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角也有四月天(2011-2012散文海外版精选集)
内容
试读章节

几回明月

韩关林

今年,国家派来两个博士生,一个日本人一个俄罗斯人,都是女生,没有中国学生。去年招博士生,倒是有几个中国学生,只因专业不行我没录取。今年这两个外国学生是国家招的,这样我要带她们学习三年。我不保守,当然会把浑身解数使出来,让她们多学些本事。因为我是老师,老师教学生是无私的,起码我的老师对我是这样的……

昨天见到我大学的老师和同学,激动万分,泪含眼底。周令钊老师已近九十岁,其他老师辈的全八十岁以上。见面的感动不用说了,我见了周先生就跪地三叩首。这头磕的是真诚、用心、感激、思念……全有了。我从心底里对他们至尊至敬,因为我的本事是从他那里学到的,一生也用不完。

一九五五年我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我是同等学历报考的。出榜时录取二十四名,我考了第八名。几年下来,我一个小小个子、小小年纪、小小文化(我初中只上了三个月,报考时我只是报的附中,我自觉考不上大学)。没想到的是,一生下来我竟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当初我考大学时并没抱希望录取,但在考试前庞薰栗教授、柴扉教授还有一个附中的宁真老师动员我报考大学,让我“使使劲”、“考不上明年再考”。就这样,在老师们的鼓舞下,我从附中转考大学。没想到我考上了,当时我像范进一样,乐疯了!

接通知的那天,几晚上都没睡着觉,半夜无数次地拉灯看通知,看看是不是真的录取通知书。其实,这个学校就是要收那些有才气、有悟性的将来国家艺术的栋梁。

记得那时,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给我们作报告时的一句话:“我们从一千个艺术院校的学生中,培养出一两个尖子就够本了!”

开学前一天,教务处长先召集新同学开会,约法三章:讲纪律、讲学校条件、住宿分配,更讲北京,讲新中国。最最不能忘记的一句话:“我们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央级的,五年制的。在这个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是二比一,老师比同学多,为的是让你们成才、成为国家栋梁。你们一定不要辜负国家对你们的期望。没有经济条件可以申请助学金,学前有工作单位的一律领取调干助学金。这一切都是希望你们将来成为美术界的专家和人才……另外,为了同学们集中精力学习美术专业,外语是选修课,同学们可以申请免修外语!”

我们那一代,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人才和大师,他们后来在中国在世界都是新中国的骄傲,他们作出的贡献影响了几代接班人。

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孩子学到三点:一是做人;二是生存本领;三是贡献于人类。我们用英文来难为孩子,无疑是个极错的方针。我给外国人培养学生,我却不能给中国人培养天才,那些因为英文考不上美术学院的孩子,我为他们惋惜。我不反对学外语,那是专门的学科,这些学科学的英文不但要会而且要精。但是用不着英文的学科也必须考英文,这是什么方针?这种扼杀无数科学和艺术天才的规定,是有罪的!

大学第二年,周令钊老师就带我和李骐同学上了天安门(设计天安门游行队伍)。在大学里,国庆、五一游行的大画是我这小个子美林画的,老师放手让我们锻炼,让我们成才,直至后来我们个个都是国家栋梁,我一句英文也不会,没有耽误我“世界艺术大师”、“十大才智人物”、“十大魅力英才人物”的荣誉……花环多了去啦。但我没骄傲、没自满,不看名、不为利。一切那么潇洒、那么谦虚、那么青山不老、彩云依旧……这是教育的结果,事业上、做人上,对老师、对国家都可以大言不惭地讲:没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我们和艺术院校的同学交流、交友,至今没断线。我从音乐、文学、戏剧、舞蹈中学到了大量的内涵,形式、旋律、程式……形、神、线、色……最后成了一种感情、一种感性、一种精神……那种忘情,那种激动,跟冲动走,拿笔放不下,铺纸就来神,狂完再说,就画这狂劲儿,一千匹马也不重样,一万头牛也不碰头……

这心性出跳,不了画情,佛捉我手,收不住了,这时骏骨投鬼,回看明月。牛哇!狂啦!疯啦!顾不上了!就这村,就这店!一阵狂风暴雨,千军万马跃然纸上……

我的构思本,一本接一本,就是这么来的。感谢生活,感谢老师,感谢以前的教育。我真正的画作不多,社会上传遍了我一天画二百,两天画三百。我的创作还真没那么多。二百、三百倒那么神过几次,可都是手稿、习作。基本功与创作的关系像金字塔一样,真正作品就那尖上的一块石头。基本功、习作就是那一块石头下面那几十万块石头。

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们的。

我哕唆上这么多与我这本画集有什么联系吗?

这些画是我课徒的画稿,是我不会英文且又堵不住的创作喷涌。七十四岁的我,壮心不老,抓笔走墨,狂抹无堵,用什么词来形容我受到的教育竞使我一生都用不完、挥不去、堵不住呢?我这十足精神,一呼即来的,心性出跳的创作从哪里来?除了老师,还有那启蒙的老八路教育。

这本课徒人体画稿,信不信由你,是我在两天之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画出来的。我肚子里的东西,像抽丝一样不断,像甩籽儿一样成千上万,而且不重样。信不信也由你,全部画稿都是默写。(我画画不用模特,已经背熟了一切结构。)

还是老师,还是教育。

那时我们下乡去画画,去体验生活,去和老乡打成一片,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和老人,和孩子,和男女老乡一起画,一起剪,一起唱,一起捏,一起笑,一起哭……我们是一家人。

我是陕北老奶奶的接班人。我还和牛、羊、马、驴、鸡、鸭、兔、狗交了朋友。我在牛棚里对牛说过话,我还和树木、花草、山水、日月、云天风雨交了朋友。我仰望天上也和星星们说过话,我关心着地球上森林、空气、老虎、灭绝、污染、蜕变,它们虽然不和我讲话,我却经常为它们落泪……

还是老师,还是教育。他们就是这样教育我的。

我这些本事是老师和我共同苦苦求索的结果,台上一时,台下一世。别看那一笔一墨,那就是画家一生点点滴滴的血汗。

这本书也是教育我的学生不要急功近利,看到人家大大钞票就心动,就眼红,就抄近路抄袭模仿,找小工代笔,印刷式的描红……我绝不让我的学生走这条路。

我不画重样的画,因为我不需要,我有上千的构思稿,用不着画那一两种老生常谈;我有上千的老鹰、老牛、铁马稿子,根本用不着抄来抄去。

大街上韩美林的假画像海洋,都是从我画集上搬下来的。你看我如此丰富的画稿就知道,我不靠重复生存。

这本书的出版给年轻人一点启发,给朋友们一点愉悦。我呢?还能有什么奢望,够了!

P16-19

后记

如精灵般舞动

喧嚣、浮华几乎充斥着我们周边的每一寸空间。物欲的诱惑,如果失去节制,就会像一个蛮横粗野的恶兽,肆无忌惮地在我们周围横冲直撞。迷惘、困惑、茫然、不安、焦虑、彷徨……仿佛如空气一般,在逐渐侵蚀着我们的肌体和灵魂。趋同、默认,甚至无可奈何地随波逐流,变得习以为常。人们只须默默地将自尊、人格、良知等天智,暂时寄存在心灵一隅,便可一时忘记痛苦,品味俗世的快乐。虽然这种快乐如过眼云烟般稍纵即逝,但环顾四野世事大抵如此,便也顾不得许多了。

然而,我们的心灵是需要抚慰的,我们的内心是需要滋养的,这就如同花蕊需要雨露的津润,甜蜜的爱情需要用心去呵护一样。其实每个人的心灵都很娇贵,也很脆弱,如果人类的心灵干涸得如同旷远的沙漠,那么便离枯萎不远了。所幸,事情还没有那么糟。

拜伦给路边盲人乞丐身前牌子上写的那句话,“春天来了,可是我看不见。”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也许这只是一个传说,但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传说啊。遮蔽外部世界的喧哗,书写内心世界的宁静,营造精神世界的家园,这是文学的本质,同时也可以视为本书在编辑过程中的追求。本书选编的这些文字,是从《散文海外版》杂志2011—2012年度遴选出的散文精品,我们希冀能够通过本书的编选,为文学圣洁的精神家园,再添置一砖一瓦,再涂抹一瞥温暖的色彩。如同精灵在舞动,这些原本安静的文字,在此时却有了另一种意蕴。她们构筑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

这本精心编选的散文作品集,可以看作是对这两年来所编刊物的一次梳理,其实也是一次艰难的选择。佳作荟萃,精品云集,致使在选稿编辑的过程中常常处于取舍的两难境地。经过两年的积淀,重新翻检这些悦目的文字,不啻于一次愉快的回忆。优秀的散文作品,离不开写作者思想层面的深刻,笔触的深邃往往体现出的是人性的光辉;情感真挚,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丰富情感生活和时代脉动的发展变化,才会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而文采飞扬,意境幽远的美文佳作,便如抚慰读者心灵的甘露,绵远悠长。

这些散文佳作,力图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传递给读者。每一篇都力求根植于生活,让读者深切体会到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在海阔天空的大地上不断探索和寻求艺术创作的新视野。这些精美的散文不仅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着文学的庄重、纯净、沉稳和清新。本书所编选的文章都是作者近两年来的精品力作,是文学爱好者的首选散文读本。这本《散文海外版》的年度优秀作品精选集,相信能一如既往地赢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品味这些文字,体验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感受的是别样的色彩。美文品之,如沐春风,亦如清冽甘甜的泉水滋润着灵魂。匆匆忙忙的人生之旅,总要有一个宁静的港湾,让疲惫的心灵休养生息;孤独的行者需要一个可以托付身心的栖息地,以拂去身上的尘埃。编辑着这些或朴素,或灵动,或真挚,或沧桑,或激扬飞舞,或婉转隽永的文字,无疑又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我们愿意把这种感受奉献给读者,把这种体验传递给读者,我们更情愿将之比作心灵的驿站,请读者朋友驻足品鉴。

优秀的散文作品,除了自我情感的释放外,更多的似乎是如何感动别人。文学作品表现的是人类情感的本质,是个体生命对于客观世界的感悟,要有能与他人心灵沟通的穿透力,调动读者的共鸣,以饱含自己心血的文字,和读者共同构建艺术世界的图景。这是我们对优秀散文的祈愿,也是一种向往的境界。值得欣慰的是,本书的这些篇章便体现出了这样一种追求。

本刊编辑部

2012年11月

目录

文化的非洲 云杉/001

几回明月 韩美林/016

一个伪成年人 韩少功/20

海角也有四月天 王鼎钧/29

流年 彭学明/039

西域两题 熊育群/47

长眉驼 王族/061

新旧之间 孙郁嶋

大觉寺的玉兰 王祥夫/92

乡村教育:人和事 格非/99

出走记 瓦当/112

时间的同一个源头 陈奕纯/123

父亲 北岛/131

在围场骑马挎枪贺捷生/150

一个宁静的人 陈思和/162

记忆中的冰心 周明/164

在摩耶精舍读张大干 冯骥才/168

真情六记 鲍尔吉·原野/172

拜年 苏枕书/191

昔年收藏随风散 夏吟/202

门神 朱以撒/210

收藏的哲学 范曾/217

亲密关系 荆歌/221

解冻之春 李皖/230

望 郭文斌/239

写作人之危境 王安忆/252

小春秋 李敬泽/255

有关阅读和生活的回忆 余华/263

倔强的碉楼 陈启文/272

溥先生的杖头小手卷 董桥/280

邂逅歌声 于君/283

如精灵般舞动(编后语)/285

内容推荐

王鼎钧主编的这本《海角也有四月天(2011-2012)(<散文海外版>精选集)》选编散文佳作31篇,力图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传递给读者。每一篇都力求根植于生活,让读者深切体会到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在海阔天空的大地上不断探索和寻求艺术创作的新视野。这些精美的散文不仅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着文学的庄重、纯净、沉稳和清新。《海角也有四月天(2011-2012)(<散文海外版>精选集)》所编选的文章都是作者近两年来的精品力作,是文学爱好者的首选散文读本。这本《散文海外版》的年度优秀作品精选集,相信能一如既往地赢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编辑推荐

王鼎钧主编的这本《海角也有四月天(2011-2012)(<散文海外版>精选集)》选编的这些文字,是从《散文海外版》杂志2011—2012年度遴选出的散文精品,包括:《文化的非洲》、《大觉寺的玉兰》、《时间的同一个源头》等31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角也有四月天(2011-2012散文海外版精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鼎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62076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03:15