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十年》是世界银行从事碳金融行业十年来的经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碳金融和世界银行的工作介绍、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世界银行的实践经验、碳融资、未来市场机制的开拓范围。其中,执行总结汇集了世界银行在本书中的全部经验内容。本书附录了缩略语等内容,以便读者查询。本书由广州东润发环境资源有限公司译。
图书 | 碳金融十年 |
内容 | 编辑推荐 《碳金融十年》是世界银行从事碳金融行业十年来的经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碳金融和世界银行的工作介绍、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世界银行的实践经验、碳融资、未来市场机制的开拓范围。其中,执行总结汇集了世界银行在本书中的全部经验内容。本书附录了缩略语等内容,以便读者查询。本书由广州东润发环境资源有限公司译。 内容推荐 《碳金融十年》是世界银行从事碳金融行业十年来的经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碳金融和世界银行的工作介绍、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世界银行的实践经验、碳融资、未来市场机制的开拓范围。其中,执行总结汇集了世界银行在本书中的全部经验内容。本书附录了缩略语等内容,以便读者查询。 《碳金融十年》适合能源行业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对能源发展感兴趣的人员阅读。本书由世界银行著,广州东润发环境资源有限公司译。 目录 1 执行总结 1.1 世界银行的任务与角色:基于从业者的视点 1.2 逐渐增长的碳金融交易:好创意很多,但不是全都成功 1.3 项目开发周期:如何兼顾环境的完整性和审批程序的简洁性 1.4 方法学和额外性:需要简化和务实的方法 1.5 联合履约机制的机遇与挑战 1.6 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加强项目开发能力的建设尤为重要 1.7 最不发达国家如何开展项目 1.8 京都机制:在挑战中成长,获得成功的经验 1.9 项目方法的改进:规划方案活动和绿色投资计划 1.10 未来前景 1.11 总结过去十年的经验,世界银行从这里再出发 2 简介 2.1 什么是碳金融 2.2 世界银行在碳市场的贡献 3 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约机制的起源与实施过程 3.1 京都议定书和马拉喀什协定 3.2 项目开发周期 3.3 方法学:衡量工具 3.4 额外性:确保环境完整性 3.5 联合履行机制 4 世界银行的实际工作经验 4.1 持续的能力建设:一个必要的条件 4.2 项目的地理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4.3 项目的行业覆盖面广泛,但仍有些领域尚待开发 5 碳融资的益处 5.1 金融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5.2 温室气体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6 继续开拓市场机制的应用菹围 6.1 规划活动方案 6.2 绿色投资计划 7 结论:值得借鉴和依赖的经验 7.1 显著的成就 7.2 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约机制面临的挑战 7.3 将京都机制拓展到最不发达国家 7.4 后2012时代的气候政策需要明朗化 8 后记:总结过去十年的经验,世界银行从这里再出发 附录缩略词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碳金融十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世界银行 |
译者 | 广州东润发环境资源有限公司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1836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5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1.5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6 |
宽 | 167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1-2926 |
版权提供者 | 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