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俞敏洪传奇/教父级企业家正传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描述新东方教父俞敏洪的激荡创业史与财富人生的正传。零距离接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留学教父,让我们一起聆听俞敏洪讲述新东方的创业与成长史,一起聆听俞敏洪说自己的创业人生,一起聆听俞敏洪不凡的人生励志箴言,一起聆听俞敏洪的新东方治理与管理之道。

内容推荐

新东方的整个创办过程就是从一点点的希望做起,最后不断扩大希望的过程。请记住绝望是大山,希望是石头。但是你只要砍出一块希望的石头,你就有了希望。

我们最愚蠢的行为就是太执著于自己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捏着不放,不愿意放弃。结果呢,你捏着不放,别人就不会把他的东西和你一起分享。没有放弃就没有得到,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新东方就是这样,我把我所有的东西跟大家分享,换来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我一起创业。

一件最平凡的事情,只要你有把它做长久的心态,它就会变得有意义。……每天的事情都是很琐碎的,我开始做新东方的时候,一天教8个小时的课,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教下去?很多老师教课是为了一堂课拿多少钱,而我教课是为了把新东方做得更大。

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社会,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最终成功,只有依靠“诚信”二字。你先对别人有诚信,大部分人也才会对你有诚信。就算你有时候被别人骗了。也不能因此就丢掉诚信+否则你就会失去自己成功和幸福的根基。

当时我从北大被踹出来,感觉就像掉进了冰窟窿一样。北大第二天就把我住的房子收回去了,我从北大出来时没有钱,没有房子住。怎么办呢?人被逼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勇气和智慧,就会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凡是做出大事业的人,也许刚开始是出于爱好和兴趣,自觉自愿地去做了,但到后来自觉自愿已经退到其次,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意志开始越来越占上风,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使自己不得不努力前进,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那是一种怎样的坚定不移啊!

用人有三种档次,首先是德才兼备,其次是德高才中,最后是德才中等。唯一不可用的是有才无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极其危险。

我完全不反对家族企业。国外有很多大的家族企业一做做几百年。怕的是它只用家族人,只相信家族人,管理又不规范,每个人都像总经理。中国人往往把握不好这个度,所以特别容易一个家族企业内每个人都像总经理。

领导者的典型特点是别人愿意追随你,不管你作出什么样的决定,你的影响力巨大。从一开始我对新东方下面的人就具备这个影响力。如果真的到了靠股权维护自己领导地位的地步,那将是很可悲的事情,也将意味着你领导权的终结。

一个管理者让人感到遥不可及,跟员工不打招呼,或者吹胡子瞪眼睛的,员工是不愿意把真心话告诉他的。而且他想向员工了解情况,员工也不愿意把真实情况告诉他,所以亲和的个性非常重要。

目录

第一章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个人烙印: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偶像级“留学教父”,

 创业英雄——教育界的比尔?盖茨

 评委俞敏洪——“论草与树的人生”

 最富有的校长CEO

 人品:“做企业就是做人”

第二章 “道路与梦想”

 “少年农民”

 “两度高考落榜”

 最终的胜利:考上北大

第三章 “自卑的阴影”

 北大里的“小草”

 边缘人的自强不息

 在压抑中“蛰伏”

 “爱情的火种”

 留学梦:付诸东流

 被北大“踹”了一脚

 选择辞职,搬出北大

 对北大的感情:从怨恨到感激

第四章 “挺住就是一切”

 创立新东方:被动的选择

 拼命背词汇:做到最顶尖

 “挺住就是一切”

 营销到位:免费是“利器”

 “励志”:灌输一种人生精神

 找到一条奋斗的道路

第五章 “土鳖”带领“海龟”在奋斗

 引进人才:不满足小打小闹

 “土鳖”带领“海龟”在奋斗

 “分封割据,取义舍利”

 痛下决心:亲属回避原则

 第六章 在利益纠葛困局中“重生”

 股份制改造:规避产权风险

 争斗:权力与利益的纠葛

 “逼宫”事件:旋涡式的困局

 以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谊

第七章 管理职业化:以国际标准锻造企业

 制度设计:以国际标准锻造企业

 职业化管理

 上善若水的管理风格

 完善“新东方精神”

第八章 新东方凭什么赢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不拘一格用人才

 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高薪:让付出和收获成正比

 迎合客户需要

 跟学生做一辈子的交易

第九章 繁荣的背后:动荡与危机

 管理层动荡,人才流失

 ETS“版权风暴”

 遭遇“非典”

第十章 海外上市:“东方的精神。西方的规矩”

 融资:资金杠杆作用

 海外上市,代码“EDU”

 解析:上市的真实原因

 后悔:“我被锁住了”

 股权激励:老师≠清贫

第十一章 扩张:教育产业化

 开设分校:斗争的产物

 直营模式:把控教学质量

 新课题:谨慎并购

 横向扩张:教育产业化

 第一个真正的“家”

第十二章 直面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带来机会

 坚守“现金为王”的原则

 如何应对经济冬天

第十三章 新东方“牛人”

 徐小平——挑战俞敏洪

 王强——钢铁一般的脆弱

 包凡——具有黑暗激情的哲学家

 钱永强——“耶鲁匕首”

第十四章 新东方的未来蓝图

 做“全教育”的新东方

 让民办教育成为教育界的鲶鱼

 “实现价值回归”

 梦想:建立小型人文学校

第十五章 俞敏洪谈奋斗与成功

 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

 用主动的心态抓住机会

 “急事慢做”

 “梦想需要行动”

 “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鼓动大学生创业是误区

第十六章 俞敏洪的别样人生

 追求生命的尊严

 生命是一种过程

 周游世界的梦想

 定位:教师还是商人

 从此,个人生活没有了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得·金曾经在他的演讲中说到:“我们要从绝望的大山中砍出一块希望的石头。”这句话激励着无数的美国黑人为了民主自由而奋斗。

在那个时代,黑人在美国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不能与白人同乘一辆车,同在一家餐馆吃饭,同在一家电影院看电影。直到有了诸如马丁等有志之士的努力和牺牲才逐步改变。马丁用他的鲜血召唤更多的人奋起抗争,经过无数次流血、呐喊,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终于获得了今天的平等地位。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坚持去做,到最后就会成为希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非你从来不去想,一旦你开始思考人生中的“希望”与“绝望”,你想得更多的是你生活中绝望的一面。可以说我们生活的80%到90%是由绝望组成的,而你保持精神不垮就是要从这种绝望中找到一线希望。

对于我来说,绝望是一种常态,我想其实每个人都一样,人生中面对失败的时候远比面对成功(的时候)要多。

俞敏洪曾讲述了对他生命有转折意义的两次失败:第一次是高考。作为农民的儿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俞敏洪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但是由于学习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俞敏洪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就在准备第三年考大学的时候,俞敏洪的笔记本上出现了这句著名格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最终考进了北大。这是俞敏洪第一次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俞敏洪一开始并没有想考北大,师范大专是俞敏洪的最高目标,但高考分数上去了,自然就进了北大。这算是俞敏洪第一次体会到失败和成功交织的滋味。

我的另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是留学梦的破灭。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留学热潮,我的很多同学和朋友都相继出国。我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也动心了。1988年我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我全力以赴为出国而奋斗时,1989年美国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以后的两年,中国赴美留学的人数大减,再加上我在北大的学习成绩并不算优秀,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流逝的还有我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我到北大外面去兼职教课,因触犯北大的利益而被记过处分,为了挽回颜面我不得不离开北大。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但正是这些折磨促使我找到了新的机会。

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俞敏洪却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正是这些帮助俞敏洪抓住了自己生命中最大的一次机会——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我1991年从北大辞职以后,没有任何可以做的事情,好不容易到外面培训部去教书,也就是十几块钱一个晚上,出国也没有希望,连续三年半出国都没有成功。我当时就把“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后来就变成新东方的校训了。后来新东方曾经讨论过要把它改掉,因为大家觉得新东方形势不错,已经不绝望了。但是我一直认为绝望是一种心理状态,与外在的财富、发展、繁荣是没有关系的,在任何一个发达的社会中都有一大群绝望的人和心理上灰暗的人渴望去寻找希望。

创业起步时,在北京中关村二小的一间平房里,俞敏洪除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以及冬天还未刷完小广告就结冰的胶水桶,什么也没有。然而,就是在这里起步,俞敏洪从一个落魄的民办教师转变成为了亿万富翁。俞敏洪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励志教材,没有谁不能从他身上看到希望和未来。落榜、休学、拒签、创业、被绑架,到成为“留学教父”,俞敏洪的人生经历一路坎坷和挫折,不变的是他在每次遭受打击时都选择了不屈、选择了奋起,一路高唱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再次总结自己30岁以前的失败人生:“过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loser”,然后一直从高考落榜讲到大学没人爱、十年间没有任何可以归属的团体以及离开北大后无处安身等。结论还是“我是个loser”。

今天的俞敏洪头上的桂冠颇多,他入选了《亚洲周刊》“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0位人物”、《中国经济时报》“21世纪不可忽视的10位企业人物”、《中国企业家》“2007年度(第五届)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

P3-5

序言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商业实践之中,在中国商业文明贫瘠的土壤之上,一代又一代的本土企业家被催生、成长、成熟,成就了一批令全球都为之瞩目的教父级中国商业领袖。

三十多年的中国现代企业史是一部商业英雄的史诗。新东方教父俞敏洪、阿里巴巴教父马云、巨人网络教父史玉柱、联想教父柳传志、海尔教父张瑞敏、华为教父任正非……群星灿烂,各领风骚。

企业在创立和发展中需要领袖。中国教父级企业家有着许多统一的气质:对机遇把握的敏锐嗅觉、带领企业渡过难关的坚忍意志、率先突破自我以适应全新环境的无上勇气、激发企业团队进行持续性变革的坚定信念……

被尊为教父的企业家大都有着跌宕起伏的创业经历,谱写了或正在谱写着自己独一无二、令人荡气回肠的人生传奇。新东方教父俞敏洪正是如此。

俞敏洪从一个插秧能手,经过3次高考才上了北大西语系,其间休学1年,虽然在毕业后被留在北大,但依然被老婆埋怨,戴着出不了国干不好事的失败者帽子,最后因私自代课被北大处分。病魇的耽误,拖沓三年半出国未果,还有学校的不公处分。北大成了一切酸甜苦辣的吞吐地。

如果俞敏洪当年落榜、留学失败、被北大处分后接受大家的劝说安静地过日子,那他可能会是一个农民,可能会是个外语系副教授,可能会和很多人一样过着单位、社会为他设计的被动生活。

然而受到处分的俞敏洪颜面扫地,他心中憋着难以承受之重。北大这个令他爱恨交加的地方成就了他和他的新东方。

俞敏洪选择了离开北大,从中关村刷小广告的培训作坊干起,如今,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俞敏洪获得了巨大成功。没有人会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培训机构,在很多年后竟然走出了国门,成为中国教育行业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新东方上市后,俞敏洪成为中国最有钱的“老师”。

俞敏洪的成功之路,在美国人眼里,是一个标准的“美国梦”剧本。

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节目曾这样评价道:“在中国的年轻人中,只要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有过一个留学梦并为之做过努力,几乎都会知道‘北京有个新东方’。俞敏洪的名字一直和考试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不论是最初高考连续失败还是至今他所带领的新东方把英语考试琢磨个底儿掉而发家致富。”

美国《时代》周刊对他的描述是:这个一手打造了新东方品牌的中国人是“偶像级的,像米奇或者小熊维尼之于迪士尼”。

有什么样的企业领袖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成功无法复制,但理念却可以模仿。《俞敏洪传奇》是一本描述新东方教父俞敏洪的激荡创业史与财富人生的正传。零距离接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留学教父,让我们一起聆听俞敏洪讲述新东方的创业与成长史,一起聆听俞敏洪说自己的创业人生,一起聆听俞敏洪不凡的人生励志箴言,一起聆听俞敏洪的新东方治理与管理之道。

中国正在迎来真正的大国时代,中国也需要更多的教父级企业领袖,更多的世界级商业领袖。教父级企业家正传系列丛书,就此起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俞敏洪传奇/教父级企业家正传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申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93525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8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