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拿来时代--危机下的发展之路
内容
编辑推荐

拿来是一种方法,学会拿来,懂得成功之道。

古往今来,凡成事者通常都是最擅长“拿来”的人。与其他人相比,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这些人更懂得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借助所有条件,运用已被证明实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实现自己的计划,达到自己的目标。

换言之,在这样一个谋求成功“短、平、快”的年代,有现成的资源不利用,不仅是一种浪费,更是一种愚蠢。“拿来主义”的好处在于,实践的损失是别人的,成果则是自己的。“拿来主义”是走前人开拓的道路,而不是劈荆斩棘自己去开路。早起的鸟儿固然有虫吃,但聪明的鸟儿更有虫子吃,而且吃的虫子“味道好极了”。

内容推荐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状态下,资源总是有限的。从根本上讲,无论古今、不管中外,所谓的成功人士,永远是那些占有资源最多的人。要想成功必须要懂得利用一切资源。也只有懂得利用资源的人,才有可能最大的占有资源。

时间是生命、是金钱,效率则是保障。“拿来”意味着节省大量的时间与资源,“拿来主义”就是提高效率,提高成功机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别人还在为没有机会郁闷时,你发挥“拿来”优势,利用各方面资源,这就已经抢占先机,领先了一大步;当别人正在劳民伤财地费力创造可能时,你已经借力打力,甚至不费吹灰之力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标。“拿来主义”的好处在于,实践的损失是别人的,成果则是自己的。“拿来主义”是走前人开拓的道路,而不是披荆斩棘自己去开路。

目录

上篇:拿来的现实意义

 成功不是运气,靠的是方法/5

 “拿来”是一种方法/10

 明眼人看牛根生的发家史/14

 寻古探迹说拿来/19

 “拿来”与“吸星大法”/23

 这是一个拿来的时代/28

 万物皆备于我,一定要去拿/31

 工作经历不等同于经验/36

 危机下的机遇/40

 

中篇:拿与不拿只是心态问题

 悲乎,很多人不愿意去拿/47

 缺乏意识不懂拿/51

 怯于偿还不敢拿/57

 羞于面子不去拿/62

 狂妄自大不屑拿/65

 缺乏技巧不会拿/68

 拿而不用是白拿/74

 

下篇:锁定“拿来”

 不拿白不拿,拿了不白拿/83

 借力打力拿人脉/88

 打工就为拿人脉/96

 善于传递自己的“利用价值”/102

 投其所好去拿来/1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17

 执著总能拿到结果/123

 把试错的机会留给别人/127

 隔山打牛,醉翁之意不在酒/137

 无中生有拿奇迹/143

 生活中免不了要“虚情假意”/151

 别人的智慧就是你的智慧/159

 找亲友借钱也得有方法/167

 “透支未来”没什么不好/178

 借鸡下蛋,项目就是钱/182

 “耍嘴皮子”拿来真金白银/189

 借光环,“卖”个好价钱/195

 向高处借势,顺风又威风/204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208

 面子是个二百五/217

 联姻/224

 度/231

 将拿来主义进行到底/240

试读章节

“一个好汉三个帮”拿的是人力资源;“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集合的是众人智慧。俚语谚语偶然有些粗鄙,却是民间百姓智慧的结晶,最为朴实,也最为实用。诸葛亮也好,好汉也罢,都离不了“拿来”二字。

说到最早运用“拿来主义”,谋取个人发展的、有案可查的,很可能就是那位周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姜尚(姜子牙)了。

按现有史料的记载与传说演绎的佐证,姜老先生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只因家道中落,不得已而沦为贫民。为了谋生,姜老先生年轻的时候开过酒店卖过酒,杀过牛卖过肉。或许是缺乏商业头脑,也很有可能是因为用心不专,姜老先生的买卖一直没做大,只是小本生意仅够糊口。但姜先生志存高远,在做小买卖的同时,不放松自我修养,刻苦自学,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天文地理、军事谋略以及宏观公共事务管理等课程的研修。

虽然学富五车、文化素养与做人智慧都达到了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但姜老先生依旧默默无闻、生活落拓,婚姻、家庭、事业没有一件称心如意。好不容易迎来了一次黄昏恋,以年过古稀的童子之身跟一位花甲的黄花老太太喜结连理,结果最终还是因性格、理念不合而分手。几乎衰到家的姜老先生并不甘心就此放弃自己的人生、放弃“功成名就”的伟大抱负。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他决定剑走偏锋,通过展示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艺术”方式来吸引公众的眼球,从而引起当权者的注意。

对于表演场地,姜老先生费尽心思。因为这地方即不能车水马龙、太过招摇,又不能人迹罕至、无人问津,同时还不能离政权中心地带太远。经过一番仔细打探,姜老先生选择了岐山脚下、渭水河畔的一个小溪潭。溪里有鱼,溪畔有磻(大石头),于是姜老先生跪坐在“礓”上,用一根直直的大头针钓起鱼来。令人看不懂的是,他的直钩上不仅没有饵料,而且悬空离开水面足有三寸。

面对打柴人的质疑与嘲讽,姜先生毫不在意,一句“愿者上钩”,依然故我。果不其然,磻溪疯老汉的“荒诞”名声不胫而走,引起了权贵西伯侯姬昌(后来的周文王)的注意。一次,姬昌来到渭水狩猎,纯属巧合的是,迷信的姬昌在出猎前亲自卜了一卦(据说《周易》便是姬昌所作)。卦辞显示此番狩猎,姬大人打不着野兽,却能得到一名成就自己霸业的贤臣。古人很注重所谓的天意,于是在磻溪,姬昌亲自接见了那位传说中的“疯老汉”。

通过双方的交流与进一步的沟通,姜子牙先生的才华得到了领导人姬昌的认可,于是姜先生以87岁的高龄出任“政府首相”(国师)。在随后的几年中,姜老先生凭借过人的体魄与精力,靠着只争朝夕的超常工作热情,成功连任,辅佐了周王朝两任君主,并最终帮助周王室取得了全国政权,稳定了天下局势。当然,随后就有知名的学者教授对老先生当初的行为艺术进行了“哲学”上的概括——“宁在直里取,不在曲中求”。

古今中外,通过“拿来”行为艺术方式步入政坛的也就姜老前辈一人而已,所以中国人将其赞为天下第一奇人或是天下第一钓翁并不过分。在此,我们也试着学学前人的智慧,对姜老先生的“拿来”进行一番概括:姜太公手里拿的不是钓鱼竿,而是天下大势和自我能力;姜太公要拿的不是溪里的鱼儿,而是声望与成功。

如果说姜老前辈是通过“拿”天时(利用局势动荡,人心思变)、“拿”名声(磻溪垂钓以获注目)来谋取成功的话,那刘备更是青出于蓝了。他不仅拿天时,还拿地利。趁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皇室衰微之际,卖草鞋的刘备率先打出“皇叔”旗号,拿着皇族“商业信誉”等无形资产进行独立创业。虽然皇室没来找他名誉侵权的麻烦,但在创业过程中,刘备同样遭遇了“土地”难题。他没有足够“投资建厂”的用地,以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要知道在当时诸侯割据,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在这种不利情形下,刘备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得不到先借,先拿来再说,能把“厂”先建起来就好。在仔细分析了形式之后,刘备开始千方百计地向别人借:先是欲推还迎的拿来徐州,结果没守住,被北方曹操集团兼并。接着找到了本家刘璋,结局也是不尽如人意。最后不得已,刘备只能以“入赘当娇客”的形式,前往东吴夯实合作基础,并借机向“合作伙伴”孙权提出暂时“租借”荆州。

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同时也是为联合抵制北方曹操集团对南方“市场”的大规模侵占,孙权同意了刘备的请求。有了用武之地的英雄刘备,迅速利用荆州的便捷交通与重要的战略位置,积极进行集团扩张,很快便占领了整个西南地区“市场”,成为继曹魏、孙吴之后的第三大集团公司。从东吴拿荆州发展壮大自己事业——刘备这一手智慧的“商业”策略成了后世妇孺皆知的一句经典: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实事求是地讲,相比曹操和孙权,刘备完全属于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因为曹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有父兄创下的一片江山基业,而刘备则基本上属于三无人员(无资金、无场房、无市场),除了仅有的一点人力资源(关羽、张飞)和信誉资源(皇室后裔,名正言顺)外,他真称得上是一无所有。但就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形下,刘备能够充分拿来,借鸡生蛋,建立自己的一方政权,实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归根结底,刘备的成功在于他的拿来主义,在于他借力使力,借别人的资源来开发自己的事业,最终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其实无论是姜子牙,还是刘玄德,他们“拿”的方式或许有所不同,但“拿”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那便是:成功!无论古今、无论中外,“拿来”永远是谋取成功的最佳方法与手段之一。

P19-22

序言

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文明成果的丰富多彩,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群体和每个人的发展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在现代社会,谋取成功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莫过于实行“拿来主义”。换言之,在这样一个选择的时代要想成功,就看你会不会选择,会不会“拿来”,会不会“拿来”就用!

要生存发展,必须“拿来”。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状态下,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指物质上的,也包括非物质方面的)总是有限的。从根本上讲,无论古今、不管中外,所谓的英雄或成功人士,永远是那些占有资源最多的人。要想成功必须要懂得利用一切资源,只有懂得利用资源的人,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占有资源。

时间是生命、是金钱,效率则是保障。高效率就是高保障,毫无疑问,“拿来主义”就是提高效率,提高成功几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无论在哪个领域,无论是做什么,实行“拿来主义”的妙处都是显而易见的。“拿来”意味着节省大量的时间与资源,意味着通向目的地的捷径,意味着能骑马不用走路,意味着事半功倍。

懂得“拿来”,懂得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当别人还在为没有机会而郁闷时,你能发挥“拿来”优势,利用各方面资源,这就已经抢占先机,领先了一大步;当别人正在劳命伤财地费力创造可能时,你已经借力打力,甚至不费吹灰之力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标。古往今来,凡成事者通常都是最擅长“拿来”的人。与其他人相比,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这些人更懂得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借助所有条件、运用已被证明实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实现自己的计划,达到自己的目标。

换言之,在这样一个谋求成功“短、平、快”的年代,有现成的资源不利用,不仅是一种浪费,更是一种愚蠢。“拿来主义”的好处在于,实践的损失是别人的,成果则是自己的。“拿来主义”是走前人开拓的道路,而不是劈荆斩棘自己去开路。早起的鸟儿固然有虫吃,但聪明的鸟儿更有虫子吃,而且吃的虫子“味道好极了”。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你不是巨人,而你又想比巨人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想成为高手,一定要学习高手,一定要学会向高手那样与人过招,否则,在“江湖”中你永远只能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的末流角色。

“有志者事竞成”,但“有志者”还得是一个有能力的“有志者”。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绣花枕头”是成不了事的。如果你是个“有志者”,而且还是一个有能力的“有志者”,要想“事竟成”,还必须懂得“借势”、懂得“拿来”。无论追求何种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奋斗,但更离不开个人能力之外的拿来主义。正如海伦·凯勤所说:“当你感受到生活中有一股力量驱使你飞翔时,你是绝不应该爬行的!”这股力量正是成功路上你最需要的力量。这种力量并不会时常出现或是长久存在,那么就需要你及时地去把握、去“拿来”,否则,不仅仅只是“爬行”的尴尬,更有可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海滩上”的现实冷峻。

许多人不能获得成功,有时并不在于他们个人的能力,而在于他们并不懂得有效地利用资源与条件,进而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获得成功。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许多一事无成者,个个都是能力不可小觑的高手,但穷其一生,仍旧是默默无闻、无所作为。“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金子通常是混在沙土之中的,如果不想办法淘去那些沙土,金子便只能永远埋在沙中,想发光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

如果把成功比喻为在水一方的佳人,在现今这个时代,到达彼岸抱得美人归的方法数不胜数。当多数人还立在河畔望着对岸浅吟低唱时,却不知少数人已经搭起了过河的桥或是找到了渡河的筏,甚至是开着直升机朝着“水中央”快速挺进了。这是一个工具的时代,一个选择的时代,一个可以充分拿来的时代。拿来主义是这个时代的必然选择。

阐释的词汇或许是旧的,但精神实质却是纯的。希望“拿来主义”的现代诠释能给诸位读者朋友提供一点借鉴。若是有心的读者能从中得以启示,并在自己的成功道路上高歌猛进,那便是我付梓心血的意外收获了。

项 戈

2009年2月于成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拿来时代--危机下的发展之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项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0439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