、意密观想,三密相应,解除生死,消灭病患,得大妙用。佛以种种法药善治众生之病,故为法药之师。

琉璃,即薛琉璃,其意为青色宝石;琉璃光,即天青宝石含有的净光。这是以琉璃的光辉、明净来比喻佛法。《药师经》以东方佛土为净琉璃世界,佛名琉璃光如来,辅助宣扬佛法的是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药师法门,即以青天与日月的光明,来表征佛德,显示人类的最高理想境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一佛的专名,如来是诸佛的通名。凡证获无上佛果的,皆可通称如来。

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药师佛,就是日常所诵的“消灾延寿”的佛。药师是东方佛土教主的别名,比喻佛的大慈悲,琉璃光显示佛的大智慧,在佛法中,常称佛陀为大医王或大药师。

本愿功德

愿是愿欲,修学佛法,以发愿为先,可以说发愿是成佛的根本。菩萨誓愿可以分为一切菩萨共有的通愿和某一菩萨特有的别愿。如想成佛、想度尽世间众生,都属于通愿;如阿弥陀佛因地发四十八愿就是别愿,药师佛因地的十二大愿也是别愿。所谓发愿,通俗来说就是立志,志即立定,抱着有志者事竞成的决心,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以求达到目的。如果不发愿、不立志,就什么都做不成。即使不修大乘佛法,改修小乘佛法,也很难成功。所以修学佛法,首先必须立定志愿,即便经历艰难困苦,也要具有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决心,实现其所立志的目标。诸佛因地发愿,所以与普通立志不同,在于诸佛菩萨因地时所发之愿都是从清净心所发,功德圆满才使本愿得以修证。所以药师琉璃光如来依正庄严果德,是由因地本愿策发功德圆满而成。

功德,不仅是指在寺院里做佛事。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礼佛、坐禅等,都要有一番功力。德是“得”的意思,是修行得到的成绩,做一分就能收获一分。依本愿去实践,所成就的功德就是本愿功德,即指此佛在菩萨因地时所许下的宏愿,以及随此宏愿而实践所成就的功德。

经,梵语是“修多罗”,直译就是线,有贯穿、结集的意思。佛法最早的记录是用棕榈叶,由于其装帧时需要用细绳一片片贯穿起来,所以这种书就以线为名了。经又有径的意思,就是修行成佛的途径,所以佛法著述都翻译为经。  以上对经题作分别的解释,把它们综合起来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经名是人(佛)法立题,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人(佛),本愿功德是法,因此,本经从经名上看,是一部宣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来所发的誓愿和依此愿力而具有的功德的经典。

《药师经》的翻译

汉传《药师经》的五种译本

《药师经》在我国,有五次汉译,也就有五种不同的译本,其中前四种的内容大致相同,其参照的可能是相同的梵文底本,只有义净翻译的译本,密宗的色彩偏重。

《药师经》的五次传译

《药师经》在中国汉地的传译先后有五次,依其翻译的时间先后为:

(一)东晋帛尸梨密多罗译本(317~322年),名为《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附于《佛说灌顶大神咒经》中。帛尸梨密多罗是西域僧人,为中国汉地密宗经典初译之人,原为龟兹国王子,后让位出家。博通经论,兼善密法,永嘉年间来到中国传法。帛尸梨密多罗为东晋时极重密宗的僧人,在翻译《药师经》的时候,把《药师经》附于密宗经典之中,可知帛尸梨密多罗是把其作为密宗经典对待的。

(二)南北朝之刘宋孝武帝时慧简法师译本(457年),名为《药师琉璃光经》。相传是慧简法师在秣陵鹿野寺翻译,现已失传。但是,在古《大藏》目录中尚载其名,达摩笈多的译本序言中亦叙述此事,所以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三)六朝之末隋代达摩笈多译本(615年),名为《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相传是达摩笈多与法行、明则、长顺、海驭等人一起在洛阳翻译的。达摩笈多是一位唯识学者,南印度罗哕国人,开皇十年(590年)到达长安,圆寂于洛阳,世寿不详。此译本现存。

(四)唐代玄奘译本(650年),名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收录在《大正藏》第十四册中,是现代通用的译本。

(五)唐代义净法师译本(707年),名为《佛说药师琉璃光七佛如来本愿功德经》。附有七佛神咒,具有密教色彩。义净对佛教独特的贡献是主持了《八十华严经》的翻译,还曾在印度等国游学20多年,他游学的时期正是印度密典盛行的时代,所以义净翻译的《药师经》版本,密宗色彩较重,玄奘和达摩笈多在这方面的色彩较轻。

玄奘大师

汉传《药师经》的重要翻译者

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唐佛教学者、旅行家,唯识宗创始人之一。玄奘法师所译经籍,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世称“新译”。现在流传最广泛的《药师经》的版本就是玄奘所译。

玄奘法师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译者为唐代三藏法师玄奘,现代人熟知玄奘大多是因为《西游记》的缘故。玄奘俗姓陈,出生于600年,15岁出家。出家后曾在长安、成都等地参访求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习,他觉得当时各家各派对佛教教义中的某些问题说法不一,各种佛经记载也有互为矛盾之处,因而产生了亲往印度学习、取经的想法,并决定付诸实施。

玄奘西行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抵达印度。他先是到达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后来又进入印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师从著名佛教学者戒贤等学习《顺正理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论著。而那烂陀寺僧人对玄奘的品德和学识颇为钦佩,将他列为那烂陀寺精通三藏的10位高僧之一。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携带在印度搜集到的大量佛经和佛像返回中国。玄奘回国后专心致志地从事佛经的翻译和佛学的研究。玄奘所翻译的佛经概念清晰,文义明白晓畅,释义准确,而且还校正了旧译中的一些错谬之处,译经质量极高,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药师经》就是玄奘在这一时期翻译完成的。

由于玄奘在旅途中风餐露宿,他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导致他的身体极为衰弱。麟德元年(664年),在繁重的译经工作中,他身染重病,干二月五日圆寂。

玄奘带来的影响

玄奘法师是我国四大译师之一,不但译著颇丰,并且译艺精湛,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开创了中国佛教翻译史被称为“新译”的一个新阶段,对我国和世界佛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由于玄奘大师的译经传教,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佛教的中心,日本和韩国的许多僧人都投到玄奘门下学佛,又把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带回本国。玄奘与窥基创立的法相唯识宗在唐朝即传到日本,一度成为日本最有影响的佛教宗派之一。

P24-30

序言

佛教经典《佛说入胎经》把人的疾病分为四类:第一类疾病并不严重,病人即使不服药也会痊愈。第二类疾病比较严重,甚至还具有危险性,但是只要适当服药、及时治疗也会痊愈。第三类则是现代医疗无能为力的疾病,无法用现代医疗方法治愈;不过这类疾病仍然有办法治疗——就是修炼药师佛法。第四类疾病是由业力导致的无可挽回的疾病,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现代医疗只能减少病人的痛苦。

按佛经的说法,如果我们患了某种病,不仅是偶然的物质因素,还与我们过去身、语,意所造的恶业有关,也就是说我们所患的疾病和疾病引起的身体痛苦,都是恶业之果。邪恶或拙劣的言行如果是轻微的,病情就会轻微并且病人很快痊愈。如果疾病的业因很严重,却没有严重到使我们必然病死的地步,这时我们发心修法,就可以通过这种修持治好我们的疾病。

在这里提到的治疗第三类疾病的方法修炼药师佛法,是一种无价的精神修持法。一般人往往认为疾病是属于物质性的问题,往往要通过物质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精神上的修持怎么能够帮助身体自我治愈呢?这是因为这种深奥的精神修持可以启动世间众生本身具有的治疗力量,使之爆发出来,使病人可以自行治愈所患的疾病。

修炼药师佛法不仅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同时还可以救治因为贪欲导致的心理疾病,例如人的沉迷和上瘾等行为,诸如网瘾、酒瘾等。成瘾就是对某种对象的强烈渴望,强大到无法对执意想要的东西加以抗拒。而如果一个人努力而专注地修药师佛法,加上要消除成瘾的决心,最终可把这些对人有害的“瘾”戒除,所以说药师佛法的修持是无价的。

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何生病,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认清压抑在自己心中的各种负面情绪,不能用“慧眼”看见我们所造的业,这才是我们患病的根源。而修药师佛法可以使我们了解业力的因果原理,并且对精神修持怀有信心。修药师佛法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消除恶性在我们心上留下的印记,除去使人生病的根本病因,而使疾病得以治愈。修行者修炼药师佛法最终还可以达到证悟,会感到对自己和他人的治疗能力有所增加,并且减少身心方面的疾病或痛苦。

《药师经》是修炼药师佛法的主要依据,是一部大乘佛教的经典,在汉传佛教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在百姓中流传最广的一部经典。《药师经》讲的是药师佛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其具足诸根,导入解脱,并且实现了这个愿望而成佛的过程。药师佛住于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就好像是极乐世界。这种药师佛的信仰从古至今一直盛行,直到现在寺庙的早晚课诵还要念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不仅是针对佛法之道而发的,由释迦牟尼佛叙述的药师佛大愿,其中包括:誓愿使一切众生免于身体的缺陷与不完美;免于痛苦与伤害;免于对任何其他人的偏见、种族歧视与种族压迫;免于冲突战争;免于饥渴;免于各种贫穷及其所导致的后果等。凡是想要修持药师佛法的修行者都要深刻理解药师佛的这十二大愿,了解药师佛发愿的决心,适时地发现修药师佛法的珍贵价值和效用。

另外,《药师经》还是一部通用于净土宗和密宗的经典,既描述了药师净土种种清净梵行,也讲述了药师佛及其八大菩萨的真言咒语,以及密宗的神幡、燃灯续命的修持方法。《药师经》中诸多关于人的生命力,活力、修炼方法的论述,对现实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无论是从佛教信仰,还是人体科学上说,《药师经》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部经典,世间的众生信奉、修持药师佛法会获得无上的佛法加持。

本书采用全新的图解编辑手法,文字通俗易懂,图片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理解。打开本书,可以使您的阅读旅程变成一次轻松的探索之旅。但是,由于关于药师佛法的知识庞杂,编者水平有限,所以在编写本书的时候难免出现一些纰漏。我们在此诚恳地希望您能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药师经(消灾延寿的无价修持双色超值白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释心田
译者 (唐)玄奘法师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77850
开本 其他
页数 31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69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7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4
丛书名
印张 3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5
19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