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纸上硝烟/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臧杰主编的《闲话》丛书是一本连续出版的、还原名流与知识者人生世界的人物类人文读物。

《闲话》丛书仰慕有文史价值的文字、有故事特征的叙事以及平民化的学问肌理。

《纸上硝烟》收录了:《冯喆:“十七年”的“小生”想象》、《剧人施超的泣血之路》、《纸上硝烟:民国教科书之争》、《时代风潮间的书生意气——胡适与吴晗师生交谊及流变》、《糜文焕的“装帧之魅”》、《文化书社初期书业广告的作用》等。

内容推荐

臧杰主编的《闲话》丛书传承《良友》画报精神质地,以新生代幕客书的形态连续出版,扫描名流世界,管窥历史碎屑,近观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纸上硝烟》为《闲话》丛书第十五辑,通过微观的管窥和历史碎屑的拾捡,再现文人、学者、科学家、艺人和殖民者的命运和襟抱,呈现文化、学术、科学、艺术以及现代化进程与人生的关系。

《纸上硝烟》会使人获得异乎寻常的人生趣味。

目录

蒋经国与冯弗能的“闪婚”

从批人到挨整的张闻天

冯喆:“十七年”的“小生”想象

剧人施超的泣血之路

纸上硝烟:民国教科书之争

时代风潮间的书生意气

——胡适与吴晗师生交谊及流变

糜文焕的“装帧之魅”

文化书社初期书业广告的作用

阿道司·赫胥黎的中国之路

达利的俄罗斯缪斯

痛恨精神分析的乔伊斯

鲁迅论及的若干时人

鲁迅与风光自然

缉捕风波及“某籍”乡党

《纪念傅雷》发表前后

章培恒与周楞伽的交往和争论

“被死亡”的著名作家

试读章节

蒋经国与冯弗能的“闪婚”

散木

一、莫斯科的蒋经国

蒋经国(1910—1988),字建丰,浙江奉化人,蒋介石长子。

青年蒋经国是一个革命的热血爱国青年,他从1925年10月留学苏联,至抗战爆发后回国,总共在苏联生活了12个年头。此后他开始接受父亲的“洗脑”,并从1938年起,按照蒋介石传统儒家思想及曾国藩垂训的家教要求,蒋经国又接受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严格训练,最初他被任命为江西赣县县长,后又历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区保安司令、防空司令、防护团长、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部主任、江西省政府委员等职,以江西为起点,再至1944年1月担任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青年军总政治部主任。抗战结束后,他被任命为东北行营外交特派员,又以操持和控制三青团成为国民党一个重要派系的首脑,并成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1949年以后,蒋经国历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蒋介石病逝后,1978年5月20日,蒋经国就任台湾第六任总统,其间他筹划和主持了台湾的所谓“民主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蒋经国生前著有《我的生活》、《蒋经国日记》等,后又被人撮其相关回忆文字为《蒋经国自述》等。

在蒋经国的一生中,曾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的,是他那一段长达十数年的留苏生活。这期间,他有一段转瞬消失的婚姻,即他与冯玉祥将军的女儿冯弗能的婚姻。这一段如烟往事,在蒋经国的回忆文字中,几乎难以看到,而相关的传记和读物中也很少述及。

却说大革命如火如荼之际,苏联为帮助中国革命,在莫斯科开办了专门培养中国革命干部的学校,与此同时,国内的革命青年热火朝天地报名参加,如广东地区报名的就达千余名,而被录取的幸运儿仅340人,这其中有50名是由当时苏联驻华顾问米哈伊尔·鲍罗廷亲自推荐的同民党的“高干子女”,小蒋领衔其中。不久,录取者陆续从武汉、西安、北京和东北等地秘密潜入上海,准备登船驶往苏联。在上海,蒋经国认识了许多不久后的同窗,他们中有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张闻天、王稼祥、俞秀松、潘自力、沈泽民、张琴秋、朱瑞、孙冶方、伍修权、吴亮平、乌兰夫、卜世琦等,也有国民党员的郑介民、康泽、陈春圃、甘瑞、傅学文、李秉中等,甚至还有后来成为蒋经国发迹于赣南的骨干分子徐君虎、徐季元、黄中美、高理文、周百皆等。

1925年,蒋经国到达苏联,此后,他先后入读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红军中央军事政治研究院,并于学习期间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当时蒋经国以“尼古拉”的名字而著称,他开始时和同来的21人被编在学历较浅且不会俄语的一个教学班,据说他与乌兰夫的座位相邻(另一个中山大学的第七班,当时被称为是“理论家班”,其中的20人皆为国共两党的要员,如邓小平、左权、朱瑞、傅钟、李卓然、潘自力、滕功臣、周天僇、林柏生、陈春圃、韩沅伯、郑子瑜、谷正纲、谷正鼎、康泽、邓文仪、李秉中、肖赞育、刘咏尧、屈武等)。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教学任务是为中国培养革命干部,因而其课程设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苏共党史、西方革命运动史、东方革命运动史、社会史、中国革命运动史、唯物论辩证法、资本论、经济地理、军事科学、俄语等。在这些课程中,蒋经国对俄语、政治经济学和军事科学最感兴趣,他的学习态度也比较认真,并经常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彼时这所学校的口号是“开会第一,上课第二;行动第一,理论第二”,蒋经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也时常挽起袖子去食堂帮厨,并帮助清洁工人拖地板、扫厕所。由于他表现比较突出,加之他所拥有的特殊身份,于是在入校不到两个月时,便被吸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据说是与邓小平、徐君虎(湖南人,后为蒋经国的莫逆之交)等同在一个团小组活动(邓小平是团小组长,其在苏联的名字是“多佐罗夫”)。此前邓小平在赴法勤工俭学时期也加入了青年团,并是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支部成员,由于文字功底良好和写得一手好字,邓小平还曾为《赤光》杂志协助编辑和撰写文章,并经常刻写油印传单等,因为工作认真、熟练,遂被人们称为是“油印博士”。蒋经国在苏联时也只有16岁,并且也因此前在国内读私塾时打下了较好的文字功底,并在蒋介石督促下练就了一手工整的楷书,此时便被同学们推选为中山大学墙报《红墙》的编辑成员,负责墙报稿件的组织、编辑与出版。又据《蒋经国旅苏生活秘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年版):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两年时间里,蒋经国是学校里最活跃的分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蒋经国在学校里担任过的各种课内课外职务,至少有10个之多,仅从1926年11月的一个登记表来看,他当时—下子就兼了7个职务,这包括俱乐部书记兼副主席、俱乐部政治委员会主席、搜集中国情报委员会委员、活报组副组长、少共委员、第11班俄文书记等。

其时,蒋经国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员,他个子也不高,大概只有一米五左右,不过,他的身体却非常壮实,而且他精力充沛,性情又活泼,因而很受同学和老师的喜欢。当然,他也受到了一些青年女性的青睐。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纸上硝烟/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臧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91193
开本 24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0
16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