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建筑/彩色国学馆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建筑一直保有其原始、纯朴的精神,是没有理论的人本建筑,它忠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建筑》精心挑选近200座里程碑式的建筑,除了展现其技术及艺术的魅力之外,还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建筑史上的时代变迁和文化内涵,清晰呈现出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在技术,艺术、历史、文化的交互对照中,描绘出中国建筑博大而精致的神韵。

内容推荐

《彩色国学馆》丛书,以人文的视角、故事体文本、精致的图片,一改过去生硬乏味的叙述方式,将博大精深的学术文化转为轻松愉悦的普及读本,不追求完整全面,只追求要点常识,不追求专业深奥,只追求好读易懂,让您怀着轻松的心情,用最短的时间领略中国文化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

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及夏商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771年)

 1 穴居与巢居:人类最初的居所

 2 夏宫:泥墙草屋的王宫

 3 凤雏瓦屋:四合院瓦屋的诞生

 4 灵台:中国最早的天文台

第二章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

 1 灵囿:古典园林的影子

 2 中山王陵:一座未完成的王陵

 3 咸阳宫:秦王朝的心脏

第三章 秦汉(公元前221年—220年)

 1 始皇陵:王权的另一种符号

 2 秦长城:浩大的军事工程

 3 未央宫:台榭堆簇的王宫

 4 汉陵:陵寝建筑的新格局

 5 上林苑与兔园:奢侈的古典园林

 6 白马寺:中华寺庙之祖庭

第四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220年—581年)

 1 邺城:打破旧规的城市

 2 云冈石窟:洞窟型佛寺的兴

 3 永宁寺塔:被焚毁的楼阁式塔

 4 嵩岳寺塔:现存最早的砖塔

 5 四门塔:亭阁式塔的原形

 6 悬空寺:凌空而构的浮雕

第五章 隋唐五代(581年—960年)

 1 大兴城:里坊制都城的巅峰

 2 安济桥:建筑史上的绝活

 3 华清宫:宫苑分离的皇家园林

 4 唐陵:开山建陵的先河

 5 南禅寺大殿:唐代木构的例证

 6 佛光寺东大殿:壁画上的唐代佛

 7 大雁塔:唐风十足的砖塔

 8 小雁塔:密檐砖塔风靡一时

 9 无名祖师塔:六角砖构的墓塔

 10 净藏禅师塔:孤独的大唐八角塔

 11 大昭寺: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

第六章 宋辽金(960年—1270年)

 1 汴京:商业气浓郁的部市

 2 艮岳:一座亡国的御苑

 3 洛阳名园:主题各异的私家园林

 4 岱庙天贶殿:帝王之制的道教大殿

 5 晋祠:留有多处孤例的祠庙

 6 初祖庵:少林深处的实证

 7 繁塔:外形奇特的造像塔

 8 料敌塔:宋代的军事岗楼

 9 铁塔与琉璃塔:筑塔材料的进化

 10 洛阳桥:北宋的跨江大石桥

 11 独乐寺观音阁:现存最老的木楼

 12 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神话

 13 佛光寺文殊殿:偷梁少柱的金代瓦屋

 14 华塔:从古朴走向浮华

第七章 元(1271年—1368年)

 1 元大都:一座消失的土城

 2 北京四合院:藏在胡同里的民居

 3 芮城永乐宫:会移动的元代道宫

第八章 明(1368年—1644年)

 1 北京城:中古时期最伟大的都城

 2 紫禁城:皇权的巅峰之作

 3 天坛: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4 太庙:祭祖文化的最高体现

 5 社稷坛:改变规矩的皇家建筑

 6 明十三陵:不同于旧制的陵墓

 7 无梁殿:明代出现的无梁建筑

 8 金刚宝座塔与文峰塔:明代塔的新鲜变化

 9 皖南民居:四水归堂式天井院

第九章 清(1636年—1911年)

 1 沈阳故宫:满族风格的清宫

 2 清皇陵:皇家陵墓的最后辉煌

 3 圆明园:废墟上的万园之园

 4 避暑山庄:深山里的行宫御苑

 5 颐和园:皇家园林的巅峰

 6 恭王府:大戏楼里的建筑历程

 7 曲阜孔庙:具有皇宫规模的文庙

 8 白塔:元代喇嘛塔的余温

 9 拙政园:完美的造景艺术

 10 狮子林:湖石叠成的精巧

 11 留园:丰富的山石文化

 12 沧浪亭:漏窗流出的古意

试读章节

院子里的瓦屋

如果说二里头夏宫的廊院式格局,是四合院的前奏,那么凤雏村的两进院落,则是四合院的雏形,它是历史上至今发现最早的合院式建筑,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两进院落的成形,说明建筑组群布局的成熟。前堂后室的宫殿格局,成为日后倍受追捧的行式。凤雏遗址的院落呈轴式对称,屏、大门、前堂、后室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正屋南北两侧是一溜长庑,和四周的檐廊一起将庭院环抱成封闭合院。遥想当年住在这里的富家小姐,在丫鬟仆妇的簇拥之下,莲步轻移,缓缓绕过长廊,环佩叮当,莺声燕语,香风清扬,庭院中的花草树木也随之摇曳吐芳。

凤雏瓦屋的陶瓦应用是建筑史上的一大亮点。在凤雏遗址中发掘出来的残瓦,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瓦类实物,陶瓦将茅草屋进化到瓦屋,使木构建筑更加牢固,因为瓦的使用,使屋架承重有所增加,进而促进斗拱的发生和完善,木构建筑最高水平的抬梁式被迫出现。西周瓦屋应用的瓦为陶瓦和砖瓦。形状有板瓦、筒瓦、半圆瓦当、人字形脊瓦等。瓦上带有瓦环和瓦钉,环和钉是为防止屋顶的瓦脱落而设,人们以绳子系住瓦环和瓦钉的方法加固屋瓦。隋唐时期,瓦的规格逐渐缩小,用泥来铺,不再使用瓦环瓦钉。人们通常所说的“秦砖汉瓦”,并不是指在秦朝才开始有砖,汉朝才开始出现瓦,砖和瓦的出现最早都是在西周,只不过秦代的砖和汉代的瓦,烧制技术和装饰功能都已经达到了非常精美的程度。

凤雏瓦屋的屋顶只在屋脊、屋檐、天沟等局部用瓦,在建筑发展上处在茅草向陶瓦过渡的阶段,而在西周中晚期的扶风召陈建筑遗址中发现有全瓦屋顶,彻底完成了从茅屋到瓦屋的过渡。陶瓦的出现,引来了屋顶的变革,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陶瓦因质地粗糙,遇雨吸水稳定性差等因素而逐渐被琉璃瓦取代,琉璃瓦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广泛应用于宋元。

最早的影壁

在凤雏遗址的中轴线上,四合院的大门外出现了一个叫做“屏”的古怪东西,其长240厘米,残高20厘米,到现在为止,“屏”在建筑史上尚属首次出现,因此值得我们看个仔细。其实“屏”一点也不古怪,反而很美丽。自西周以后的各个朝代的宫殿、宗庙等建筑物的门里门外都有屏的身影,最初屏只能用于王宫,后来发展到为民居广泛应用。“屏”因为她的独有功能而成了建筑不可或缺的美女,主人家访客们朝来暮去,都要先和美“屏”打个照面,于是她有了更动听的名字:“照壁”或者“影壁”,古代也称作“萧墙”,因而留下“祸起萧墙”、“萧墙之患”的典故。

关于影壁,楼庆西在《中国小品建筑十讲》中有如下定义:“影壁是设立在一组建筑院落大门里面或者外面的一堵墙壁,它面对大门,起到屏障的作用。不论是在门内或者门外的影壁,都是和进出大门的人打照面的,所以影壁又称为照壁或照墙。”

影壁的出现是人类对居住环境更高要求的结果。话说在西周时期,住在凤雏的富户周氏,一日闲来无事,在自家新建好的豪宅附近散步,一步三摇,好生得意,这时候走来一位风水先生,跟着他一起转悠,欲言又止,周氏停下脚步问道:“先生有什么事情?”风水先生很谦恭地答道:“大人的宅院处处都好,唯有大门位置不吉利,主凶。”关乎吉凶大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周氏当即请教化解之法,风水先生让其在大门外再建一座墙壁,这样就可以缓冲气流、避凶趋吉,周氏听后吩咐工匠赶快修建。

之后,影壁逐渐成为大门内外必不可少的建筑,它既可以调节风水,又能够遮挡大门内的秘密,还能体现主人的财富与情趣,一截小小的墙壁,功能如此之大,众人乐而为之,影壁到了明清时期已经非常流行,风格日趋多样,外观日益亮丽。

影壁的结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为基座,中间部分为影壁的身体,最上部为影壁的顶,和屋顶类似。影壁的设立位置通常有四种:大门外、大门内、大门两侧呈八字形、门洞旁或戏台两边等其他位置。不管在什么位置,影壁的功能大体类似,除趋吉避凶、遮挡内室生活细节之外,身份的显示和装饰性也占有很大比重。帝王宫殿里面的影壁大多制作精细,用琉璃外包,雕刻精美的图案装饰。紫禁城宁寿宫黄极门外的影壁,气势不凡,由九条琉璃烧制的龙装饰而成,名九龙壁。

影壁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独特小品,和大门两侧的建筑浑然相融,在庭院布局上起着调节和平衡的作用,影壁上雕饰的图案和色彩,影壁四周的花草树木,随着建筑风格和主人的趣味而别具异趣。P8-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建筑/彩色国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文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27470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4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862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5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