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争论导读/社科经典轻松读
内容
试读章节

克劳塞维茨出生在普鲁士的马格德堡附近布格尔镇的一个小税务官家庭。祖先都是文人,从事教育和宗教事业。父亲曾在军队服役,退役后成为残废军人。父亲微薄的收入无法养活六个孩子,于是将自己的三个孩子送去参军,其中最小的二个便是12岁的克劳塞维茨。三兄弟后来都成为普鲁士军队中出色的军官。1793年,克劳塞维茨参加了人生的第一场战争,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烈,这给13岁的孩子带来心灵上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是克劳塞维茨抽象出绝对战争暴烈性的根源。战斗中的法军灵魂受过法国革命思想的熏陶,法国的民众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武器装备、作战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变,全新的军队让传统守旧的普军相形见绌,而这些都使克劳塞维茨极为感兴趣.他开始以自己幼小的双眼探索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由于克劳塞维茨在军中出色的表现,在1793年,13岁的他成为军中一名见习军官。在第一次反法联盟战争后的和平时期,克劳塞维茨一直驻守在新鲁平这么一个小镇上。镇上有一家图书馆,藏书丰富,年轻好学的克劳塞维茨不停地去那里汲取知识的营养。在那里,克劳塞维茨对哲学、政治、艺术、教育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到了1801年,克劳塞维茨开始进入柏林军官学校学习,在那里接受了系统的教育,由香霍斯特教授纯军事理论课。在课闲的时间里,克劳塞维茨钻研了理论数学和实用数学,研究过逻辑学、地理和历史,并对文学抱以极大的兴趣,知识不断地积累着克劳塞维茨的智慧,让他的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

1803年,克劳塞维茨从军事学校毕业,加入“军事协会”,在那里结识了普鲁士亲王奥古斯都,不久便被亲王任命为见习副官,随后正式担任了副官一职。克劳塞维茨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当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的注意并下旨让克劳塞维茨留在奥古斯都亲王身边。通过奥古斯都亲王,克劳塞维茨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习惯于穿梭在宫廷舞会及宴会间,结交当时普鲁士的社会名流,摆脱了学子身份和士兵身份。通过敏锐的观察,克劳塞维茨对普鲁士上层政治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对战争背后的政治因素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这个时期,克劳塞维茨遇到了后来成为他的妻子的玛丽·冯·布吕尔小姐,两人一见钟情,此后克劳塞维茨的生活充满了对玛丽的期待和见到玛丽的幸福。然而美好的时光不长,1806年普法战争中拿破仑军队俘虏了奥古斯都亲王和克劳塞维茨.不久就将二人押到法国拘留。在作为俘虏被拿破仑接见的时候,拿破仑的一句话让克劳塞维茨铭刻在心。他说:“我始终是爱好和平的,不知道普鲁士为什么要向我宣战?”正因为此话克劳塞维茨后来在《战争论》中提出著名的“防御是战争逻辑起点”的论断,克劳塞维茨说,征服者总是渴望和平的,非常愿意和和平平地进入我们的国家。在法国被拘留期间,他对法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普法两国的政治关系和新时代中人民的巨大能量有了理性的思考。被拘留的他承受着政治上破国的耻辱以及人身不自由的痛苦,对玛丽的爱情成为他生活中唯一的希望。他将自己的热情转向写作,不断地与玛丽通信。在克劳塞维茨写给玛丽的27封情书中,不但包含因受苦而燃烧的对生活的渴望,还有自己正在转变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情感,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透视出战争论的观点雏形。我们可以通过克劳塞维茨写给玛丽的一首诗,看出爱情给克劳塞维茨带来坚定的希望,这也是克劳塞维茨人生中的第一首十四行诗:

在一道轻柔的霞光里

时而展现出欢乐快活的光芒

把生活更为绚丽的纯真的色彩

和谐地引进画面的色调之中

是啊,即使远离了远大的目标

在希望的翱翔中踌躇不前  爱情的魅力还是使我幸福地

返回生活的轨道上来

从生活色彩和光芒的源泉中P2-5

目录

一、作者简介

 戎马一生

 主要思想

二、《战争论》的故事

 穿越时空——回到《战争论》的年代

 《战争论》的影响

三、精彩导读

 战争的三要素

 消灭敌人!怎样消灭敌人?

 阻力中行走的战争

 如何建立真正的战争理论?

 战争的战略层面

 进攻和防御,谁强谁弱?

 军队

 《战争论》的研究方法

四、大家跟帖

五、拓展阅读

 克劳塞维茨的政治、社会观

 为什么《战争论》产生于普鲁士?

 与《战争论》相关的战役

序言

让经典成为通识

周国平

我一向认为,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导读系列图书,帮助各界人士尤其青年人走近社科经典,其用心正合我的想法,我欣然为之作序。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前进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显示了改革的艰难。分析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经济转型绝不可能孤立地成功。然而,要真正解决信仰和法治的问题,实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必须由精神素质优良的个体组成。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必须由具备公民觉悟的成员建立和维护。因此,归根到底,中国的前途将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这就是“素质”的含义——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人是凭借精神属性成其为人的。按照通常的划分,精神属性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亦即理性思维、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种精神能力。人类的这些精神能力在极其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而后在相当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的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然而,它们尚处于种子的状态,唯有在人类文化的环境中,种子才会发芽,潜在的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的能力。

文化环境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环境,对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当下的一时一地。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包容了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对于人类每一个有心提高自己精神素质的成员来说,它都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个传统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把人们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大家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有效的国民素质教育的途径了。

具体地说,与精神属性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国民素质教育也可分为智育、美育、德育三个方面,而在这三个方面,经典著作都是极好的教材。

智育的目标是培育自由、独立的头脑。在这方面,经典作家是最好的榜样。他们首先是伟大的自由思想者,不受成见束缚,勇于开拓前人未至的新领域,敢于挑战众人皆信的旧学说。尤其在社科领域,权力、利益、习俗、舆论往往据有巨大的势力,阻挠着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而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坚定地听从理性的指引。从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一些社科知识,更是追求真理的勇气、智性生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育的目标是培育美丽、丰富的心灵。在这方面,文学艺术作品诚然是基本的教育资源,但人文和社科经典著怍也能给我们以美好的熏陶。我们会发现,凡大思想家决不是单面人和书呆子,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性格各异,但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人类情感每每有或博大精深或微妙细致的体验。这一点也体现在文风上,许多经典作家是表达的大师,读他们的作品,只要真正读进去了,你绝不会觉得枯燥,只会感到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在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良多启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在这个领域中,起支配作用的不只是理性思考和实证观察,更是价值定向和理想愿景。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最基本的价值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人有责。精神财富的享用,人人有份。可是,即使用严格的标准挑选,社科经典的绝对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叫一个普通读者如何下手?怎样才能把经典中的理念变成社会多数成员的通识和基本教养?我认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本系列图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是一项真正造福国人的事业。该丛书将选收古今中外社科人文类的经典名著分批推出,出版社为该丛书预定的特点是:绝对经典,轻松好读。按照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求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入,最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是够格的,对于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够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这是很高的要求,愿我们共同努力。

2009年3月2日

内容推荐

《战争论》全书共3卷,8篇,124章。第一卷包括“论战争的性质、论战争的理论、战略概论、战斗”四篇。第2卷共5篇包括“军队、防御”两篇,第3卷为克劳塞维茨未来得及修改的2篇草稿:“进攻、战争计划”。虽然全书被分为三卷,但是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结构并非如此划分。《战争论》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内容上看,论述了战争理论和战略理论两大部分。从结构上看,第一、二篇可以为克劳塞维茨的总论,提出了全书写作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观点。第三到第七篇为战略理论部分与军事行动部分。第三篇为综述部分,其余具体写战略与军事行动的指导。第八篇是全书的总结部分,即便没有完成修改,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克劳塞维茨试图首尾呼应。

编辑推荐

克劳塞维茨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战争论》。它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战争,这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思想就绝不会过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争论导读/社科经典轻松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克劳塞维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61795
开本 32开
页数 1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8-49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184
129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