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分析化学数据速查手册
内容
编辑推荐

分析化学是获取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信息科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在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方便分析工作者数据信息的查阅,提高工作效率,本手册提供了在现代分析化学方法中常用的数据和一些重要的基础资料。

本手册是李梦龙主编的速查工具书系列的一本,主要内容分为化学分析实验常用数据和仪器分析实验常用数据两部分,共17章,编写以表格形式为主,精选了各种分析方法中常用和重要的化学数据和基本信息。与传统的分析化学相关数据手册不同的是本书所配套的光盘,囊括了书中的内容、制作精美、使用方便、无需安装,提供多种检索方式,可以帮助您在计算机上快速查找所需数据。

内容推荐

本手册精选了各种分析方法中常用和重要的化学数据和基本信息,全书主要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包括分析化学计量单位和基本常数、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重量分析及沉淀滴定法、常用分离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热分析法、实验室安全知识,共17章,编写主要以表格形式为主。

本书可供大中专院校师生用作化学类课程教学科研的工具书,也是化学化工科技工作者必备的数据手册。

目录

第1章 分析化学计量单位和基本常数

 1.1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及基本常数

  表1-1 SI基本单位

  表1-2 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表1-3 SI词头

  表1-4 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表1-5 原子核外电子分层、分组排布表

  表1-6 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常数

 1.2 化学元素的性质

  表1-7 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电导率、热导率、密度、熔点和沸点

 1.3 常用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

  表1-8 常用酸、碱及盐溶液的活度系数(25℃)

 1.4 化学试剂的分类、分级和规格

  表1-9 化学试剂的分类

  表1-10 一般化学试剂的等级标志

  表1-11 一般化学试剂的国外标准简写代号

  表1-12 特殊规格的化学试剂

 1.5 常见物质的一般性质

  表1-13 无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表1-14 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表1-15 标准氨基酸的性质

 1.6 压力单位间的换算

  表1-16 压力单位间的换算

 1.7 化学分析中酸碱滴定容器常用数据

  表1-17 常用滴定管

  表1-18 量器的容量允差/mL

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实验常用数据

 第2章 酸碱滴定法

  表2-1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和离子积常数Kw值

  表2-2 离子的活度系数(25℃)

  表2-3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和介电常数

  表2-4 水的体积和质量换算(供校准玻璃容量仪器体积用)

  表2-5 水溶液中酸碱滴定的基准物

  表2-6 无机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

  表2-7 有机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

  表2-8 无机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

  表2-9 有机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5℃)

  表2-10 酸在不同温度水溶液中的平衡常数

  表2-11 不同酸度条件下HAc的d(HAc)和d(Ac-)

  表2-12 水溶液酸碱滴定的指示剂及其变色的pH范围

  表2-13 酸碱滴定中的混合指示剂

  表2-14 强碱滴定弱酸的pH突跃范围

  表2-15 强酸滴定弱碱的pH突跃范围

  表2-16 常用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及质子自递常数(pKs,25℃)

  表2-17 常用溶剂的介电常数

  表2-18 非水体系中各种酸及指示剂的pKa

  表2-19 非水介质中的滴定方法 

 第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表3-1 一些物质在酸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表3-2 一些物质在碱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表3-3 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Eθ′)

  表3-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剂

  表3-5 预处理用的氧化剂

  表3-6 预处理用的还原剂

  表3-7 可用KMnO4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表3-8 可用碘量法测定的物质

  表3-9 可用K2Cr2O7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表3-10 可用KBrO3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表3-11 可用Ce(SO4)2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表3-12 可用FeSO4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表3-13 可用NaAsO2滴定法测定的物质

  表3-14 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

 第4章 络合滴定法

表4-1 金属-无机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表4-2 金属-有机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表4-3 EDTA的lgαY(H)值

表4-4 常用掩蔽剂

表4-5 掩蔽剂在络合滴定中的应用

表4-6 EDTA滴定时的掩蔽剂

表4-7 EDTA间接滴定法测定阴离子

表4-8 EDTA滴定法测定阳离子

表4-9 常用金属指示剂

表4-10 金属指示剂的酸效应系数(lgαHIn)

表4-11 指示剂变色点pM终点值

表4-12 络合滴定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表4-13 pH标准缓冲溶液

 第5章 重量分析及沉淀滴定法

表5-1 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I=0)

表5-2 重量分析中常用的沉淀剂

表5-3 元素的重量分析法中沉淀的称量式的热稳定性及换算因子

表5-4 沉淀滴定法中的吸附指示剂

表5-5 基于沉淀反应的滴定方法

 第6章 常用分离技术

表6-1 分析实验室用水技术要求

表6-2 常用有机溶剂的一般性质

表6-3 水与几种非水溶剂的沸点、冰点、沸点升高常数和冰点降低常数

表6-4 用含氧溶剂萃取金属氯化物的萃取率

表6-5 用乙醚从0.5mol/L HCl溶液中萃取硫氰酸盐的元素萃取率

表6-6 用磷酸三丁酯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表6-7 用磷酸三丁酯从硝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表6-8 用5%的三辛基氧膦甲苯溶液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表6-9 用5%的三辛基氧膦甲苯溶液从硝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表6-10 用二(2-乙基己基)膦酸(50%甲苯溶液)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表6-11 用二(2-乙基己基)膦酸从硝酸溶液中萃取金属的萃取率

表6-12 常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及使用说明

表6-13 离子交换树脂的转换

表6-14 二元混合物的蒸气压比

第二部分 仪器分析实验常用数据

 第7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表7-1 A-T值换算

表7-2 常用溶剂的最低波长极限

表7-3 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元素中的显色剂

表7-4 有机物分光光度(紫外)法

表7-5 国家标准中有机物测定的分光光度法

表7-6 常用检测器的特性

表7-7 常用光电倍增管的特性

表7-8 汞灯发射光谱波长/nm

表7-9 氧化钬玻璃吸收峰波长/nm

表7-10 含量为10%高氯酸中4%氧化钬溶液吸收峰波长/nm

 第8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表8-1 按波长排列的元素的灵敏线

表8-2 ICP-AES法中元素的分析线、检出限及干扰元素

表8-3 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的检出限

 第9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表9-1 元素的电离电位

表9-2 光谱干扰线

表9-3 火焰的原子化效率(β值)

表9-4 用于抑制干扰的试剂

表9-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元素的测定条件

表9-6 常见元素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分析条件

表9-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故障表现及排除方法

 第10章 红外光谱法

表10-1 波数-波长转换

表10-2 振动的类型和形式及其表示符号

表10-3 伸缩力常数

表10-4 近红外区吸收频率

表10-5 各类基团的吸收频率

表10-6 红外光谱的类型与仪器部件

表10-7 红外透光材料

表10-8 各种常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表10-9 常用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的特性

表10-10 近红外(NIR)检测器构成材料及光谱范围

表10-11 各种类型近红外仪器的比较

 第11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表11-1 元素的核磁共振参数

表11-2 NMR常用溶剂的性质

表11-3 标准物的化学位移

表11-4 质子的化学位移

表11-5 单取代苯的化学位移

表11-6 双键上质子的化学位移估计值

表11-7 质子-质子自旋偶合常数

表11-8 H-1与F-19之间的自旋偶合常数

表11-9 13C的化学位移

表11-10 取代基对烷基化学位移的影响

表11-11 取代苯上13C的化学位移

表11-12 羰基上13C的化学位移

表11-13 取代吡啶上13C的化学位移

表11-14 单键C-H自旋偶合常数

表11-15 碳-碳自旋偶合常数

 第12章 质谱法

表12-1 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的精确质量及天然丰度

表12-2 常见分子离子的元素组成

表12-3 有机化合物质谱中一些常见碎片离子

表12-4 从分子离子失去的中性碎片

 第13章 色谱法

表13-1 226种固定相的麦克雷诺兹常数

表13-2 气相色谱常用固定液

表13-3 热导池、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表13-4 色谱法常用溶剂

表13-5 溶剂的互溶度数(M)

表13-6 HPLC常用的化学键合固定相

表13-7 常用气相色谱检测器性能的比较

表13-8 HPLC仪常用检测器性能的比较

表13-9 色谱仪一般故障分析及排除

 第14章 电化学分析法

表14-1 常见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

表14-2 参比电极标准电位(mV)与温度的关系(含液接电势)

表14-3 25℃时参比电极在不同水-有机混合溶剂中的电极电位/mV

表14-4 非水介质中的参比电极

表14-5 液接电势

表14-6 无机化合物的半波电势/V(vs.SCE)

表14-7 有机化合物的半波电势/V(vs.SCE,25℃)

表14-8 常见电极反应的超电势/V(25℃)

表14-9 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极限等当量电导/mΩ·cm2·equ-1

 第15章 X射线衍射分析法

表15-1 X射线发射谱的波长/A

表15-2 吸收边的波长/A

表15-3 特征X射线吸收能量/keV

表15-4 用于X射线谱的分析晶体

表15-5 Kα1和W Lα1线的质量吸收系数

表15-6 Kα1射线的晶面间距(d)与2θ角

 第16章 热分析法

表16-1 标定物质α-氧化铝的比热容(α-Al2O3,摩尔质量为101.9612g/mol)

表16-2 标定物质安息香酸的比热容(C6H5COOH,摩尔质量为122.12g/mol)

表16-3 标定物质铜的比热容(Cu,摩尔质量为63.546g/mol)

表16-4 标定物质水的比热容(H2O,摩尔质量为18.0153g/mol)

表16-5 标定物质氯化钾的比热容(KCl,摩尔质量为74.551g/mol)

表16-6 固体元素的热导率①λ/[W/(m·K)]

表16-7 热焓标定物质的熔点与熔化焓

表16-8 不同热电偶在固定点的偶极电位

表16-9 E型热电偶:镍-铬合金/铜-镍合金(单位:mV;参比节点0℃)

表16-10 J型热电偶:铁/铜-镍合金(单位:mV;参比节点0℃)

表16-11 K型热电偶:镍-铬合金/镍-铝合金(单位:mV;参比节点0℃)

表16-12 N型热电偶:镍-14.2%铬-1.4%硅/镍-4.4%硅-0.1%镁合金(单位:mV;参比节点0℃)

表16-13 R型热电偶:铂-13%铑合金/铂(单位:mV;参比节点0℃)

表16-14 S型热电偶:铂-10%铑合金/铂(单位:mV;参比节点0℃)

表16-15 常用商品热分析仪的使用温度范围

 第17章 实验室安全知识

 17.1 实验室的事故处理

17.1.1 割伤(玻璃或铁器刺伤等)

17.1.2 化学灼伤的预防和急救处理

表17-1 常见灼伤急救处理方法

17.1.3 中毒的处理与急救

表17-2 常见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救治方法

17.1.4 化学实验室的灭火常识

表17-3 常用灭火器的性能及用途

 17.2 实验室废物的处理

17.2.1 实验室的废渣

17.2.2 实验室的废气

表17-4 常用吸附剂及处理的吸附物质

17.2.3 实验室的废液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分析化学数据速查手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梦龙//蒲雪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55613
开本 16开
页数 3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1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65-62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